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胎沒氣了就要打氣,每個人都知道,但是到底打多少氣,怎麼打又有多少人詳細的去了解過,看似很簡單的操作其實關系着每一個駕乘人員的生命安全。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
在每輛車的B柱、油箱蓋和一些比較顯眼的地方都會有一張貼紙,上面标注着每個輪胎可承受胎壓範圍。
輪胎到達一定使用程度後都會需要更換新胎,有些車主選擇的是原廠輪胎,而有些車主隻關注了适合自己車尺寸的輪胎進行購買,但是并沒有注意輪胎除了品牌的變化外還有不同胎壓的指數。
雖然這些數據已經明确的标出胎壓指數,但是在使用過程中還是要根據路況、車況和天氣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
現在正值夏天,地表溫度相對較高,高速轉動的輪胎與地面接觸摩擦生熱,而氣體在輪胎密封的環境下受熱膨脹,如果這個時候的胎壓在标準範圍的最高值就容易發生爆胎的危險,城市道路車速相對較慢,如果在高速行駛就很危險了。
冬天也是同樣,過高的胎壓會讓人産生一種省油輕便的感覺,但是讓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變窄,減少了摩擦系數,不僅大大降低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同時還會造成輪胎磨損不均。
胎壓過低也是導緻爆胎的重要因素,正常的輪胎應該是胎冠與地面完全接觸,但是胎壓過低的輪胎在車身重量施壓下會更大面積的接觸地面,長時間行駛就會使得輪胎内部結構産生變化,失去安全性,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揉胎”,如果還有凹凸不平路面就會造成“鼓包”的情況,最導緻爆胎的發生。
很多加油站、4S店和修理廠都提供免費打氣服務,但是較多的打氣設備設置的胎壓參數都是最大值,所以車主們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操作,車輛是否滿載、是否裝貨,盡量做到心中有數,摸清自己車的脾氣,不要因小失大才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