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30日啟動史上第三次組織架大構調整以來,騰訊便走上了大刀闊斧的内部變革之路,這一次刀子對準的是員工職級體系。
今天有媒體報道稱,騰訊正調整現有職級體系,将原有的6級18等(1.1-6.3級)的職級體系設計取消,優化為14級(4-17級)的專業職級體系。同時去除不同職級之間的專業标簽,統一置換為“專業職級 職位稱謂”。
對此騰訊方面表示不做回應,但南都記者從多名騰訊内部員工處确認該變革屬實。
圖片來源:脈脈
以技術研發通道為例,有媒體po出原本處于1-1、1-2、1-3級别的助理工程師,現在将被劃分為4級工程師和5級工程師,2-1、2-2、2-3級别的工程師則分别對應6、7、8級工程師。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職級體系變革的内容還強調了幹部“能上能下制度”,明确每年各級幹部能下比例不低于5%。
對此,有業内士向南都記者表示,此輪調整是給基層員工提供了更寬松的上升通道,同時也讓部分有“養老心态”的員工有了壓力。
伴随着市場地位的不斷鞏固,一些巨頭公司因競争壓力減弱而被視為“養老公司”,騰訊也不例外。曾有脈脈用戶直言,“舒适穩定的壞境,越來越高的薪酬,以及時不時贈送的股票,騰訊真的是一個非常适合‘養老’的公司。”
為此,去年9月的組織架構變革也被視為騰訊主動打破舒适圈的行為,随後便啟動了頻繁的調整。
包括今年3月傳出,騰訊自2018年12月内部員工大會後,便開始裁撤一批中層幹部,比例約在10%;而在2018年11月的騰訊20年司慶活動中,騰訊也曾宣布啟動青年英才計劃,通過更多維的方式激勵年輕人進步及獲得更多發展空間,包括每年将有20%晉升機會提供給青年員工,此外設立現有體系以外的獎勵計劃,用于激勵有潛力、對公司未來很有貢獻的青年人。
盡管如此,也有員工認為騰訊基層員工的晉升仍十分艱難,在一名騰訊員工看來“騰訊太多‘老人’了,依靠人脈關系和資曆在公司搭建起來的舒适圈,足以讓他們在騰訊養老,很多在一線打拼幹活的基層員工根本不抱太大的晉升期望。”
對此,有網友稱,數字上有點像華為職級減9,騰訊4級菜鳥對應華為13級菜鳥。而有網友表示,騰訊和阿裡的職級越來越像。還有阿裡員工調侃,“小龍過來可以破格給P7 ”。
以下附阿裡和百度職級情況:
1、阿裡的職稱大部分都歸納在P序列:
從P3到P13分别對應助理、專員、資深專員、高級專員、專家、資深專家(架構師)、高級專家(資深架構師)、研究員、高級研究員、科學家、首席科學家,P14則對應馬雲。
同時對應P級還有一套管理層的機制在:M1到M9分别等同于P6到P14,一次對應主管、經理、 資深經理、總監、資深總監、副總裁、資深副總裁、子公司CEO 等以及集團CEO。
2、百度的級别架構分成四條線:
技術序列 T:T3 - T11
産品運營序列 P:P3-P11
後勤支持部門 S :S3-S11
管理序列 M:M1-M5 ,每一級又分為2個子級 M1A、M1B,李彥宏為M5。
采寫:南都記者 馬甯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