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代的圖騰崇拜誕生了“龍”和“鳳”,也誕生了很多有關于龍和鳳的說法,比如“龍生九子”和“鳳育九雛”。
而關于這兩個說法,人們向來有兩個疑問,其一“龍為什麼生九子”,“鳳又為什麼生九雛”?
“龍生九子”的說法源于謝肇淛《五雜俎》:“龍性淫,無所不交,故種獨多耳。”就是說龍跟誰都願意生孩子,于是孩子就多。
古代語言藝術中很重要一點,就是喜歡用“九”表示數量多,所以本來“龍生九子”的本意是想說龍有很多後代。
至于“鳳育九雛”最早見于《晉書·穆帝紀》:“(升平四年)二月,鳳凰将九雛見于豐城 。”
不過這裡并沒有說這九雛就是鳳和凰生的,後來形成的也是“鳳引九雛”,這個現象被看作是天下太平、社會繁榮的吉兆。
其二,很多人也很好奇,“龍生的九子,分别是哪九子”“鳳育的九雛,又都是哪九雛”?
這一點其實不光是廣大群衆好奇,曆史上曾經有個皇帝也好奇得很,也就是明孝宗,他還專門寫小字條去問他的大臣李東陽——
《堅瓠集》載:“明孝宗書小帖。以問内閣李西涯。西涯不能悉。乃據羅圭峰【玘】劉蘆泉【績】之言。具疏以聞。西涯言于楊升庵。升庵為西涯承上問而不蔽下臣之美。賢相之盛節。錄于集中。”
于是就有了龍之九子的具體名錄:囚牛、睚眦、嘲風、蒲牢、狻猊、霸上、狴犴、屃赑、蚩吻。
至于鳳之九雛的具體名錄有哪些,并沒有任何的史料記載,開頭說了就講了“鳳引九雛”。
所以更大的可能是後人為配合“龍生九子”給牽強附會的。
當然史料中還是記載了比較像鳳的五種鳥,很有可能是與鳳有血緣關系,就是南宋王應麟《小學绀珠》卷十言:赤者鳯,黃者鹓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鹄。
即火紅色的鳯、黃色的鹓鶵[yuān chú]、青色的鸾、紫色的鸑鷟[yuè zhuó]、白色的鹄,統稱為五色鳳凰。
在這個基礎上,有現代網文造出九雛:金鳳、彩鳳、火鳳、雪凰、藍凰、孔雀、大鵬、雷鳥、大風。
接下來說說它們的樣子,首先是龍之九子:
囚牛,明顯這是龍和牛的産物,不過在外表上更像是龍加上牛頭的感覺,加上作為老大,囚牛還有一個性情溫順的特征。
至于“睚眦[yá zì]”,相信大家都聽過睚眦必報的成語,這個二哥好鬥嗜殺,剛烈兇狠,外形上當然也與龍關系不大,比較像豺狼。
第三子嘲風外形上像是鳥和龍的結合,個性比較獨,喜歡走一些危險的地方,比如說檐角,所以在古代很多殿角的裝飾都是它的形象。
蒲牢是龍和蛤蟆的結合,這個結合實在是很奇葩,蒲牢害怕的東西也很奇葩,是鲸魚,每當鲸魚一靠近,他就大吼大叫。
狻猊[suān ní]則比較像是獅子,相對來說比較威風,所以也和獅子一樣,沒事就蹲坐着看看草原之類,因此古代香爐的腳就是它的腳。
大家應該記得《史記·項羽本紀》有一句“沛公軍霸上”,但那個霸上是地名,這裡的“霸下”是龍和烏龜的産物,是任勞任怨的大力士。
狴犴[bì àn]、屃赑[xì bì]、蚩吻,分别是龍和虎、青龍、魚的産物,一好訟,二好讀,三好水,一生猛,二安靜,三愛動。
而金鳳、彩鳳、火鳳、雪凰、藍凰,很明顯就是顔色不同,功能不同,品種卻差不太多的鳳凰,和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不一樣。
孔雀是一種确實存在的鳥類,神秘度不高,但令人驚奇的是,《山海經》中有它的詳細記載:“南方有鳥曰孔雀,色斑斓,尾展如屏,屏上千目。”
大鵬并不是中國本土的大鳥,是印度教和佛教的産物,原本應該叫“迦樓羅”,傳入中國後發生了變化,成為金翅大鵬鳥。
雷鳥現實生活中也存在同名同姓的鳥,不過傳說中雷鳥是美洲地區存在着的一種像老鷹的巨大神鳥。
大風則是一種兇悍的鸷鳥,經常騷擾居民,後來就被後羿給殺掉了,不過馴服的話,就相當于有了腳力,而且他力大無窮,能倒把大樹和房屋。
不過龍之九子和風之九雛到底有哪些,并沒有一個固定答案,即便是古人做出來的總結,那也是他在研究過史料的基礎之上給出的。
也就是說隻要能夠自我說服,再說服别人,有根據、有源流,那麼具體是哪九子、哪九雛都可以。
這也是中國上古神話的魅力之所在,每一個物種後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因此造成它虛虛實實、神神秘秘。
與此同時,每一個人又可以對它進行再創造,這就讓中國神話小說的靈感來源亘古不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