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魚湯這樣做更好喝

魚湯這樣做更好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4 11:18:04

說起廣東的飲食習慣,廣東靓湯絕對是最大特色之一。吃飯前,媽媽總會不厭其煩地說:“飲碗湯先啦!”可見一碗靓湯,在廣東吃貨心目中的重要性。提到“廣東靓湯”,很多人都會想起了佘自強,想起他十年如一日為《廣州日報》撰寫的“今日靓湯”專欄。

2005年,佘自強受《廣州日報》之邀,根據季節、時令,設計出不同食療功效的靓湯。“今日靓湯”一經推出,受到數百萬“湯粉”的熱捧,佘自強更被譽為“嶺南湯王”。然而就在去年6月10日,佘自強因突發腦出血辭世,享年65歲。

随着湯王最後四篇靓湯手稿的刊發,《廣州日報》“今日靓湯”欄目暫時謝幕。雖然湯王已去,但他編寫的《今日靓湯》(春、夏、秋、冬)等著作仍然是師奶們最愛的靓湯秘笈。

清明時節憶故人。為了表達對佘老的無盡懷念,從今日起,《廣州日報》和“食在廣東”微信公衆号将對“今日靓湯”進行精編連載,每日為讀者送上時令靓湯。今天送上的是時令魚湯。

魚湯這樣做更好喝(春夏間最合适喝的四款魚湯)1

1、粉葛眉豆生魚湯

功效:清熱祛濕 去骨火 消水腫

粉葛為廣東民間春夏間常為入湯之物,中醫和民間都認為它性涼味甘、辛,有解除心煩、清熱祛燥、生津止渴和去骨火的功效。眉豆是廣東特有的豆類,粉糯香滑,能除濕去腳氣而補益。生魚肉質嫩滑而鮮美,營養價值甚高,中醫和民間還認為它有祛瘀生肌的作用。合而為湯,清熱祛濕、去骨火和消水腫,為男女老少皆宜的仲春時的周日家庭靓湯。

材料:粉葛600克、眉豆60克、赤小豆35克、生魚1條、豬瘦肉150克、蜜棗3個、陳皮1/3個、生姜3片。

烹制:粉葛去皮、切厚塊;眉豆、赤小豆、陳皮浸軟;生魚宰洗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豬瘦肉洗淨;蜜棗去核。一起下瓦煲,加清水3000毫升(約12碗量),武火滾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下鹽便可。為3~5人用。

2、益母草炖墨魚

功效:祛瘀生新 活血調經

益母草又名坤草,《系辭上》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坤字是用為女性或女方代稱的。益母草治女性疾病效優,所以又名坤草。它雖然價廉又不起眼,但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已列為上品,自古以來都是婦科的良藥,有祛瘀生新、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的功效,用以炖墨魚,有滋陰、養血、減肥的功效,還适用于血虛、經閉、崩漏帶下、肥胖等症。

材料:益母草20克、墨魚300克、生姜3片。

烹制:益母草稍浸泡、洗淨,用煲湯袋包裹好;墨魚洗淨,可去骨,切塊。一起下炖盅,加冷開水1000毫升(約4碗量),加蓋隔水炖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2~4人量,或2人于1日分2次進飲。

3、杞子合桃煲生魚

功效:補腦養腦 益智強身

杞子藥食兼之,有補肝益腎、養陰明目的功效,且性味平和、甘潤可口。合桃亦為藥食兼之,有補腎健腦、益智溫肺的作用,且性平味甘香。合而煲生魚為湯,鮮美清潤可口,有補腦養腦、益智強身的功效,且性味平和,為考生或白領一族的健腦湯飲。

材料:杞子15克、合桃仁60克、生魚1條、豬瘦肉50克、紅棗4個、生姜3片。

烹制:杞子、合桃稍浸泡,漂洗淨;豬瘦肉洗淨;生魚宰洗淨,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一起與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一個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4、粉葛雲苓炖生斑魚

功效:健肌退熱 生津止渴

谷雨亦為“雨生百谷”之意。可以說南方從這個節氣起更為濕熱了。今天亦為暮春的周末,今日靓湯宜粉葛雲苓炖山斑魚。粉葛能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去骨火;雲苓甯心安神、利濕健脾和胃。合而炖山斑魚,鮮美清潤,具袪濕熱、健脾胃、生津益氣,為暮春時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粉葛500克、雲苓20克、紅棗3個、山斑魚1~2條(約400~500克)、豬瘦肉100克、生姜4片。

烹制:粉葛去皮、切塊;雲苓、紅棗稍浸泡,去核;豬瘦肉切小方粒。一起下炖盅,加熱開水125毫升(約5碗量),加隔水炖3小時,進飲時方下鹽,為4~5人量。

即日起,《廣州日報》“揾食廣東”版和“食在廣東”微信公衆平台将同步征集讀者的“靓湯故事”。無論是與“嶺南湯王”佘自強的一面之緣,還是與《廣州日報》“今日靓湯”有關的親情、友情、愛情故事,你都可以私信發給我們。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食在廣東”微信公衆号參與活動。幸運粉絲的“靓湯故事”還有機會登上《廣州日報》,并有機會獲得豐厚禮品。

編輯:趙冬芹、鐘達文

© 版權聲明:本文内容版權均歸《廣州日報》及“食在廣東”微信公衆号所有,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微信留言獲得授權。

長按識别圖中二維碼▼

“食在廣東”帶你開吃帶你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