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重點介紹“思維導圖”的基礎知識。
我們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同樣是在一個學校、一個班級裡,但孩子間的學習差距往往很大。
例如,有的孩子思維敏捷,平時不見得多用功,但是考試成績總是響當當;而有的孩子,思路總是不清楚,即使很認真地聽課、看書也記不住多少内容。
是孩子笨麼?肯定不是。原因很可能出在,孩子學習方法不夠好。
今天講的思維導圖,就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理清思維、構建知識框架,提升學習效率。新加坡、美國等許多國家已經将它列為小學的必修科目。
什麼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個舶來品,英文名為Mind Map 。它由美國大腦先生東尼·博贊創建的。
八十年代進入中國,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 。簡單來說,它是一個簡單又非常有效的的思維工具。
思維導圖的好處有什麼?
簡單的說,它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有序、全面、細緻地觀察、思考、分析,理清思維,學會獨立思考。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思維導圖發揮着不同的作用。
1、對于3-5歲的孩子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概念。
這個概念可以是他們身邊熟悉的人或事物,比如寵物、水果或者動物,也可以是數字、字母這樣的抽象概念。
親子閱讀時,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用思維導圖來描繪自己喜歡的角色。
2、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孩子
思維導圖除了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抽象概念,還可以幫助他們深入閱讀一本書,幫助他們建立“分類”、“總-分”和次序等關系,或者做一次主題閱讀。
例如:關于蜘蛛的知識,就是這是思維圖網羅起來了。
爸爸媽媽們還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教孩子背單詞、學習數學概念,或者與孩子一起完成生日派對或旅遊的策劃。
3、對于小學高年級及以上的孩子
思維導圖的用途更為廣泛。
孩子們不僅可以用思維導圖來做讀書筆記、科目筆記、複習功課、準備考試,還可以用它來進行雙語閱讀,培養批判性思維。
很多媽媽看到這裡,可能會表示不會,因為小時候沒有老師教,自己不會帶孩子學,露怯了……
完全沒關系,很容易學,下面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比如早起上班,做些什麼?洗臉刷牙、吃早點、化簡妝、收拾包包、出門。
這樣的順序事件,用思維導圖畫出來是這樣的:
再比如,我們去買面包,按形狀有以下類型:吐司、扁平面包、長棍面包、牛角面包、花式面包...這樣的并列樣式,用思維導圖畫出來是這樣的:
這就是思維導圖最基本的兩種形式,順序式和氣泡式,前者用于描繪順序發生的事件,後者用于描繪并列的事物。簡單吧~
除了上面的的兩種外,它還有其他的6種形式,用這些好玩的工具來學習,孩子就不會覺得枯燥。
這是最常用的頭腦風暴的武器,圓圈圖有兩個圈——裡圈和外圈。裡圈用文字、數字或是圖畫定義核心主題,外圈則用文字或者圖畫對主題進行描述和反饋。
雙重氣泡用來做比較最合适不過。兩個泡泡圖放在一起,可是中間卻有重疊的氣泡,那就是他們的共同點。
3.樹狀圖
Tree Map是學會分類思考的最佳方法。它就像一棵樹一樣可以分門别類地将物體有條不紊地列出來。Tree Map的上方是樹幹,下方密密麻麻的是它的樹根。
這個也可以叫做因果關系圖,可以幫助孩子來發現事物發生的原因和它導緻的結果。左邊的格子是事件發生的原因,中間的格子是發生的事件,右邊的格子是事件發生的結果。
整體和局部的關系,也是我們平時用的最多的一個圖。包括做筆記的時候也常常用到。左邊是整體,右邊是局部。
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似性和相關性。圖的左邊描述主題,右邊分别列出各個相似主題的名稱和特性。
下面我要講一講,如何用帶孩子玩思維導圖。
1.應用場景——水和沙漠有什麼不同
在學習生态圈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到雙重氣泡圖。先選出兩個生态圈,然後進行比較和對比——這兩個生态圈有什麼相同?有什麼不同?
左邊是沙漠生态圈系,右邊是水生态圈系。
相同點——都有沙子和泥土,有一些植物
不同點——沙漠生态圈系:幹,熱,少有植物和生物 水生态圈系:潮濕,很多植物,很多動物
2.應用場景——家庭關系圖
在孩子學習家庭關系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家庭裡的成員照片放在一邊,然後讓孩子在樹狀圖的根部開始,把人物關系一一對應地貼上去哦。
看完這些圖,是不是發現生活中其實也有類似的做法呢?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訓練讓孩子熟練掌握這個種思維的技巧。
當他遇到一個事物,能立馬從腦海裡蹦出一個圖來梳理這些結構,能自然而然的用樹狀圖分類,用流程圖來闡述一件事情,用泡泡圖來比較,就說明他真的吸收到了這種思維方式啦。
來源 | 賢爸科學館
(歡迎關注【芝麻館】壹點号,一起聊聊孩子特長培訓的那些事兒~)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