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心理學孤立

心理學孤立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8-10 11:23:36

前幾日,姜丹尼爾戀愛了的消息傳遍網絡,這位正處在上升期的愛豆人氣正盛,不為人知的是,他其實也曾是個“宅男”。一檔韓國綜藝《被子外面很危險》就曾邀請到了娛樂圈的幾位“死宅”完成了一檔别緻的真人秀。

即使你對韓娛圈并不熟悉,也不認識以下幾位藝人,但他們在節目中面面相觑時的尴尬一定能讓你覺得似曾相識。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1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2

姜丹尼爾休息時喜歡在家和零食作伴,躺在被子裡看漫畫就能看一天。金珉錫愛在家喝酒。樸載正躺在床上看手機,半天就能過去。李尚禹宅在家二話不說就開始做家務。

有趣的事來了,當幾個宅男被迫住在一個屋檐下時,簡直産生了一幕幕大型社交翻車事故,引得觀衆忍俊不禁。

第一個到達房子的李尚禹躲在被子裡一步都不想走出房門,和妻子通電話聽到别人的動靜時也隻說了句“雖然隔壁有人,但我可能要明天睡醒再和他打招呼了。”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3

三位嘉賓鼓起勇氣聚衆去叫醒姜丹尼爾,然而叫醒之後卻一句話也說不出,幹澀地像三座大石矗在原地。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4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5

坐在同一張桌上,一個吃東西,另一個發呆,空氣仿佛凝固。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6

放假就想家裡蹲,朋友隻在微信裡,家人許久不聯系,娛樂主要靠手機——這樣的生活在都市青年中似乎變得越來越普遍了。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主動、自發地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外出、與人交往似乎變成了一件門檻很高的事。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就是這種自我孤立的狀态——為什麼你越來越不願意出門?以及為什麼,即使自我感覺在家不出門不見人最舒服,我們還是要建議你對此做出一些改變。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7

01.自我孤立是怎樣的一種狀态?

自我孤立是一種自己選擇地、主動地将自己與其他人以及社會之間隔絕起來的狀态。自我孤立的人除了必要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必須以外,大部分時間都甯願選擇自己一個人呆在家裡。自我孤立并不是一兩天、一兩周的事情,而是一種長期的狀态。

自我孤立被認為是一種不健康的狀态,因為它的實質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藏匿,其中往往包含了對人際交往的逃避和抗拒。它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自我孤立者即便在當下堅信“這就是我想要的”,也依然會在回顧時産生空虛和後悔的感覺。

與此密不可分的第一點原因是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互聯網服務業的發展,讓足不出戶的生活成為現實。不僅如此,線上社交還能讓自我孤立的人産生出一種“我并不是一個人”的錯覺。

另外,自我孤立也與這個時代的人普遍更高的焦慮感,及更大的生存壓力有很大的關系。快速的生活節奏和高強度的工作,讓我們幾乎每天都處于飽和且疲憊的狀态。而又由于不僅是時間和金錢,人的認知資源和體力也是有限的,社交對很多人而言就更加像是一種額外的負擔了。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8

02.我們對自我孤立村存在着一些誤解

誤解1:

一個人生活、不喜社交的人都是自我孤立者

獨居是很容易和自我孤立混淆的一個概念。的确,這兩者之間存在不少的共同點,比如兩者大多數情況都是自我選擇的結果,且在他人看來的表現也很類似——都極少與人交往,感覺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但實際上,它們并不是一回事。

與夾雜着逃避和消極抵抗心理的自我孤立不同,Solitude更多的是傳達了一種孤身一人的榮光。這種選擇是基于一種内心對獨處的渴望和需求,它通常是建立在充分“入世”的前提上,在這個充分體驗的過程中想明白了為什麼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要的,然後才真正地實現了“出世”。

Solitude的人的内心始終是平和的,甚至是充盈的,“與世隔絕”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很寶貴且有價值的。而出于逃避的自我孤立則伴随着懊悔、空虛和羞恥的情緒。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9

誤解2:

自我孤立是因為沒有朋友,因為孤獨

研究發現,孤獨和自我孤立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主觀上的孤獨感和客觀上自我孤立的行為并不一定會同時發生。

也就是說,那些選擇了自我孤立的人可能原本具備完好的社交能力,也有很多朋友;而孤獨、沒有朋友,也并不意味着就會選擇“自暴自棄”地将自己孤立起來,幹脆完全不去和别人相處了。

誤解3:

在網絡上有豐富的社交就不算自我孤立

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在微信群裡活躍并不能改變一個人自我孤立的本質,匹茲堡大學專攻媒體,科技及健康領域的Brian Primack教授指出,網絡社交永遠無法成為面對面社交的替代品。他和同事們的研究發現,面對面的人際交往對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僅僅停留在線上的社交卻不具備這樣的功能,過多的線上社交甚至會有反效果。

另外,如果一個自我孤立的人是因為感到孤獨而在網上和人交往,那麼長此以往,這種線下缺乏與他人和世界的情感聯結所帶來的孤獨,不僅不會通過網絡上的社交被抵消,還會使他們感到更加孤單。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10

03.為什麼說自我孤立的狀态對我們是不好的?

一個選擇将自己活成一座孤島的人,總有這樣那樣的理由:

“我沒有朋友”

“我就喜歡一個人呆着”

“我不知道哪裡可以認識人”

“我害怕被拒絕”

“出門見人好麻煩,我懶得出門”

“我太累了,隻想一個人躺在家”

“我得在家工作/學習”

……

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即使自我孤立并不一定伴随着主觀上的不适感,甚至可能在當下、或是短時間讓人感覺十分惬意。但客觀上,它的确會給我們造成負面的影響:

1. 自我孤立會破壞我們的身心健康

有多項研究結果指出,自我孤立與抑郁和社交焦慮之間存在着很強的相關關系。一方面,一個本身有社交焦慮的人,或是被抑郁情緒折磨的人就有更大的概率選擇自我孤立,彼時的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能量去面對外面的世界。但另一方面,長時間地将自己與外界與外界隔離,會加重人的社交焦慮感和抑郁情緒。

此外,雖然看似一個人呆在家裡有更多時間睡覺、休息,但實際上自我孤立者的睡眠質量反而會更差。研究者指出,這是因為他們的作息往往是紊亂的——運動不足導緻的精力無處消耗,夜晚難以入睡,白天睡到下午情況比比皆是。

且,自我孤立不但增加了患高血壓,高膽固醇和肥胖症等疾病的風險,長期不與外界接觸還讓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變虛弱了,不論這是不是客觀事實。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11

2. 自我孤立會影響我們的自尊水平,扭曲我們的自我認知

我們對“我是怎樣的人”的認知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與他人相處時的自己,以及在社會交往中他人給我們的反饋。就像山本耀司的一句話:“‘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别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但,當失去了這部分來自外界對自我認知的補充之後,我們會漸漸難以對自己形成一種完整且相對客觀的認知。

和自我孤立與抑郁、焦慮的關系類似,自尊水平和自我孤立之間也是相互作用的。對自己不夠自信的人更加容易選擇不與人交往,而長時間地遠離社交又會進一步地降低人的自我價值感。并且,即便是自尊水平正常,甚至是高自尊的人,也會由于失去與社會的聯結而影響他們對自我價值的感知。

3. 自我孤立逐漸削弱我們的社會關系和情感聯結

那些自我孤立的人在給自己關上門的同時,也給想接近自己、和自己建立聯結的他人關上了門。久而久之,不僅不會再有人主動靠近他們(想想那些約了你一次又一次,但你每次都說“下次”的人),他們自己原有的社會關系也會受到影響。

因為,即使是和家人,和最親密的朋友之前的情感聯結,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去維系的,更不用提更偏向于資源置換的那些社會關系了。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12

04.應該如何結束自我孤立的狀态?

在說方法之前,還有兩件需要強調的事情:

第一,不支持自我孤立,并不意味着鼓勵無意義或冗餘的社交

作為一個社恐本恐,我比誰都要明白被迫社交的痛苦——在一群不認識且不感興趣的人中間逼着自己去聊天,為了社交而社交。這樣的與人相處不僅沒有意義,也不是我們會鼓勵的。無法給自己帶來任何價值和幸福感的社交,反而會大量耗損我們的能量,讓我們更加孤獨和焦慮,并且更加的排斥社交。

第二,獨處本身是有益的,每個人都需要獨處的時間

不要自我孤立也不等同于都要每天都出門活動,時刻得和朋友待在一起。與自己相處的時間,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它與自我孤立的區别在于這個時間是否适度。

短暫、适當的獨處可以幫助我們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讓我們更冷靜地思考問題和反思自己。尤其是對于内向者和高敏感的人來說,獨處是他們補充能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做了必要的澄清之後,我們來說說該如何着手改變自己的“孤島”狀态:

a. 找到至少一個可以線下保持聯結的人

改變的第一步,可以是找到哪怕一個,能夠重新在線下和你建立、保持聯系的人。這個人通常是你最親密、最信賴的人之一,比如你的家人,或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們可以固定每周見一到兩次面,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動,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溝通。

你不用一開始就逼着自己一步就邁出自己的舒适區,在剛開始嘗試這樣做的時候,你甚至不用強迫自己非得和對方一起出門,從相對簡單的邀請他們來家裡玩開始也是可以的。不過,邀請他們來家裡一起倒在沙發上各自玩手機是沒有太多幫助的。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13

b. 計劃你休息日的行程時間表

為了避免一有休息的時間就屈從于慣性,又像從前一樣在家閉不出戶,你可能需要從現在起好好地提前規劃自己的休息時間。與朋友、家人面對面相處的時間,外出的時間,都需要在你所有的閑餘時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随着開始重新和朋友、家人的見面,重新接觸外界,你可以慢慢地增加這些事情在你生活中的比例,同時縮減獨自在家時那些純粹的消遣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一些真正對自己有益的、促進自我提升的、有長期價值的活動。

c. 參加一個固定的線下小組或社群

在生活已經如此忙碌的今天,堅持擠出時間來社交和體驗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我們可以積極地利用群體壓力——一個人做起來沒有動力和毅力的事,一群人一起就會讓堅持變得更容易。

參加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線下興趣小組、興趣班或是活躍度比較高的社群,都可以祈禱督促和鼓勵的作用,讓出門活動變成一件更有儀式感,也更加被重視的事情。

心理學孤立(長期與人隔絕會破壞身心健康)14

好了,剛才我已經發消息邀請了許久未見的朋友周末一起出門春遊了。雖然有點小緊張,但也隐隐地期待起這個久違的不窩在家裡度過的周末。

那你呢?下個休息日打算怎麼過?


歡迎關注頭條号“知我心理學”——2018年度健康頭條号。

7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