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王維被人稱為詩佛

為什麼王維被人稱為詩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09:16:46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總評

為什麼王維被人稱為詩佛(為何稱王維是詩佛)1

初山微畫雕《桃源行》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維詩在其生前以及後世,都享有盛名。史稱其“名盛于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甯、薛諸王待若師友”(《新唐書》本傳)。唐代宗曾譽之為“天下文宗”(《答王缙進王維集表诏》)。杜甫也稱他“最傳秀句寰區滿”(《解悶》十二首之八)。唐末司空圖則贊其“趣味澄複,若清沈之貫達”(《與王駕評詩書》)。昔人曾譽王維為“詩佛”,并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并提。

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維詩遠不能與李、杜相提并論;而在藝術方面,王維确有其獨特的成就與貢獻。唐劉長卿、大曆十才子以至姚合、賈島等人的詩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維影響。直到清代,王士祯标舉神韻,實際上也以其詩為宗尚。

曆代評價

王缙:臣兄文詞立身,行之馀力,常持堅正,秉操孤貞,縱居要劇,不忘清靜,實見時輩,許以高流。至于晚年,彌加進道,端坐虛室,念茲無生。乘興為文,未嘗廢筆,或散朋友之上,或留箧笥之中。[1]

李豫:卿之伯氏,天寶中詩名冠代,朕嘗于諸王座聞其樂章。[2]

窦臮:①詩興入神,畫筆雄精。李将軍世稱高絕,淵微已過;薛少保時許美潤,合格不珍。②詩通《大雅》之作,山水之妙勝於李思訓。……二公名望首冠一時,時議論詩,則曰王維;崔颢論筆,則曰王缙,李邕祖詠張說不得預焉。[3]

殷璠: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惬,在泉為珠,着壁成繪,一句一字,皆出常境。[4]

司空圖:王右丞、韋蘇州澄澹精緻,格在其中,豈妨于遒舉哉![5]

劉昫等:①如燕、許之潤色王言,吳、陸之鋪揚鴻業,元稹、劉贲之對策,王維、杜甫之雕蟲,并非肄業使然,自是天機秀絕。若隋珠色澤,無假淬磨,孔玑翠羽,自成華彩,置之文苑,實煥缃圖。[6]②維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昆仲宦遊兩都,凡諸王驸馬豪右貴勢之門,無不拂席迎之,甯王、薛王待之如師友。維尤長五言詩。書畫特臻其妙,筆蹤措思,參于造化;而創意經圖,即有所缺,如山水平遠,雲峰石色,絕迹天機,非繪者之所及也。[2]

為什麼王維被人稱為詩佛(為何稱王維是詩佛)2

王維像

宋祁:①若侍從酬奉則李峤、宋之問、沈佺期、王維,制冊則常衮、楊炎、陸贽、權德輿、王仲舒、李德裕,言詩則杜甫、李白、元稹、白居易、劉禹錫,谲怪則李賀、杜牧、李商隐,皆卓然以所長為一世冠,其可尚已。[7]②維工草隸,善畫,名盛于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甯、薛諸王待若師友。畫思入神,至山水平遠,雲勢石色,繪工以為天機所到,學者不及也。[8]

蘇轼:①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9]②吳生(道子)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诘得之像外,有如仙翮謝籠樊。吾觀二子皆神俊,又于維也斂衽無間言。[10]

陳師道:右丞、蘇州皆學于陶,王得其自在。[11]

蔡縧:王摩诘詩,渾厚一段,覆蓋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曠淡。[12]

敖陶孫: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13]

張戒:①世以王摩诘律詩配子美,古詩配太白,蓋摩诘古詩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詩至佳麗而老成。……雖才氣不若李、杜之雄傑,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亞也。摩诘心淡泊,本學佛而善畫,出則陪岐、薛諸王及貴主遊,歸則餍饫辋川山水,故其詩于富貴山林,兩得其趣。[14]②韋蘇州詩,韻高而氣清。王右丞詩,格老而味長。雖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無優劣。以标韻觀之,右丞遠不逮蘇州,至于詞不迫切,而味甚長,雖蘇州亦所不及。[14]

徐鈞:凝碧池頭聽樂時,不能身死但能悲。辋川他日成名勝,藉得朝天一首詩。[15]

辛文房:維詩入妙品上上,畫思亦然。至山水平遠,雲勢石色,皆天機所到,非學而能。[16]

徐獻忠:右丞詩發秀自天,感言成韻,詞華新朗,意象幽閑。上登清廟,則情近圭璋;幽徹丘林,則理同泉石。言其風骨,固盡掃微波;采其流調,亦高跨來代。于《三百篇》求之,蓋《小雅》之流也。而頌聲之微,夫亦風氣所臨,不能洗濯而高視也。[17]

王鏊: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寫山林閑适之趣,如辋川諸詩,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畫。及其鋪張國家之盛,如“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雲裡帝城雙鳳阚,雨中春樹萬人家”,又何其偉麗也![18]

陸時雍:摩诘寫色清微,已望陶、謝之藩矣,第律詩有馀,古詩不足耳。離象得神,披情著性,後之作者誰能之?世之言詩者,好大好高,好奇好異,此此俗之魔見,非詩道之正傳也。體物著情,寄懷感興,詩之為用,如此已矣。[19]

胡應麟:①右丞五言,工麗閑澹,自有二派,殊不相蒙。[20]②盛唐七言律稱王、李。王才甚藻秀,而篇法多重。[20]③太白五言絕自是天仙口語,右丞卻入禅宗。[20]

胡震亨:仲默雲:右丞他詩甚長,獨古作不逮。讀其集,大篇句語俊拔,殊乏完章;小言結構清新,所少風骨。[21]

許學夷:①王摩诘、孟浩然才力不逮高、岑,而造詣實深,興趣實遠,故其古詩雖不足,律詩體多渾圓,語多活潑,而氣象風格自在,多入于聖矣。[22]②摩诘才力雖不逮高、岑,而五七言律風體不一。五言律有一種整栗雄麗者,有一種一氣渾成者,有一種澄談精緻者,有一種閑遠自在者。[22]③摩诘七言律亦有三種:有一種宏贍雄麗者,有一種華藻秀雅者,有一種淘洗澄淨者。…是亦高、岑之所不及也。[22]摩诘五言絕,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摩诘胸中滓穢淨盡,而境與趣合,故其詩妙至此耳。[22]

賀裳:唐無李、杜,摩诘便應首推,昔人謂“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殊未盡厥美,庶幾“咳唾落九天,随風生殊玉”耳。三人相較,正猶留侯無收城轉飽之功,襟袖帶煙霞之氣、自非平陽、曲逆可伍。[23]

錢良擇:味淡聲希,言近指遠,乍觀不覺其奇,按之非複人間筆墨,唯有丞也。昔人謂讀之可以啟道心、澱塵慮。[24]

趙殿成:右丞通于禅理,故語無背觸,甜澈中邊。空外之音也,水中之影也,香之于沉實也,果之于木瓜也,酒之于建康也,使人索之于離即之間,驟欲去之而不可得,蓋空諸所有而獨契其宗。[25]

李因培:①右丞五排,秀色外腴,颡氣内充,由其天才敏妙,盡得風流,氣骨遂為所掩。一變而入郎、秀麗勝而沉厚之氣亦減,此風氣之一關也。[26]②右丞詩榮光外映,秀色内含,端凝而不露骨,超逸而不使氣,神味綿渺,為詩之極則,故當時号為“詩聖”。

沈德潛:①意太深、氣太渾、色太濃,詩家一病,故曰“穆如清風”。右丞詩每從不着力處得之。[27]②右丞五言律有二種:一種以清遠勝,……一種以雄渾勝,……。[27]

姚鼐:①盛唐人詩固無體不妙,而尤以五言律為最。此體中又當以王、孟為最,以禅家妙悟論詩者正在此耳。吳曰:王、孟詩專以自然興象為佳,而有真氣貫注其間,斯其所以為大家也。[28]②右丞七律能備三十二相似,而意興超遠,有雖對榮觀燕處超然之意,宜獨冠盛唐。[28]

方東樹:①辋川幹詩,亦稱一祖。然比之杜公,真如維摩之于如來,确然别為一派。尋其所至,隻是以興象超遠,渾然元氣,為後人所莫及;高華精警,極聲色之宗,而不落人間聲色,所以可貴。然愚乃不喜之,以其無血氣無性情也。譬如绛阙仙宮,非不尊貴,而于世無益;又如畫工,圖寫逼肖,終非實物,何以用之?稱詩而無當于興、觀、群、怨,失《風》、《騷》之旨,遠聖人之教,亦何取乎?政如同馬相如之文,使世間無此,殊無所但以資于館閣詞人,醞釀句法,以為應制之用,誠為好手耳。[29]②辋川叙題細密不漏,又能設色取景,虛實布置,一一如畫,如今科舉作墨卷相似,誠萬選之技也。[29]

施補華:①摩诘五言古,雅淡之中,别饒華氣,故其人清貴;蓋山澤間儀态,非山澤間性情也。[30]②摩诘七古,格整而氣斂,雖縱橫變化不及李、杜,然使事典雅,屬對工穩,極可為後人學步。[30]③摩诘七律,有高華一體,有清遠一體,皆可效法。[30]

宋育仁:其源出于應德琏、陶淵明。五言短篇尤勁,《寓言二首》直是脫胎《百一》。“楚國狂夫”諸詠,則《詠貧士》之流;“田舍”諸篇,《閑屈》之亞也。七言矩式初唐,獨深排宕;律詩神超,發端亦遠。夫其煉虛入秀,琢淡成腴,變六代之深渾,發三唐之明豔,而古芳不落,夕秀方新,司空表聖雲:“如将不盡,與古為新”,誠斯人之品目,唐賢之高軌也。[31]

參考資料

1.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 [引用日期2017-01-11]

2.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下·列傳第一百四十》 [引用日期2015-12-24]

3.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七》 [引用日期2016-07-14]

4. 唐·殷璠·《河嶽英靈集》 [引用日期2018-12-13]

5. 唐·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 [引用日期2018-12-13]

6.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上·列傳第一百四十》 [引用日期2015-12-24]

7. 《新唐書·卷二百一·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引用日期2015-12-24]

8. 《新唐書·卷二百二·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引用日期2015-12-24]

9. 北宋·蘇轼·《東坡題跋·書摩诘藍田煙雨圖》 [引用日期2018-12-13]

10. 白壽彜,《中國通史·第六卷·中古時代·隋唐時期(下冊)》第二十四章 [引用日期2018-12-13]

11. 北宋·陳師道·《後山詩話》 [引用日期2018-12-13]

12. 北宋·蔡縧·《蔡百衲詩評》 [引用日期2018-12-13]

13. 南宋·敖陶孫·《臞翁詩評》 [引用日期2018-12-13]

14. 南宋·張戒·《歲寒堂詩話》 [引用日期2018-12-13]

15. 徐鈞詩選 [引用日期2016-04-10]

16. 《唐才子傳·卷二》 [引用日期2015-12-24]

17. 明·徐獻忠·《唐詩品》 [引用日期2018-12-13]

18. 明·王鏊·《震澤長語》 [引用日期2018-12-13]

19.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 [引用日期2018-12-13]

20. 明·胡應麟·《詩薮》 [引用日期2018-12-13]

21. 明·胡震亨·《唐音癸簽》 [引用日期2018-12-13]

22. 明·許學夷·《詩源辨體》 [引用日期2018-12-13]

23. 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 [引用日期2018-12-13]

24. 清·錢良擇·《唐音審體》 [引用日期2018-12-13]

25. 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序》 [引用日期2018-12-13]

26. 清·李因培·《唐詩觀瀾集》 [引用日期2018-12-13]

27. 清·沈德潛·《唐詩别裁》 [引用日期2018-12-13]

28. 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注引 [引用日期2018-12-13]

29.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 [引用日期2018-12-13]

30. 清·施補華·《岘傭說詩》 [引用日期2018-12-13]

31. 近代·宋育仁·《三唐詩品》 [引用日期2018-12-13]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用戶都蜜豆、秇淰秇淰、用戶2149794967371參與編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