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怎麼加強課外閱讀能力

怎麼加強課外閱讀能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5:43:55

怎麼加強課外閱讀能力?曾幾何時,學業負擔讓學生們不堪重負“雙減”落地,搬走了孩子們身上的重重大山,讓他們有了充裕時間可以用來進行大量閱讀這是我們一線語文教師特别期盼,也特别希望看到的事如何引導孩子們愛上閱讀?怎樣指導其有效閱讀?筆者根據自身實踐經驗,摸索總結出提升學生課外閱讀效能的兩點策略,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怎麼加強課外閱讀能力?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怎麼加強課外閱讀能力(雙減之下怎樣提升課外閱讀效能)1

怎麼加強課外閱讀能力

曾幾何時,學業負擔讓學生們不堪重負。“雙減”落地,搬走了孩子們身上的重重大山,讓他們有了充裕時間可以用來進行大量閱讀。這是我們一線語文教師特别期盼,也特别希望看到的事。如何引導孩子們愛上閱讀?怎樣指導其有效閱讀?筆者根據自身實踐經驗,摸索總結出提升學生課外閱讀效能的兩點策略。

抓住關鍵,培養閱讀興趣

抓住關鍵期。對于小學生來說,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的最好時機就是一年級。孩子剛入學,求知欲強又剛學會認字,他們希望通過父母之外的渠道,來了解這個世界,比如書本等;另外,一年級孩子向師性極強,家長對教師的工作最為配合,所以抓好抓實起點培養,就是培養學生閱讀力的關鍵。

用好激勵法。對于一年級的孩子,要建立起有效的閱讀激勵制度,來持續刺激學生閱讀,從而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首先,講好課前小故事。一年級學生都喜歡聽故事,堅持每天課前用有趣而生動的故事作為開場,讓他們因為愛聽故事,從而愛上語文課,進而愛上閱讀。講故事時,要盡力把講故事與圖書推介結合起來。

其次,建立閱讀激勵制度。要樹立“書是獎品”的意識,可以選擇有懸念的課前小故事,如《列那狐的故事》《柳林風聲》《吹牛大王曆險記》《騎鵝旅行記》等,每天讀到緊要關頭就戛然而止,吊足孩子們的胃口。這時教師把最先知曉這個故事發展的權利作為獎勵,獎給課堂上表現最好的孩子,允許他把共讀的那本書帶回家閱讀,優先知道故事結局。無論是好奇心的驅使,還是渴望得到表揚獎勵,都會激發學生的課堂表現欲。類似的,教師可以把班級圖書角優先借閱權也作為一種獎勵。如此,閱讀和課堂就形成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雙驅動力。另外,每月評選“讀書明星”,頒發獎牌标志,培養學生的閱讀榮耀感。

再其次,建好班級圖書角。讓孩子愛上閱讀,必須要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書源,家長們都會不遺餘力地為孩子購買很多書籍,但由于諸多原因,孩子們對這些買來的書卻興趣寥寥。針對這一現狀,可以家校結合,通過圖書漂流或建立班級圖書角來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參與圖書角管理工作,把愛書、護書的習慣養成與日常的閱讀行為結合起來。

研究教學,做好閱讀指導

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把閱讀推向縱深。

首先,明晰課外閱讀設計的基本原則。課外閱讀課是課内與課外的一種銜接,課内閱讀設計應該把握“兩低兩高”的基本原則。兩低——低起點、低要求,即對課外閱讀設計要起點低、要求低,隻有門檻降低了,學生才能有興趣,才會願意參與讨論。兩高——高參與、高展示,即要求全員進行閱讀,廣泛參與閱讀交流,積極展示自我閱讀成果。無論是準備閱讀前的導引,還是閱讀後的交流互動,除把握閱讀主旨等大原則,教師都不設定标準答案,應鼓勵學生自由閱讀、獨立思考、抒發各自見解。

其次,把握課外閱讀内容選擇的依據。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除經典要堅持閱讀外,其他閱讀内容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而定,既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同時,要貼近課标和學段要求。課外閱讀和課内閱讀是相輔相成的,課外必須為課内服務,所以選文上一定要緊貼學段要求和課标要求。如,三年級上冊三單元的主題是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學完《賣火柴的小女孩》的課文就可以推薦《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小巴掌童話》等書,進一步幫助學生們鞏固童話的特點,真正做到學以緻用。

再其次,整體編排課外閱讀内容。每個學段學生認識水平不同,思維發展不同,所以課外閱讀的培養目标也不同。低段以培養閱讀興趣、養成交流習慣為重;中段重在閱讀方法指導和語言文字積累;高段重在運用中段習得的閱讀方法,自主閱讀,加強高階思維的訓練和延展。

最後,厘清課外閱讀課的基本類型。筆者将課外閱讀課按照功能和操作方法分成了繪本閱讀課、好書推薦課、方法指導課、積累分享課、品讀賞析課,這五種類型在每個學段都可以開展實施。

其中,繪本閱讀課主要适用于一、二年級,借助繪本,學生用耳朵聽教師讀故事,用眼睛看精美的圖片,既可以發展兒童的語言,又可以促進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及審美能力的培養。

好書推薦課除教師推薦外,調動學生參與推薦很多時候更能引起學生廣泛共鳴,因此筆者主張好書推薦課應該把更多的時間交還給學生。

方法指導課主要是教給學生一些課外閱讀方法,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的習慣和能力,從而避免學生隻一味地追求故事情節或獵奇的淺層閱讀。比如教會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浏覽、跳讀、信息篩選與統整等,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從具體的一本書着手,從書名、目錄、序言等部分,教會學生從中抓出有用的信息,迅速提煉,從而判斷出該書的主要内容,或者書中的哪些章節是自己感興趣的,直接跳讀或浏覽,從而達到快速閱讀的效果。

積累分享課一般分積累展示和表演彙報兩種類型。積累展示是把做得好的學生的積累本展示給大家學習,既可以鼓勵大家在平時閱讀中做好積累,還可以樹立身邊的榜樣,激發閱讀的熱情;表演彙報在低段學生中可以開展講故事、猜謎語、朗誦兒歌等形式的活動,中高段學生則可以組織他們朗誦近期讀過的詩歌、散文,或者表演文章改編的課本劇等。無論何種形式的表演彙報,必定都是學生認真研讀的成果,飽含着他們的心血與創造。

品讀賞析課是一種高層次的閱讀,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種分析閱讀。弗蘭西斯·培根曾說過:有些書可以淺嘗辄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隻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好的書不應該僅停留在情節的淺層閱讀上,更重要的要品讀、研讀、欣賞。

品讀賞析課需要提前布置好主題任務,讓學生帶着任務去讀書。主題任務可以是對内容主旨的欣賞、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謀篇布局寫作手法的讨論等較為綜合的、需要一定分析、統整才能回答的問題。品讀賞析課上,教師一定要努力營造自由的交流氛圍,充分給予學生自由發言機會,允許不同觀點發聲,同時也要教會學生民主集體構建。

這種帶着主題去閱讀,然後來品讀欣賞的課,做起來最花力氣,也最能培養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

(作者系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東城實驗小學校長、中國教育報2020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

《中國教育報》2022年03月09日第11版

作者:權友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