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生活中常食蔬菜,在農村庭院裡,城市樓頂上,陽台均有種植。但發現種的韭菜越割越少,越長越細,不知為什麼?這是因為韭菜分蘖特性所緻,因新的分蘖必然處于原來植株上方,當新芽出現後,其莖盤就長出新根,新根就必須在老根上部,原來老根死亡,随着分蘖層次上移,生根部位置不斷上移,新的根系逐漸接近地面,出現跳根,吸收養分能力逐年下降,緻使産量降低。如何促進韭菜分蘖,獲得更多收入昵?老農經驗是:
一丶選擇分蘖強的品種
品種特性不盡相同,有分蘖能力強弱之分,選一個良種也是韭菜高産的基礎,相比分蘖力強的品種,如天津大黃苗、大青苗、津韭一号、791、平韭2号、等品種,根據自己所在地區,選擇相應品種。
二丶收割次數不能大多
韭菜一年可收獲多次,為持續高産,防止早衰,應嚴格收獲次數,播種當年一般不收割,主要養根,為下年豐收打下基礎,第二年才能收獲。移栽後第二年及以後的生産田,從春天開始到進入高溫季節應收3次左右,高溫季節不收獲,秋季從處暑至秋分收獲2次左右,每茬韭菜要長足30天,入冬前一茬不要收獲。每次收獲留茬高度要适當,留短了傷根,留長影響産量,一般留茬0.5㎝。收獲後傷口沒有愈合前,不要施肥澆水,新葉長出2㎝後,再進行施肥澆水。
三丶加強肥水管理
韭菜分蘖一年兩次,分别在4月和7月份,為使多分蘖,注意肥水運用。(1)養根從年前入冬開始,在土壤封凍前用優質有機肥蓋根,用量以蓋住地皮為度,同時又起到培土作用,年後韭菜出芽前摟平,視土壤濕度要及時澆水。(2)開春韭菜萌發前開溝條施充分腐熟的餅肥,每畝50公斤左右,或複合肥35公斤,此次施肥主要促4月份多分蘖,為全年生長打下基礎。(3)第一刀收獲5一7天後再追肥澆水。以後毎收獲一次施一次肥。夏季不施肥,要注意水的排與灌,即雨天不積水,旱天土壤有足墒。秋季轉涼後,韭菜開始生長分蘖,要在收獲後及時補肥澆水,施肥要靈活掌握,有機肥與化肥交替使用。(可參考本人發文《韭菜何時追肥?施啥肥好》一文)
四丶及時更新
分蘖是韭菜自身更新複壯延緩衰老的一種生理機能,移栽2一3年是生長旺盛時期,分蘖力也最強,4年以後減弱,根系開始老化。因此,一般第五年開始更新,才能保持年年高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