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農村一種野草白蒿

農村一種野草白蒿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6 17:55:21

野艾蒿又名艾蒿,艾葉,苦艾等。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國各地分布廣泛也是一種能夠應急用到的中草藥。

第一種用途止血作用,在野外難免會遇到一些比較輕的外傷。用這種野艾蒿的葉子揉碎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第二種用途止癢,在野外最難受的就是蚊蟲叮咬,奇癢難耐用青艾葉揉搓出汁液抹在患處有一定的止癢作用。

第三種用途驅蚊,用幹的艾葉做成條狀,點燃之後的煙具有比較好的驅蚊作用。需要幹燥的艾葉所以有一定的局限性。

農村一種野草白蒿(野外最常見得野草)1

這種多年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在野外也相對比較容易識别。在使用之前需仔細辨别。當然這種草本植物還有許多其他的用途,可以酌情使用下面是一些關于艾葉的百科資料。

【性味】苦辛,溫。

①《别錄》:味苦,微溫,無毒。

②《唐本草》:生寒,熟熱。

③《綱目》:苦而辛,生溫,熟熱。

【歸經】入脾、肝、腎經。

①《綱目》:入足太陰、蹶陰、少陰經。

②《本草新編》:入脾、腎、肺三經。

③《本草再新》:入心、腎二經。

農村一種野草白蒿(野外最常見得野草)2

【功能主治】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洩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

①《别錄》: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瘡,婦人漏血。利陰氣,生肌肉,辟風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搗葉以灸百病,亦止傷血。汁又殺蛔蟲。苦酒煎葉療癬。

③《藥性論》: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瀉血。長服止冷痢。又心腹惡氣,取葉搗汁飲。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療本草》:金瘡,崩中,霍亂,止胎漏。

⑥《日華子本草》:止霍亂轉筋,治心痛,鼻洪,并帶下。

⑦《珍珠囊》:溫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閉痛熱壅,飲食有妨者,搗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帶脈為病,腹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綱目》:溫中,逐冷,除濕。

⑾《本草正》:辟風寒涅,瘴瘧。

⑿《本草再新》:調經開郁,理氣行血。治産後驚風,小兒臍瘡。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1~3錢;入丸、散或搗汁。外用:搗絨作炷或制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農村一種野草白蒿(野外最常見得野草)3

【注意】陰虛血熱者慎用。

①《綱目》:苦酒、香附為之使。

②《本草備要》:血熱為病者禁用。

③《本經逢原》:陰虛火旺,血燥生熱,及宿有失血病者為禁。

【藏藥】普爾芒那保:地上部分治療蟲病,炭疽,疫疽,皮膚病《中國藏藥》。

【蒙藥】同艾蒿《蒙植藥志》。

【肥料圈】小圈子大農業 我們為世界種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