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痔瘡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了,尤其是當天氣幹燥的時候更容易誘發痔瘡的發作。患上痔瘡對于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來說影響比較大,那麼你知道有痔瘡常見症狀有哪些,哪些有效的偏方可以治愈痔瘡嗎?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學習一下吧。
痔瘡又稱痔病、痔核、痔疾,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痔瘡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位于肛管的血管組織,當它腫脹或發炎時,會呈現病态或變成痔瘡。就其生理形态而言,它是由動靜脈通道和結締組織組成的肛墊。痔(俗稱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随着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在美國,痔的發病率約為5%。
痔瘡常見症狀有哪些 治療痔瘡的民間偏方
流分泌物:肛門流出分泌物主要是從肛門内排出,或由肛周的肌膚溢出。直腸黏膜長期受痔的刺激,引起分泌物增多;晚期内痔,因肛門括約肌松弛,常有分泌物由肛門流出。輕者大便時流出,重者不排便時也自然流出。
治療痔瘡的偏方
痔瘡發作時,多現肛門墜痛或痔核紅腫劇痛,或便時出血,兼有便秘、溲赤,唇幹咽燥等熱象。本病病因多由素積濕熱嗜食炙煸、辛辣之晶,或過飲酒漿而緻濕熱内蘊,而濕熱瘀滞即可導緻痔瘡的發作。臨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後過濾去渣,将藥液倒入普通盆内,患者趁熱先熏後洗,每次15-30分鐘。
白芷15克。水煎外用
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适用于痔瘡。
[方二]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适量。前藥研成細末,用麻油調勻,擦患處。
本方适用于濕熱而緻痔瘡。
痔瘡常見症狀有哪些 治療痔瘡的民間偏方
[方三]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幹、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淩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适用于痔瘡。
[方四]
浮萍适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本方适用于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痔瘡常見症狀有哪些 治療痔瘡的民間偏方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
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
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适用于痔瘡。
[方六]
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
本方源于《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适用于痔瘡。
治療痔瘡的食療偏方
1.桑耳粥
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此方有祛風活血作用,用于腸風痔血。
2.蒼耳粥
蒼耳子15克,粳米100克。先煎蒼耳子,去渣,後入米煮粥,空腹服用。此方有祛風消腫功效,适用于痔瘡下血,老人目暗不明等症。
痔瘡常見症狀有哪些 治療痔瘡的民間偏方
3.牛脾粥
牛脾1具,粳米100克。将牛脾洗淨,每次用150克,細切,和米煮粥。空腹食之。此方能健脾消積,适用于脾虛食滞,兼治痔瘡下血。
4.桑仁糯米粥
桑仁100克,糯米150克。将桑仁煮取汁,和糯米同煮成粥。每日1~2次,空腹食。此方有滋補肝腎、養血功效,适用于五痔下血,煩熱羸瘦。
5.無花果炖豬瘦肉
無花果(幹品)100克,豬瘦肉200克,加水适量,盛瓦鍋内,隔水炖熟,調味即可。每日服2次。此方可健胃理腸、消炎解毒,适用于痔瘡以及慢性腸炎。
6.絲瓜豬瘦肉湯
絲瓜250克,豬瘦肉200克。将絲瓜切塊,豬瘦肉切片,加水适量煲湯。每日2~3次,用食鹽調味,佐膳。此方有清熱利腸、解暑除煩功效。适用于内痔便血初期。
痔瘡常見症狀有哪些 治療痔瘡的民間偏方
7.白糖炖魚肚
魚肚25~50克,白砂糖50克,加水少量。同放瓦鍋内隔水炖熟。每日服1次,連續服用有效。适用于痔瘡。有補腎益精、止血消腫功效。
8.金針菜糖水
金針菜100克,紅糖适量,同加水煮熟,去渣。每日早晚空腹服,連服數天。适用于痔瘡疼痛出血,有清熱、利尿、養血平肝功效。
9.黑木耳餅
黑木耳5克,柿餅30克。将黑木耳泡發,柿餅切塊,同加水煮爛,食用。每日1~2次。有滋養益氣、去瘀止血功效,适用于痔瘡出血。
妞妞(國家二級營養師)
微信maka13888 喜歡養生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好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