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柳永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鈎遙挂。應是星娥嗟久阻,叙舊約、飙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擡粉面、雲鬟相亞。钿合金钗私語處,算誰、回廊影下。願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
這是一首詠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詩詞的傷感情調,把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和人間李隆基楊玉環馬嵬死别的動人故事,演繹、融彙為一個純情浪漫、晶瑩剔透的意境,抒發了對純真愛情的美好祝願和熱烈向往。全詞語言通俗易懂,形象鮮明生動,情調閑雅歡娛,給人以充分的藝術享受。
《嫦娥》李商隐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首詩題為“嫦娥”,實際上抒寫的是處境孤寂的主人公對于環境的感受和心靈獨白。 孤栖無伴的嫦娥,寂處道觀的女冠,清高而孤獨的詩人,盡管仙凡懸隔,同在人間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潔而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詩人把握住了這一點,塑造了三位一體的藝術形象。這種藝術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長。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詩寫一個失意宮女的孤獨生活和凄涼心情,詩中雖沒有一句抒情的話,但宮女那種哀怨與期望相交織的複雜感情見于言外。
花兒
《迢迢牽牛星》無名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遠遠的牽牛星,燦爛的織女星。
舉起柔美雪白的雙手,劄劄地穿梭織布。
織女一整天也織不成布,哭得淚如雨下。
天河又清又淺,相隔又有多遠呢?
隻隔一條又清又淺的河,含情脈脈而不能相互說話迢迢,皎皎,纖纖,劄劄,盈盈,脈脈,使人産生一種夜空廣大,星光燦爛的視覺感受,手之秀美,織布之繁忙,形聲兼備,繼而生情。由景及人,使詩文更生動形象。
《鵲橋仙》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
天上的流星傳遞着相思的愁怨
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
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
就勝過那塵世間那些長相厮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共訴相思柔情似水
短暫相會如夢似幻
分别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
隻要兩情至死不渝,
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
上片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發抒感慨,下片詞人将意思翻進一層,道出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愛情真谛。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聲的警策之語,正是這首詞流傳久遠,曆久而不衰的關鍵所在。
《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蘇轼
缑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癡牛騃女。
鳳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這首詞詠調名本意,是為送别友人陳令舉而作。全詞立意上一反舊調,不寫男女離恨,而詠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蘇轼此詞上片,借這則神話故事,稱頌一種超塵拔俗、不為柔情羁縻的飄逸曠放襟懷,以開解友人的離思别苦。
發端三句,贊王子喬仙心超遠,缥渺雲天,不學牛郎織女身陷情網,作繭自縛。一揚一抑,獨出機杼,頓成翻案之筆。不但擺脫了兒女豔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以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逸懷浩氣超乎塵垢之外。
在紛繁的生活中,感受一份恰意的詩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