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秋天接過夏天的贊禮時,高黎貢山懷抱下的“花園盆地”已經喝足了雨水,3月埋下的種子回饋于大地2萬餘畝的花海盛景。騰沖界頭鎮寬廣的田園上,橘紅的萬壽菊花開得璀璨,就像火紅的雲霞在天地之間蔓延,煙草翠綠,菊花紅豔,色彩鮮明的鄉間田野安放着詩意流芳的歲月。
紙短情長 藏于花瓣
3月種花,7月看花紅。從播種、移栽、中耕管理,參與了種花的全過程,這場花事怎能錯過?當7月看到第一朵花開,那種驚喜和讓人窒息的幸福感充斥了整個身體,看着從花蕊裡滴落的金色露珠,感動油然而生,那是對生命的敬畏。8月花開成海,與秋相擁而來,把所有的熱烈綻放枝頭,訴說着三載花開的成熟與穩重。
2萬畝菊開不減風采。公路沿線、賽道兩側、寬廣田野,連綿不斷的花海奔湧而來,盛開在每一處可以開花的地方。
天剛剛放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悅奔向田野,一睹花海的風姿。無論是村前屋後還是山邊水湄,想要和每一朵花握手問好,然後從褶皺如絲綢般柔軟的花瓣中讀懂這一世的紙短情長。奔跑于紅色賽道之上,那是一條穿梭于花海田園間的“紅色絲帶”,萬壽菊的盛開成就了它“最美鄉村花海馬拉松賽道”的美名。去年這時,這裡成功舉辦了首場馬拉松賽事,界頭一“跑”而紅。
順河古橋以百年的堅守屹立于龍川江上,靜默地傾聽又默默地記錄下這個村莊一點一滴的變化。萬壽菊開了,就在古橋下,把鮮豔的橘紅印在古橋靜默的臉頰上,悠悠歲月裡,一朵花用短暫的一世陪伴古橋的亘古不變,太陽落下之時,把金色眼睛望向花蕊,因為眷戀把紅色的衣服披在橋身上,美了風景,醉了路人。
所到之處 皆為風景
鮮花掩映的新莊手抄紙博物館散發着藝術與文化的氣息,紅色跑道從旁邊經過,以花為媒介連起世界兩端,連着古往今來。抄紙人家世代相傳的手藝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這些古樸的紙張裡也能融入菊花的清香,讓美好的故事不必書寫自成詩行。
田園若夢,一條賽道走完究竟有多少個景緻,誰也說不清,所到之處,無論是村莊、樹林還是田間勞作的農民,都自成風景。稚嫩的晨曦中,花農們開始了一天的美好生活,他們帶着新織的鬥笠在花叢中采花,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把相機聚焦于他們的眼角,想要記錄下這唯美的瞬間。“不要拍我,我們幹農活的皮糙肉厚的,照出來不好看。”采花的大嬸看到有人拍照急忙躲于花間。其實她不知道,淳樸的勞作配上這花海才是世間最美的畫卷。萬壽菊花海是花農胸前的心跳,一朵一朵摘采是他們對生活的用情閱讀,讀狂野,讀山路,把金色的夢想讀出緻富路。
收購點上,一車又一車的鮮花送來,搬運、稱重,花農厚實的身闆汗流浃背,張開的毛孔裡都是幸福的分子。傳送帶把一批又一批的鮮花送上藍天,然後帶着豐收的喜悅抛向大卡車,運往山外。三年了,隔一程山水,鄉野的鮮花與“大健康”産業神交契合。2020年,界頭鎮28個社區實現萬壽菊種植全覆蓋,共涉及353個小組,8867戶農戶。帶動57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080人種植萬壽菊脫貧緻富。目前已完成鮮花采收5000噸,實現群衆增收500萬元。如今,以“輕勞力、低成本、高産量”為特點的萬壽菊産業頗受建檔立卡戶和弱勞動力群體青睐,成為界頭鎮這個農業大鎮繼烤煙之後又一強勢扶貧産業。本報記者 崔敏
通訊員 尹曉東 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