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點點
有這樣一種影視作品。
沒有大尺度,沒有特别暗黑的情緒。故事和周遭生活息息相關,即使有犯罪元素,也是能得到完美審判的那一種。
但,這一類電影永遠會讓人感到沉重,不忍去看,不忍了解故事背後的苦楚。
因為,它是「根據真人真事而改編」。
今天,點點為大家帶來一部這樣的電視劇集,名字叫做《德裡罪案》。
故事根據2012年震驚世界的「印度公交車侵害案」改編。制作組走訪案件有關人員,細緻采訪,真實還原當時的情況。
鑒于女孩被侵害的場景實在是在殘酷,點點在這裡不過多描述。隻大緻告訴大家:罪犯們和司機聯手,把女孩的男朋友綁在一邊,輪流施暴後将兩人扔下車,如果不是男朋友反應及時,女孩很有可能被公交車碾壓至死。
犯罪後,沒有任何一名罪犯認為自己有罪。罪犯中,施虐最為狠暴的,是一名不滿18歲的男孩。
暴行後不到半月,女孩就因身負重傷而離開這個世界。
女警察迪卡是這起案件的負責組長,同為女性,她能想象到女孩被侵害之後的絕望,也能理解女孩家屬在噩夢發生後的悲痛情緒。
因此,她決定:在最短時間内找到真相,不管過程有多麼困難,都要為受害者讨回公道…
《德裡罪案》是一副描繪印度當代社會現狀的殘酷浮世繪,貧窮、混亂、毫無規則、死不悔改。
最典型的例子為:德裡這座城市的犯罪劇居高不下,警察局卻警力匮乏、資金有限,縱使有心,也沒有時間抓捕罪犯。
在這裡,有一句特别震撼的台詞,出現在警察在警局辦公的時候。
他們拿起電話,撥号給電力局,無奈的說:“拜托,恢複通電,我會付電費,謝謝。”
僅一句台詞,就道出了印度警局的無奈。
據了解,2012年「印度公交車侵害案」發生之後,在印度社會産生巨大影響,印度女性上街遊行,媒體也争先恐後的報道。
這一狀态,被完美還原至《德裡罪案》這部劇集中,在悲憤、不滿的人群中感知案件沉重的現實性。
不同的是,劇集中,出現了吃人血饅頭的媒體:不在乎事實,一心賣噱頭。斷章取義,給警方甩上一口“不管事”的巨鍋。
大部分群衆是相信媒體的。所以,他們不問青紅皂白,上來就責問警察:為什麼不管事?為什麼不查真相?
事情發展越來越混亂,戲劇沖突因此變得強烈,故事也就更好看了。
豆瓣上,《德裡罪案》評分高達9.0,絕大部分觀衆因為故事所呈現的現實性給出五星好評。
這一刻,故事節奏和人物形象塑造變得不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觀衆能從這個殘酷的故事中感知到一些什麼,在這個殘酷的故事發生之後,社會能從中反思到一些什麼。
案件調查組組長是女性,這一設定意味深長:如果是男性的話,案件很有可能不了了之。唯有女性願意追求公道,女性敢于追求公道。
隻有這樣,印度社會中尖銳的男女性地位矛盾才能擺上台面,有機會得到解決。
除卻對于案件的描述、對于印度尖銳矛盾社會現狀的渲染之外,《德裡罪案》還拍攝了很多罪犯的「自白鏡頭」。
——縱使承認犯罪,也絕不承認自己有錯,認為率先犯錯的是那個女孩。
為此,他們振振有詞:她都允許男朋友對自己這樣那樣了,多一個我,有什麼不同嗎?
強盜邏輯,氣得觀衆說不出話來。
早在2015年,BBC就出品了紀錄片《印度的女兒》。故事同樣基于2012年「印度公交車侵害案」。
不同的是,《印度的女兒》采用紀錄模式,所有醜惡都赤裸裸呈現在觀衆面前,尤為殘酷。
《德裡罪案》有描述犯罪事實,但除此之外,它還探讨了很多印度社會現狀,故事内核更加寬廣,更加有深度。
當代印度社會,就算有100個女性被侵害,也改變不了這個國家惡臭的現狀。
但印度這樣(思想)落後的國家能拍出這樣大膽的作品,本質上就應該稱贊。
畢竟,隻有敢正視現實 ,國家才會慢慢變好。
就算路途再遙遠,也會有成功的一天,不是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