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節日裡,中秋月圓以甲魚懷鄉、重陽尊老以甲魚益壽、春節歡慶以甲魚待客等等,甲魚不僅是親朋團聚、傳遞祝福、表達感情的媒介,更演變為中國節日文化的特定符号。
甲魚,學名鼈,又可叫水魚、王八等。它不但味道鮮美,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鼈肉具有雞、鹿、牛、羊、豬5種肉的美味,故素有“美食五味肉”的美稱。它不但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而且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滋補珍品,能夠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及調節人體的内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質量、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補佳品。自古以來就被人們視為滋補的營養保健品。唐.孟诜:婦人漏下五色,赢瘦,宜常食之。《随患居飲食譜》:鼈甘平,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宜蒸煮食之。
所以,不管是哪個領域、什麼階層的人,送甲魚都不會顯得突兀。比如帶給家裡親愛的爸媽,帶給陪伴在身邊的那個TA,送給感激永銘于心的師長,送給關照、支持和點撥自己的領導或朋友,還有那些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親密小夥伴……
無論送給誰,男性或女性,老人或年輕人,甲魚幾乎都是合适的,禁忌很少。因為甲魚,就是祝一份健康,就是傳一份情意。
甲魚又稱團魚、水魚、鼋魚,其實不是魚類,是鼈科動物。從中醫食療角度說,甲魚性味甘平,入肝、脾經,具有養陰、涼血、清熱、散結、補腎等作用。《随息居飲食譜》稱其“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主脫肛、崩帶、瘰疬、瘤瘕”。《日用本草》稱其可“大補陰之不足”。可見久病陰虛、骨蒸勞熱、消瘦煩渴均可用甲魚補之。腫瘤患者久病體虛,放療化療之後出現口幹舌燥、小便短赤、五心煩熱、消瘦乏力等也适合吃甲魚。
甲魚的功效;
甲魚是高蛋白食品,每百克甲魚含蛋白17.3克、鈣124毫克、磷94毫克、維生素A91國際單位,可以明顯提高血漿蛋白濃度,糾正血漿白蛋白與球蛋白比例失衡,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這與中醫所說的“甲魚大補”是一緻的。因此,結核病、腫瘤、心腦血管病、肝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都可用甲魚做藥膳。
甲魚的背甲稱鼈甲,是頗有名的中藥材,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功能。用于熱病傷陰、虛風内動、閉經、肝脾腫大、脅肋脹痛等證,也是中醫腫瘤科的常用藥物。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鼈甲可以提高細胞免疫功能,抑制腫瘤,對實驗動物具有提高體力,耐疲勞、耐缺氧、耐寒冷的作用。有鼈甲參與的中藥方如鼈甲丸、鼈甲煎丸、黃芪鼈甲湯等皆為中醫治療腫瘤常用的方劑。
吃甲魚也有禁忌;
腹滿厭食、大便溏洩、脾胃虛寒者不宜吃甲魚;有水腫、胸腔腹腔積液、高脂蛋白症者也不應吃甲魚;兒童及孕婦當慎吃;死甲魚不能吃。盡管甲魚大補,也不要多吃、久吃,要防止“滋膩礙脾”,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
甲魚的作用;
滋陰益氣方:用于腫瘤、結核等慢性疾患所緻或放化療引起的氣陰兩虛、肝腎不足,表現為氣短乏力、腰膝疲軟、手足心熱、白細胞下降等。甲魚一隻約500克,去頭及内髒,切塊,枸杞子、沙苑子各50克洗淨紗布包紮,共煮至甲魚肉爛,去中藥加調料,吃肉喝湯。
補血養陰方:用于慢性病貧血、免疫功能下降、口幹咽燥、消瘦乏力等。甲魚一隻約500克,黨參50克與甲魚共煮至肉爛,去中藥加調料,吃肉喝湯。
養陰止汗方:用于陰虛内熱、盜汗、五心煩熱。浮小麥100克,生黃芪50克,泡6小時後紗布包嚴,甲魚一隻去頭及内髒,切塊後與中藥共煮至肉爛,去中藥加鹽及味精,吃肉喝湯。調料中不用花椒、辣椒、大料、桂皮等辛溫發散之品。
涼血止血方:用于血熱妄行、血色鮮紅、咯血及消化道出血等。鮮藕約500克切片煮水,紗布袋裝仙鶴草、白茅根各100克與鮮藕共煮約半小時撈出,加入甲魚一隻,文火慢煮,至肉爛,加鹽适量,吃肉喝湯。
來源:健康知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