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帛書版道德經第45章

帛書版道德經第45章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1:29:25

帛書版道德經第45章?帛書道德經詳解·章廿八,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帛書版道德經第45章?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帛書版道德經第45章(帛書道德經詳解)1

帛書版道德經第45章

帛書道德經詳解·章廿八

閱讀導引:

上一章說,人無棄人,物無棄物;善于吸納萬物精華是悟道修道的重中之重。為什麼?本章繼續闡述。

本章計95字。通過“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和“知其白守其黑”三個關鍵句,告訴人們生命是要不斷“付出”的,而“吸納”是“付出”之本。隻有不斷“吸納”外界精華;才能保證身體正常“付出”,使身體功能維持在“天生”狀态,從而長生久視。這是極其重要的養生要訣。

奇怪的是,雖然本章内容與“通行版《道德經》”差異不大(主要是“貣”變成“忒”);但兩千多年來似乎沒人看懂。傳統權威讀解好像在故弄玄虛,總是随意延伸文字含義,似乎不想讓人們明白其真義。

原文斷句: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恒德不離。恒德不離,複歸嬰兒。知其榮守其辱⑴,為天下浴。為天下浴,恒德乃足。德乃足,複歸于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⑵。為天下式,恒德不貣⑶。恒德不貣,複歸于無極。楃⑷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⑸無割。

文字釋義:

⑴知其榮守其辱:◆榮,本義是草木茂盛。引申為繁榮,又引申為榮耀、榮光、顯達等。◆辱,與“榮”相對。本義是指草木下面的污泥。引申指耕作土地。由泥土肮髒、處在下面,引申為“卑賤”、“恥辱”和“玷污”等含義。

式:會意字。從“弋”從“工”。弋(yì),本義是用帶有繩子的箭射鳥;意指确保有收獲。“弋”和“工”會意,本義是确保工作有收獲。由此引申為做事的楷模、樣闆、标準。例如等式、公式、式樣、範式,其中的“式”就是“樣闆或标準”的意思。

⑶貣(dài):會意字。從“弋”從“貝”。本義是“射出去的錢要能收回來”,即借錢給别人。意指“因錢财付出而減少”。“貣”現已被“貸”取代。◆貸,形聲字。從“亻”從“貣”。貸本義是放債的人。後與“貣”通假。“貸”與“借”相對。現代人基本混淆了貸和借。

⑷楃:木頭做的小屋,木帳。

⑸制:本義是修剪樹枝。通過切割、打磨、擠壓使之成為人們想要的形狀就是“制”;引申為制造。

句義詳解: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恒德不離。恒德不離,複歸嬰兒。

知道陽剛付出而堅持陰柔吸納,這是天下溪谷的行為。天下溪谷的行為,是永不停息地吸納水所以不會消失。隻有永不停息地吸納才能回到像嬰兒那樣柔軟的初生狀态。

★雌雄的本義前文已經解釋。雄者陽剛,主給予、付出;雌者陰柔,主吸收、接納。吸納和給予是雌雄雙方建立相互吸引關系的根源。對于生命個體來說,因為生命在于運動而運動必須付出,所以需要從外界吸收“營養”以補充自身的消耗。顯而易見,吸納是付出之本。如果吸納的不夠付出的,身體功能就會衰減。明白這個道理者必然專注吸納。此乃養生之要訣。

新陳代謝的實質。我們已經明白:“物體是精神作用關系的載體;物體内部的精神作用關系決定物體的性質和功能;精神是産生力的原因,身體運動要消耗精神力量。”因此,我們從外界攝取食物,實質是選擇吸收“攜帶身體需要的精神作用關系的物體”以補充體内精神作用關系的損耗,維持正常的精神作用關系,即維護肌體功能;同時排洩“攜帶身體不需要的或有害的精神作用關系的物體”。這就是“新陳代謝”的實質。然而,因為我們不知身體到底需要補充什麼、補充多少;所以無法确保身體的損耗都能得到補充,導緻組織器官的功能慢慢衰減,直至功能散失而死亡。

載營魄抱一,能嬰兒乎?我們能維持體内的精神作用關系始終不變嗎? 如果能,即可長生不老;否則必然因逐漸衰老而死亡。怎麼做才行呢?如能明白“知其榮守其辱”,就知道怎麼做了。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浴。為天下浴,恒德乃足。恒德乃足,複歸于樸。

知道草木茂盛而堅持耕作土地(使草木獲得充足養分),這是天下河谷的行為。天下河谷的行為,是永不停息地聚集水所以能充足。能保持充足就能回到質樸狀态。

★以草木為例解釋“榮辱”關系,教人們如何保養身體。要想使身體得到足夠補充,就有學會“經營”身體。怎麼“經營”呢?必須明白外表的容光煥發(榮)是靠體内組織器官(辱)維系的。《黃帝内經》把五髒六腑與體表關系講得非常清楚。例如耳朵與腎關聯,眼睛與肝關聯,等等。雖然我們看不到内髒,但能看到體表;因此可以根據體表的變化發現内髒功能的變化,進而選擇相應的食物或藥物以補充内髒的需要。這也是中醫藥看病治病的基本原理之一。例如,感覺眼睛不舒服了,那一定是肝髒出了問題,應立即補充肝髒需要的食物或藥物。體表與内髒的詳細關系請參閱《黃帝内經》。

簡而言之,守住内髒的功能(守辱),外表才有榮光(榮)。如能通過“榮”的變化考察“辱”的變化,使身體得到足夠的營養,就可健康長壽。這才是“知其榮守其辱”的本義。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恒德不貣。恒德不貣,複歸于無極。

知道輻射光芒而堅持吸收光芒,是天下的楷模。天下的楷模,總能得到補充不會因付出而減少。總能得到補充不因付出而減少,就能回歸到沒有極限的狀态。

★白色是反射或輻射所有可見光,黑色是吸收或不輻射可見光。反射需要外來可見光的作用,輻射需要自身有足夠的能力發光。因此,如果擁有“黑”的能力,不斷從外界吸收能力;就不會枯竭,無始無終地運行下去。這依舊是強調“吸納”是“付出”之本。

楃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小木屋拆散變成的木材(在普通人看來是廢物),聖人能使其成為房舍的棟梁。最高層次的制造不需要切割。

善于吸納的人,可以把别人認為的廢物變成寶貝。正如上一章所說的“人無棄人,物無棄财”,關鍵看人會不會用。因此,最高層次的制造不會切割掉人們以為無用的部分。如果一定要引申到“社會治理”,那就是說世界上沒有無用的廢人;高明的統禦不會殺掉反對自己的人,至少可以讓他們成為活着的反面教材。

顯而易見,本章含義簡單明了,強調吸納是付出之本,是維持健康長壽的關鍵。建議人們深入研究萬物的性質和功能,吸納其有益、排斥其有害。

白話譯文:

知道陽剛付出而堅持陰柔吸納,這是天下溪谷的行為。天下溪谷的行為,是永不停息地吸納水所以不會消失。隻有永不停息地吸納才能回到像嬰兒那樣柔軟的初生狀态。知道草木茂盛而堅持耕作土地(使草木獲得充足養分),這是天下河谷的行為。天下河谷的行為,是永不停息地聚集水所以能充足。能保持充足就能回到質樸狀态。知道輻射光芒而堅持吸收光芒,是天下的楷模。天下的楷模,總能得到補充不會因付出而減少。總能得到補充不因付出而減少,就能回歸到沒有極限的狀态。小木屋拆散變成的木材(在普通人看來是廢物),聖人能使其成為房舍的棟梁。最高層次的制造不需要切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