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8 12:31:06

今天接着讀杜牧的詩。

黃州的赤壁

我們可以想見,在唐宋時期,黃州肯定不像現在這樣,否則杜牧和蘇轼就不會被貶到這裡。現在黃州已經成為教育名城和旅遊名城,可是在唐宋時期,黃州,隻能算是荒僻的小鎮,在神州的版圖上,寂寂無名,于中國的文化,悄無影響,直到兩個偉大的靈魂來到這裡。

所以唐武宗會昌二年(842),杜牧被明升暗降地送到這裡;1080年,蘇轼被送直接“安置”到這裡,明确規定他不得簽署公事。對于兩人都不算是好事,但對于黃州,卻是天大的幸事。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1

(黃州風光)

人生的挫折成就了杜牧和蘇轼,杜牧和蘇轼成就了黃州。

當然,杜牧的影響小一些,原因是杜牧這次基本不算挫折,他是升了官品的,從六品上,直升正四品下,杜牧的挫折主要來源于他自己的心理。這跟蘇轼不同,蘇轼來黃州之前,在監獄裡關了130天,他的夫人,吓得在家裡偷偷燒了他前半生的文稿。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2

(黃州的蘇轼像)

同樣的黃州,兩位大人物也都在黃州有作品留下,這不免讓人要拿來稍稍做一下對比,究竟誰更牛呢?

前一篇,在《蘭溪》詩與蘇轼的比較中,杜牧完全處在下風。蘇轼的豁達與雄渾實在讓人驚歎。杜牧則像一個受氣包,格局實在太小,但杜牧畢竟不白給,他還有他的“翻案詩”,題目是《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将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周郎有啥了不起,還不是老天相助,為你吹來了東風,如果不是機緣巧合,恐怕大喬小喬,都要被送到銅雀台了吧?直接促成三國鼎立局面的周瑜,在杜牧眼裡,不過是得了天時之巧,僥幸獲得了上天賜予的便宜罷了。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3

(黃州赤壁)

但蘇轼不這樣,他也寫赤壁,他眼裡的周瑜是完美的,且看《念奴驕.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在蘇轼的眼裡,周瑜是雄姿英發的,是在談笑之間,指揮大軍鏖戰并使敵軍“樯橹灰飛煙滅”的真豪傑。

細思考,如果算是蘇轼的詞稍稍勝,勝在詞的體量夠大,因此内涵夠多,但全詞裡在微微的淡然之外也稍稍有點微微的消極;杜牧雖然隻是七絕,體量隻有二十八個字,但卻翻出了新意,蘇轼在“舊觀點”裡走到了極緻,杜牧卻在新穎程度上以巧勝出。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4

(辛棄疾像)

當然,這跟杜牧潛心軍事有關,他看不起周瑜,是“同好相輕”的心理作怪,你看,同樣是善于帶兵的辛棄疾,寫赤壁也隻借蘇轼的詞說“賦寫曹劉興廢,千古事、泯陳迹。”(《霜天曉角·赤壁》),一個字也沒留給周瑜;蘇轼基本是純文人,所以,他真心佩服周瑜,這其實有情可原,遠處的風景,比起近處來,總是更好一些。

不過,關于赤壁,蘇轼還有前後《赤壁賦》,那真是雄文:“寄浮遊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每次讀來都讓人不禁感歎,蘇轼還是那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蘇轼。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5

(傅抱石《前赤壁賦圖》局部)

在黃州的總體較量,勝出的當然是蘇轼,因為蘇轼也是杜牧的學習者。他畢竟晚生了幾百年,占盡了“站肩膀”的便宜,據李東陽《麓堂詩話》載,蘇轼“在黃州,夜誦《阿房宮賦》數十遍,每遍必稱好。非其誠有所好,殆不至此。”一個晚上背十遍,是真的喜歡!

“赤壁”這個地名歸屬現在争論很大,僅湖北境内就有六個赤壁,蒲圻甚至已經在1998年改名為赤壁市,我們不去讨論什麼“文、武赤壁”,也不去說“杜牧赤壁”,“蘇轼赤壁”吧,這個問題先放下,若幹年後,不斷的科學發現總會證實誰對誰錯。

杜牧的品質

杜牧在黃州時,年屆不惑,在四十歲這個年紀,人很容易停下來,盤點整理自己的前半生,四十歲,好像是個盤點的标準時間節點,是人生過半的節點。于是,在這個年歲,杜牧也嘗試讓自己靜下來,盤點了一下自己。他對自己的前半生的盤點有文字記錄,主要記在他寫給李方玄的信《上池州李使君書》和另一首詩《郡齋獨酌》裡,我們先說這封信,詩後面專門說。

李方玄,我們前面說過這個人,就是前面我們讀《寄李起居四韻》的“李起居”,他早先是“起居郎”,但此時,李方玄在池州任刺史跟杜牧的黃州相距不遠,通信很方便,後來他跟杜牧成了兒女親家,兩人的書信交談,該當是推心置腹,坦然面對的,我們來看:

“仆之所禀,闊略疏易,輕微而忽小。然其天與其心,知邪柔利已偷苟讒谄可以進取,知之而不能行之。非不能行之,抑複見惡之,不能忍一同坐與之交語。”

這很坦誠,我的禀性就是這樣,我是出身官宦世家的人(很直白,杜牧是宰相的孫子,這樣說相當準确),自小耳聞目睹,不就是官場上的那些事嘛,難道這其中的規則有什麼我會不懂,我知道怎樣升官,但我“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我不但做不出來有利于升官的事,甚至看到這樣的人,還深深的厭惡,無法忍受跟這樣的人同處一室,說一句話。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6

(品質高潔的杜牧)

“故有知之者,有怒之者,怒不附已者,怒不恬言柔舌道其盛美者,怒守直道而違已者。知之者,皆齒少氣銳,讀書以賢才自許,但見古人行事真當如此,未得官職,不睹形勢,絮絮少輩之使也。怒仆者足以裂仆之腸,折仆之胫。知仆者不能持一飯與仆,仆之不死已幸。”

其實,不管什麼樣的人,都有知之者怒之者,隻是杜牧這樣的性格,“知之者”都是一些涉世不深的讀書人,他們手中無權,無法對杜牧有實質上的幫助,甚至供應他一餐一飯的能力都沒有;“怒之者”卻都是一些真正的實權派,這些人直接掌握着他的命運,足以扯斷他的腸上,打斷他的腿,他說:我自己我行我素到現在,能夠不死,真是萬幸。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7

(舉起酒杯的杜牧)

讀到這裡,我們大緻可以理解為什麼杜牧當京官的兩個時期:一段時期“出語但寒暄”,甚至避禍稱病逃到洛陽去;另一段時期“膽薄多憂懼”的原因了,他知道自己的危險,他對自己的處境有清醒的認識,他自小因家庭養成的官場直覺保護了他,否則,他早死八百回了。

如此,我們也可以理解他的一些前事了:身在“牛黨”的他,在長安期間,他甚至還多次給“李黨”人物李回(這人後來也入相了)投書的緣故了,他啥都清楚。杜牧能跳到這樣的高度來審視自己,其實不容易,他整天喝酒,其實,他清醒着呢!

也正因此,當國家遇到危難的時候,杜牧還是站出來,給李德裕出謀劃策了。

回鹘之亂

杜牧是842年春天到的黃州,就在這一年的秋天,回鹘即開始擾亂大唐邊境。

回鹘本是突厥的一支,六世紀時稱“回纥”,我們以前看杜甫時期,朝廷向回纥借兵,最後他們大肆搶挘了60天,大唐國力銳減,也是這個民族,隻是到788年,他們又改稱“回鹘”罷了。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8

(回鹘人)

杜牧本是黃州刺史,邊境打仗,跟他沒半毛錢關系,偏偏這是他的志向所在,他表現出強烈的關心,他給李回(這時李回已經入相)寫信,希望自己能去邊境指揮作戰,戰事當前,他說自己的長處在于“于治亂興亡之迹,财賦甲兵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生得失。”方面有長處(《上李中丞書》),希望李回能“召至堂下,從與之語。”

另一位宰相崔珙也收到了杜牧的信,一聽說有仗打,杜牧也不說自己身體不好了,他信中說“齒發甚壯,志尚未衰”,我身體還不錯,讓我來!

但無論他如何積極,當時真正的當權者是李德裕,雄才大略的李德裕是不會讓他插手的,你是一個有着深深烙印的“牛黨”之人,李德裕自信力滿滿。

外患未去,内亂又生,澤潞節度使劉從谏病故,他學河溯三鎮,讓侄子劉稹繼任,其實河溯就是這樣亂起來的,強力的李德裕當然不會置之不理,他決定堅決用兵,杜牧也非常贊成,他認為這是極力維護正統的大事。

這一點,杜牧的觀點與李德裕完全一緻,當得知消息後,不在其位的杜牧立即寫成《上李司徒相公論用兵書》,為李德裕出謀劃策,信很長,我們不再轉錄,後來李德裕的用兵策略與杜牧的總策略基本一緻。

但這并不代表李德裕采納了杜牧的看法,因為李德裕本來就是個善于用兵的人,他是個性格決斷的人,不是我黨之人,你文章寫得越好,我越是不看!白居易就是例子,李德裕知道白居易的才華,家中也放有大量白居易投來的詩文,但他就是不看,理由他跟劉禹錫說了:“其文章精絕,何必覽焉!”他的文章寫得太好了,不用看。這是題外話,有機會再說。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9

(晚唐邊疆各族形勢圖)

回鹘之亂順利平定,澤潞之叛順利蕩平,杜牧應當沒有收到李德裕的回音,但衆所周知,在用兵平叛方略方面,他跟李德裕相同,都是強硬派,國家又安定了下來,他心情總是很好的,他心裡隻有國家,不論是誰執政。

杜牧為啥地位高

杜牧的詩壇地位高,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詩寫得好,或者再找不出更好的詩人,更重要的原因,還有他的人格魅力,上面已經大略說了他的人品,他在黃州還寫過一首詩,也足證他人格的高潔,就是《郡齋獨酌》,這首詩寫于黃州,是他真正意義上的人生總結,喝着小酒,盤點人生的一首詩。

詩很長,五七言雜陳,内容是感時傷事,憂國憂民,文字氣骨遒勁,内容也豐富,但也不必全錄,有興趣朋友可以找來一讀。這首詩名氣也不大,流傳也不廣(主要是太長),但其中的一些句子,實在有理由讓我們在評價杜牧時提起這首詩,個别詩句,算是杜牧人格的注腳。

前年鬓生雪,今年須帶霜。開篇就說身體,他其實是對身體很在意的。杜牧的身體不好,前年時,白發在頭頂還是星星點點,到今年時,已經聯成一片。總之光陰如梭,歲月如流,青春不在了。中畫一萬國,角角棋布方。自己所在的大唐,是一個多麼龐大的國度啊,在這裡,足夠讓一個人施展才略。人生落其内,何者為彭殇?但是一個人在整個棋局之中,又是多麼渺小啊。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10

(曾經的大唐)

緊接着,他懷念李光顔,對他的東征西讨戰功赫赫極盡贊美;他欣賞朱處士,對他的德才識見異常敬慕;他也懷念裴度……其實,他懷念所有建功立業的先輩,這些隻是他羅列出來的人物罷了。

往往自撫己,淚下神蒼茫。禦史诏分洛,舉趾何猖狂。接着他就是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前半生,反思自己的“青樓薄幸名”,他對過去抱着無盡的愧悔。這是杜牧的偉大之外,能把自己搬上手術台的人,人品都不錯,有反思能力的人,曆史地位是他自己擡上去的,其他詩人可能也自悔自愧,但杜牧寫出來,留下來。

緊接着,他又說:“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這話是不是有點眼熟,對,杜甫說“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牧跟他何其相似。他們都希望遇到好的皇帝,也期望自己能在輔佐名君的人生裡建功立業。但是,沒辦法,他的命運跟杜甫差不了多少,有壯志而未得其時,于是結局他無可奈何地寫道:孤吟志在此,自亦筆荒唐

唉!一聲歎息!如此寬宏博大的志向,哪裡是一個小小的黃州刺史能夠實現的。

杜牧和杜甫哪個是唐代的(讀了這首詩你才會明白)11

(一心“緻君堯舜上”的杜甫)

不能實現歸不能實現,但這樣的詩,足見一個詩人的滿腔愛國熱忱,“老杜”的地位自不待說,倘使杜牧沒有這樣的思想境界,沒有憂國憂民的情懷,他“小杜”的名聲就無法成就,正是由于他有這樣的思想基礎,境界足夠高,他才被推到與“老杜”并稱的地位。

(【唐詩閑讀】之201,圖片引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