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1 09:43:30

這一節我們來分析理性、感性和社恐之間的關系。

什麼叫理性?就是理智地、有邏輯地分析和判斷,這裡有理論、理智、道理、邏輯、思維等等這些成分,這叫理性。

感性,就是我們通常的感覺、感知、感受。比如,我想...如何如何,或者我不想....... 怎麼怎麼樣,或者,我願意,我喜歡,我很煩,這些都屬于感性的内容。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過度的理性是束縛)1

舉個例子,比如說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或上課的時候,要求自己坐在課堂上不亂動,注意聽老師講課,這屬于理性的範圍;而非常想玩,想做一些小動作,這些就屬于感性。

作為成年人,工作的時候的一些表現,比如我要加班,我要做更多的工作,我要表現得更好、更出色,這些是理性。

我累了,我真想現在就回家去,這些屬于感性。

像平常我們經常有的,我要做得很體面,我要做一個出色的人,我要實現我的想法等等這些都是理性的。

我早上不想起來,我不想工作了,這些屬于感性、感覺,自己的親身體驗,這個就有屬于感性。

當然,從這些描述上我們都可以很明顯地感知到,感性和理性有時候是一緻的,有時候是有沖突的,這兩者也有時候不完全對立,有時候可以一緻,但是經常是有一些沖突的。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過度的理性是束縛)2

理性和感性不一緻,是自然的正常的心理現象,适當去平衡即可。

從理論上來說,感性和理性也可以完全一緻。

舉個例子來說,孔子有一句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最後這句話很重要!

這裡最後一句話,也可表達成“随心所欲不逾矩”。就是,我想幹什麼,我就能幹什麼,但是又不超越各種規矩,這個境界,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完全一緻的境界。

這是需要長時間的個人的修煉,個人的訓練,才能達到,像孔子這樣的聖人才能達到所謂的随心所欲,就是我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了,這裡邊既有感性,既有心理、又有行為。

而不逾矩,就是不超越任何世間的規則,這句話整個就說明了他的理性和感性已經完全一緻了。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過度的理性是束縛)3

在理性和感性發生沖突,發生對立的時候,就會産生心理上的沖突,而嚴重的心理沖突,就可能表現為外在的一些心理的症狀,社恐,也可以理解就是這樣形成的。

我們再來舉個例子,一位女士經過努力,如願地去參加了某位大師在場的一個座談,在這個座談會的會場上,大師突然發現這位女士非常緊張,非常局促,似乎不知所措。

于是這位大師就和藹地對她說,你這是怎麼了?這位女士很不自然地說,我有點不好意思說,大師非常和藹,畢竟是大人物,他很善意地對女士說,沒關系,你說吧,說出來我們大家可以分享。

于是,這個女士支支吾吾地說,我看到了您沒有頭發,您的光頭,我内心産生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想法,就是我之前和我的兒子玩過一個遊戲,在我兒子的頭上去彈手指,因為我的兒子也是一個光頭。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過度的理性是束縛)4

結果,聽到這裡,大師突然笑了起來,他說這隻是一個想法,你是因為這個想法而感覺不合适嗎?婦女說,就是這樣的,我一直在控制着這個想法,但是越控制我心裡越緊張,我覺得這樣非常不道德。

這個時候大師回答說,其實這沒有什麼不道德的,因為僅僅是你的一個想法而已,感覺好玩兒,也是你的一種感受而已。

何況,這并沒有發生,也不是真的。不過大師接着說,我也覺得如果你能彈到我的腦袋上一下,這好像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這個時候,在場的别的人也都笑了,這個婦女也因此放松了,不再局促了。

實際上這個想法,在心理學上有另外一個名詞叫“渎神”恐懼症。就是冒渎神靈的一種恐懼感,糾結于這種恐懼,就會形成一種恐懼症或者強迫症,叫作渎神恐懼症或者叫渎神強迫症。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過度的理性是束縛)5

其實正常的理性,就能控制這種非常小的、細微的、略帶一點不合理或不道德的想法,而過度地去控制他,理性的認為這個想法太罪惡了,太不應該了,這種理性越增強,就越難達到平複自己情緒的作用。

越有這種控制的想法,理性上越加強這種想法,行為上就會變得越緊張,這個也是一些社交恐懼或者強迫症的一種形成的機制,就是不合理的判斷,不合理的認知,然後過于理性的去強調他,這個時候形成了心理上的症狀。

從剛才的這個小例子上,我們能感覺出來。其實強調道德修養的人,如果過于強調這些道德素養,也會給自己的心理造成約束,因為道德是人性層面的一種理性,過于強調的這種理性,也會給自己造成心理沖突。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過度的理性是束縛)6

解決的辦法實際上也很簡單,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要過于理性,這樣才能感覺到自然,可以讓自己活潑一點,寬容一點、幽默一點,對自己,也要有寬容。

如果自己有一個不好的想法,寬容他,順其自然,不去糾結,就會慢慢地過去,他不會永遠存留在你的心裡。

如果你不尊重自己的感受,你又總是用理性去約束感受,你的感受也不會聽你的。

事實上感性是不會聽從你的理性的,在你理性地認為不該有某些感受的時候,他反而會跳出來,這就可能是社恐的症狀。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過度的理性是束縛)7

我們應該樹立的見解:

要尊重感受,理性與感受要相互平衡,減少理性負面的、過度的約束,理性是偏向于執着的,感性是更偏向于自然的。

我們要樹立一種見解,我尊重我自己的感受,不要過于理性,當然也要尊重别人的感受,但同時一定不能忽略自己的感受,這樣才會心理更加健康。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過度的理性是束縛)8

我們要樹立的行為:

要尊重感受,不過于理性,這樣在做任何抉擇的時候,可以放松地去選擇,不要用理性過度地要求自己,我一定要如何如何.......

想休息,我就去休息,累了就去休息,想吃飯就去吃飯,餓了就去吃飯,工作如果很勞累,不想做,就适當地不做了。

适當的由着自己的性子來,憑着感覺來,适當地這樣做,不要太苛求自己,在行為上就要這麼做,慢慢的改變自己的行為,就是形成這種“适當地”由着自己的性子來這種行為習慣,這對于有社恐的人來說是一種幫助,是一種更好的做法。

為什麼會突然社交恐懼(過度的理性是束縛)9

請注意:适當地“由着性子來”,是對特定的“過于理性的社恐人群”的建議,并不是“放縱”或不負責任。

如果能這樣做的話,實際上會更好地實現一個人的人生目标,會讓你自己變得更出色,更放松,同時你的努力也會更有成果,不會因為努力,因為執着和理性,造成心理上的一些不良的症狀。

總結:

本科要樹立的見解是:

尊重感受,理性與感受要相互平衡,減少理性的負面約束,理性傾向于執着,感性傾向于自然。

我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要過于理性,當然也要尊重别人,但同時一定不能忽略自己的感受。

聽過本課之後要去練習的行為:

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要過于理性,要放松的做各種抉擇,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想休息就休息,适當的由着性子來,注意是要适當的,别太苛求自己。

注意:如果您已經是很“感性”化的人,或者完全身心健康的人,請慎重取舍! “尊重感受,減少理性束縛”,是對特定的過于理性的社恐者的建議。

【本節結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