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一片葉
萬物已驚秋
——杜牧《早秋客舍》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三個節氣
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
《曆書》中說:
“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
按秋訓示,谷熟也。”
大暑過後,夏去秋來,時序到了立秋
意味着酷熱難熬的夏天即将過去
氣候由夏季的多雨濕熱
向秋季少雨幹燥過渡
自然萬物,由繁茂成長走向蕭索成熟
△立秋,圖源:故宮博物院
秋季,是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
不過,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
初秋時節,往往天氣仍然十分炎熱
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
立秋有三候
一候涼風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蟬鳴
立秋過後的風,能給人帶來涼意
夜晚的水汽在清晨凝結成露珠
立秋時的蟬,感覺到陰氣上升
鳴叫得更加凄切
“立秋十天遍地黃”
立秋,同樣是收獲的季節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
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
在北京、河北、東北一帶
立秋還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
對于北京來說
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在老舍的筆下——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
天堂是什麼樣子,我不曉得
但是從我的生活經驗去判斷
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天氣正好不冷不熱
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
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
也沒有伏天裡挾着冰雹的暴雨
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
在郁達夫的筆下——
“清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
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從槐樹葉底
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
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
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這段立秋之聲
采集自北京
清晨,從蟲啾鳥鳴開始
鴿哨
是北京傳統文化符号之一
當四合院上空一群鴿子飛過
便會響起一陣嗡嗡的鴿哨聲
午後,蟬鳴陣陣
貓,在屋檐下打呼噜
一陣風過
撩動窗前風鈴
響起悅耳的鈴聲
人們常說“一葉而知秋”
你從何時感受到秋天的到來?
聆聽立秋之聲
靜待秋來“疫”去
不負最美季節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來源: 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