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攤丁入畝後來被廢除了嗎

攤丁入畝後來被廢除了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9:18:15

攤丁入畝後來被廢除了嗎(攤丁入畝裡丁)1

唐國強飾演的雍正帝

作者蘭台

很多人雖然認為清朝雍正帝推廣“攤丁入畝”政策是清朝為數不多的大善政,但是這些人對“攤丁入畝”的了解僅限于小說家二月河的《雍正王朝》以及電視劇《雍正王朝》。

至于曆史上真正的“攤丁入畝”究竟是怎麼回事,什麼叫“丁”一無所知。

今天我就用最白的大白話給大家介紹一下“攤丁入畝”的“丁”究竟是什麼。

可能99.99%的人都不知道,明清兩朝沒有一項稅收叫“人頭稅”。

學界隻是把一系列納稅對象是個人的稅收項目總結為“人頭稅”。

比如今天的個人所得稅,本質上就是“人頭稅”。

清朝“攤丁入畝”政策裡的“丁”,追根溯源就是明初的雜役。

明太祖朱元璋給明朝設計的稅收制度的特點粗陋,明朝平民需要承擔的賦稅隻有三種:田賦、裡正役、雜役;

然後就沒了。

田賦就是田租,明朝即使官至左右丞相,他的田賦也是不免的。

攤丁入畝後來被廢除了嗎(攤丁入畝裡丁)2

朱元璋

正役則是裡正役,負責幫衙門催收田賦,催收不夠的要自己貼補,在江南地區甚至還要負責運輸糧食去京師。

雜役則是正役之外的一切雜役和攤派都叫的統稱,比如打更、守夜、修河、鋪路、去給縣太爺擡轎子…都叫雜役。

明清兩朝有功名的士大夫,注意,不是讀書人,必須是最起碼具有秀才功名的人,他們優免的不是田賦,而是雜役。

從明英宗開始,逐漸有些先富起來的人不願意在老老實實給衙門服雜役,于是,衙門允許這些人繳納一定數量的錢,衙門用這些人繳納的錢去雇人打更、守夜、修河、鋪路……

這就是“雜役折銀”。

到了張居正“一條鞭法”改革,張居正覺得幹脆全國統一,都“雜役折銀”好了,由于雜役應對的是個人,所以又叫“丁傜銀”,丁就是成年男丁,傜就是傜役。

攤丁入畝後來被廢除了嗎(攤丁入畝裡丁)3

張居正

學界就把“丁傜銀”稱之為“人頭稅”。

但是本質上“雜役折銀”和王安石的免役法是一回事。

當然,隻要是把傜役變現為白銀,朝廷就會打這筆錢的主意,但是由于明朝慢到令人發指的行政效率,雖然崇祯朝的戶部尚書畢自肅崇祯二年就提出要各地把征收到的“雜役折銀”,按照一定比例上繳;但是一直到明朝滅亡,十五年時間這個工作都沒有完成。

這個工作是清朝完成的。

清朝把“雜役折銀”納入了“起運範疇”,要求各省按照比例把這筆錢上交。

在清初順治康熙年間,為取得統一戰争的勝利,采取了集聚财力于中央的嚴厲措施,一方面大量裁扣地方存留銀兩上解中央以充軍費,一方面在賦役合一運動中各種差役折銀也納入起運的範圍。——《論清代賦役制度的定額化特點》,何平,(人民大學财政金融學院副院長),《北京社會科學》1997.2

這個比例是多少呢?

最少62.45%(奉天),多則92.7%(浙江),全國平均是80%。

這實際就是對民衆的普遍加稅。

攤丁入畝後來被廢除了嗎(攤丁入畝裡丁)4

清朝流民

舉一個例子,A縣雇傭一個人打更需要1兩銀子,但是把“雜役折銀”按比例上繳後,留給A縣的隻有0.2兩銀子。

這筆錢是肯定雇傭不到打更人的,A縣要麼額外征收0.8兩銀子補齊差價,要麼強行隻派一個人接受0.2兩銀子的工錢去打工。

前者叫“稅外加稅”,後者是“強制攤派”。

但是丁傜銀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交得起的,那麼交不起這個錢,對于地方來說損失不大,大不了我讓這些繳納不起丁傜銀的窮人依舊去服雜役,去打更、守夜好了。

但是對于已經把“丁傜銀”納入财政的中樞來說,繳納丁傜銀少了就等于收入少了,那麼該怎麼辦呢?

把丁銀納入田賦裡就好了,這樣就可以保證中樞收入不變了。

“攤丁入畝”本質上是為了保證中樞财政收入,并不能改善所謂貧民的負擔。

攤丁入畝後來被廢除了嗎(攤丁入畝裡丁)5

唐國強飾演的雍正帝

因為地方雜役終究需要有人去做,中樞把“丁傜銀”8成拿走了,地方拿剩下2成根本不可能雇到人,那麼地方隻能要麼稅外加稅,要麼強行攤派,但是不管采取什麼辦法,最終依然是貧民遭殃。

為什麼雍正帝推行“攤丁入畝”制度之後,從稅收上看,“攤丁入畝”實行後并沒有造成清朝财政收入暴漲?

原因是“攤丁入畝”這一項制度實際從中明開始就在不少省份和州縣實行了,到了康熙朝,能實行“攤丁入畝”的省份基本上已經實行了“攤丁入畝”;而那些不适合實行“攤丁入畝”的省份在雍正帝宣布推行“攤丁入畝”政策後,也實行不了。

事實上全國範圍各省均實行“攤丁入畝”政策,要到清光緒朝了。

END

備注:原創文章被太多人抄襲,所以我就不寫注釋了,歡迎大家留言索要史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