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診了一位患者,30歲的小何,他因吃了兩口三明治立即出現頭暈、咽癢、喉嚨發緊、舌頭麻木、牙龈腫脹、腹瀉,在附近醫院控制症狀後來我這就診。追問病史,他訴說:從他有記憶開始就每天拉肚子,便後常有肛周腫脹、瘙癢,有時會出血,開始以為是痔瘡,後又說是“臍帶未剪好”。高中期間因為拉肚子從來沒上過課間操,“同學上的是課間操,我上的是廁所”。
圖源-羅湖醫院變态反應科
從上小學開始到現在,全身皮疹此起彼伏,今天這裡好了,明天那裡又冒出來了,瘙癢難忍,抓破了會流水。這是第二次發作,第一次是在幾個月前,症狀比較輕,吃了幾片面包後頭暈、舌頭發麻,過了幾個小時也就好了。很多食物像海鮮、羊肉、牛肉、魚我都不敢吃,經常性的會頭暈。現在工作了,還是會頭暈,注意力很難集中,經常精神恍惚,脾氣也是易燃易爆。
“看來是小麥過敏”我猜測。但檢查發現,血液總IgE156Ku/L,雞蛋白sIgE 24.6KUA/L,皮膚點刺( );小麥sIgE 0.02 KUA/L,皮膚點刺(-),原來小何是成人罕見的雞蛋過敏。
圖源-羅湖醫院變态反應科
雞蛋過敏屬于食物過敏的一種,在兒童中多見,而在成人中罕見。根據發生機制的不同,雞蛋過敏臨床表現也各不相同:IgE介導的過敏反應最常見,通常在食用後數分鐘至2小時内發生,常表現為荨麻疹、呼吸道症狀、喉水腫、血管性水腫,症狀可輕可重,嚴重時可能表現為緻命性全身性過敏反應。非IgE介導以及混合性的雞蛋過敏發病機制還不清楚,有研究顯示雞蛋過敏是特應性皮炎、嗜酸細胞性食管炎、小腸結腸炎綜合征的常見觸發因素。
圖源-今日頭條
有研究發現,雞蛋與火雞蛋、鴨蛋、鵝蛋、海鷗蛋、鹌鹑蛋等蛋類存在血清學交叉反應,因此雞蛋過敏人群在進食其他蛋類食品時也有可能發生過敏反應。雞蛋過敏主要是蛋清所緻,蛋清中主要包括卵類黏蛋白(Gal d 1)、卵清蛋白(Gal d 2)、卵轉鐵蛋白(Gal d 3)、溶菌酶(Gal d 4),其中卵類黏蛋白是雞蛋中主要的過敏原。
圖源-羅湖醫院變态反應科
對于小何,明确了雞蛋過敏後,不再進食含有雞蛋成份的食物是避免過敏最有效地方法,但是由于含有雞蛋成分的食物在餐飲中普遍存在,故完全避免有一定的難度,萬一不小心誤食到含有雞蛋的食物,要學會自救。因嚴重過敏反應通常發病迅速,可導緻死亡,告知他随身攜帶腎上腺素筆、西替利嗪滴劑、短效β受體激動劑,以備急需,必要時撥打“120”就醫。具體自救流程參照前文:嚴重過敏反應——我們身邊的“隐形殺手”。
參考文獻:
1、uptodate臨床顧問
2、Jarmila Čelakovská 1, Květuše Ettlerová,at el.Egg Allergy in Adolescent and Adult Patient Suffering from Atopic Dermatitis--Association with Concomitant Allergic Diseases.Acta Medica (Hradec Kralove),2015;58(1):9-1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