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孩子一兩歲開始,父母們每天都面對的一個頭疼問題,莫過于如何“立規矩”。
在這點上,連一貫佛系的“娘娘”孫俪,也不能免俗。
前段時間,孫俪發了一條微博,就透漏了給孩子們“立規矩”時的“心路十八彎”。
在“管”孩子這件事上,管人的媽媽,往往比受管的孩子更小心翼翼。
一方面,不想做唠叨的“老母親”,也想着孩子自己吃點虧就有教訓了。
而另一方面,又擔心孩子真的受到傷害。
有時候想給孩子自由,又擔心自由過了頭,就成為了溺愛。
每一刻都戰戰兢兢,在管和不管之間左右搖擺。
朋友美靜最近也被這個難題困擾着。
美靜的兒子銘銘,非常喜歡看動畫片。但考慮到長時間看電視會傷害眼睛,美靜每次隻允許他看兩集。
于是,每次到了關電視的時候,就成了母子倆的“拉鋸戰”。
銘銘非吵着再看一集,媽媽不肯,銘銘就大哭大鬧起來。
此時美靜的心裡就開始動搖和糾結起來:“孩子隻是想再看一集動畫片,似乎也不過分。不行不行,說好了看兩集,就得遵守規則……”
每次糾結下來,如何立規矩,就成為了一個令美靜困惑不已的難題。
2
規矩,是家庭和環境的産物。
前些天,網上流傳了一段讓人啼笑皆非的小視頻。
女兒們一本正經地“教訓”爸爸:
“爸爸,你一看見煙你就要抽,跟伯伯一起抽,你的心不會黑啊?那天你就說戒煙,你怎麼沒戒煙?”還有奶兇奶兇的對玩遊戲的老爸吼:“爸爸,怎麼還不睡覺。”小寶貝們訓起爸爸來也是頭頭是道。然而小家夥們卻也理直氣壯,父母如果做不到,想給孩子立規矩又談何容易?
有一期《少年說》節目中,有一個男孩和爸爸的互動,讓我印象深刻。
兒子吐槽老爸,總是說教,卻不肯做榜樣。
比如,老爸自己吸煙上瘾,卻教育兒子說:“不管爸今後怎麼樣,你絕對不準抽煙,這玩意毒害可不小。”
當兒子提出抗議之後,爸爸辯解說:“爸爸雖然不能身教,但是可以言傳。”
然而,這樣蒼白的辯解,孩子并沒有買賬,而是說出了一段紮心的話:
“您總說,生活壓力大,抽抽煙解解悶。可假如我也有了自己的兒子,我也生活壓力大的時候,我是不是會走上你的舊路呢,難道我也要言傳我的兒子嗎?”
說到底,規矩的對象雖然是孩子,卻是父母的三觀和行為最終形成的産物。
而給孩子“立規矩”的前提,就是全家人達成一緻,共同遵守。
孫俪無數次立規矩“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後面有一個愛拆台的豬隊友——鄧超。
孫俪吐槽自己喊了娃“一千六百遍”去洗手時,鄧超回複:“看我多沉默。”
孫俪因為女兒吃飯不乖“立規矩”,鄧超立馬跑出來說:“可以了,可以了,她已經很怕你了。”
結果自然是孩子成了“牆頭草”,規矩也立不住。
全家人一緻遵守,保持統一戰線,則孩子身處這樣的環境中,會更樂于遵守家庭的規則。
3
好的“規矩”教育
激發孩子的“自我約束”
大多數時候,我們通過嚴格要求的方式,來給孩子建立規則。
除了容易激發親子矛盾之外,效果也不好。
與其通過嚴厲的“外力”限制孩子,不如激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這兩天,哈佛大學發布的新生數據中,有一點很有啟發性。
“這些新生大部分壓力來自‘自我期望’。”
想要孩子自發得約束自己的行為,按“規矩”辦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保護他們的“自我期望”。
讓孩子深切地覺得“我很好,我還要更好”。
在規則教育中,越是吼罵、打壓、嚴厲控制,越可能與真正的解決方法背道而馳。
此時,我們更要從“釜底抽薪”的角度,思考孩子的動機。
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
“當兒童感到不安全的時候,當他在安全需要,愛的需要,歸屬需要和自尊需要方面受到根本阻礙和威脅的時候,他就會更多的表現出自私、仇恨、進攻性和破壞性來。”當孩子的心靈沒有被愛灌滿,或者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孩子”,總是被批評而不被認可,對抗就會生長出來。
反之,如果我們能夠以寬容和接納的方式對待孩子,耐心的傾聽孩子,看見孩子的閃光點,積極地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并鼓勵他們從中獲得成就感,更可能實現孩子的“自我管理”。
4
恰當的方法
使孩子更樂于接受“規矩”
年齡越小的孩子,在“規矩”的建立上,越容易受到環境和他人的影響。
對于0-4歲左右的寶寶,我們可以從改變環境和反饋方式的角度出發,讓孩子更樂于遵守。
具體來說,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 父母,是孩子行為的鏡子
這兩天,一個4歲男孩言言教英語的視頻火了。
白闆前的言言,一口流利的英語,讓無數網友驚呼:“我還不如一個寶寶。”
而說到啟蒙秘訣,言言的媽媽采用的是言傳身教 積極鼓勵的方式。
“孩子從開始到現在一直以自學為主,我們每天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作為他的學習同伴,和孩子一起學習。”“父母除了工作以外,還在認真努力的學習,孩子看到你的狀态一定是備受鼓舞的,他也會努力的融入到這個狀态中去。”此外,言言媽媽還通過錄小視頻分享的形式,記錄孩子的進步,鼓舞孩子的信心。
父母的行為,會形成家庭的氛圍。身處其中的孩子,會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習慣。
- 恰當的強化和消退
在行為主義心理學中,孩子的行為可以通過“差異性強化”的方式來塑造。
如果孩子在适應規則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不适宜的行為時,我們可以忽視它。
但隻要恰當的行為一出現,我們立刻關注和表揚孩子。
如此,好的行為就得到了強化,不良的行為更容易因為得不到強化而漸漸消退。
但這個方法不能夠解決全部的行為問題。我們還需要恰當的使用“溫和批評”、“失去特權”等方式,來建立規則。
比如剝奪孩子看電視、吃零食的某次特權,溫和而堅定地制止孩子的行為等。
- 告訴孩子什麼不能做,也告訴他什麼可以做
昨天早上,小樹一起床就鬧着要吃巧克力。我擔心空腹吃巧克力會難受,便制止了他。
同時,我也告訴他:“還沒有吃飯就吃巧克力很容易胃疼的,你可以在吃過早飯後再吃巧克力。”
我們在阻止孩子行為的時候,制止隻是第一步,說明緣由,和告訴孩子可以怎樣做也是必要的流程。
這樣,可以化解孩子因為被阻止而産生的憤怒不解,避免對抗行為産生。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到“可以做什麼”上面,更容易使孩子接受。
- 規矩不是越多越好,制定規則需謹慎
幼兒與成人的規則不同,他們一些看似“錯誤”的行為,其實是在完成自我發展。
0-4歲的幼兒,他們說謊話時,其實是因為常常混淆現實與想象的區别,這是孩子逐漸變聰明的表現;
孩子愛發脾氣、摔東西,是年幼的孩子還不具備完善的情緒控制力,此時他們的憤怒,更多的是無助,需要的是大人的幫助。
我們也無法以“說到必須做到”、“要懂得謙恭禮讓”這樣的成人規則,來要求幼兒。
越少使用規則,越容易發揮規則的效力。因此在确立規則上,我們必須有所取舍,建立真正适合孩子年齡發展階段的重要規則。
說到底,給孩子“立規矩”,并不是為了限制孩子,而是要為孩子設定一條安全的保護線,讓孩子能夠在規則之内,得到更徹底的自由。
在孩子成長路上,我們每一天都離不開“規則教育”。
小時候建立起的規則,會潛移默化的成為孩子的習慣,影響孩子未來的選擇。
單純的制止和施壓,并不能夠讓孩子“心服口服”,反而更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
更多的愛與關注,提高孩子的自我期待,才能夠激發孩子内心自律的力量。
願每一個孩子,都心有絢爛,向陽而生。
以兒童發展心理學為基礎,專注于0~6歲孩子的早期開發和教育,為家長提供最科學最全面的親子教育知識,更好地培養寶寶行為習慣的發展和養成。
親寶寶APP,5000萬年輕家庭都在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