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君
大凡能占便宜的事情,大家一般都是支持的,比如網約車價格戰的時候,大家對“自己打車、平台補貼”的做法甘之如饴,但面對“社區團購”火爆态勢下的平台補貼,一股隐憂卻陡然升起,甚至有網友呼籲:請放過身邊的“蔬菜、水果市場們”。
這兩天,先是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關于禁止給社區團購平台供貨公司供貨通知”,稱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台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别産品遠低于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然後是京東發布公告稱,将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社區團購頭部玩家興盛優選,社區團購“燒錢大戰”再掀波瀾。
今年疫情以來,社區團購趁機大火,“送菜到家”也的确符合“懶就是生産力”的互聯網商業邏輯。于是,阿裡巴巴、騰訊、滴滴、美團、拼多多、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圈”,讓原來就火爆的社區團購火上澆油。如今,社區團購俨然成了繼網約車、共享單車、外賣之後的又一個風口。
短期看,各互聯網巨頭入場後,通過“燒錢大戰”補貼平台,“一分錢一盒雞蛋”、“九分錢一棵白菜”之類的低價促銷層出不窮,消費者的确可以享受到“薅羊毛”的福利。但是從長遠看,這種補貼模式并不會長久下去。
按照互聯網巨頭以往的套路,社區團購的演化路徑大概率會是這樣的:各平台拼命補貼拉攏消費群體,“跑馬圈地”引流、聚客進而擴大市場份額,然後再由頭部平台并購、淘汰其他競争對手,最後形成寡頭壟斷之勢。此前的團購、網約車、共享單車平台,莫不如此。
你以為是在“薅羊毛”,殊不知人家已經在打量眼前這片長勢喜人的綠油油的韭菜。知乎上一位網友的話就意味深長:羊毛出在羊身上,通過不斷補貼來搶占市場份額,總有一天我們也會為制造寡頭買單。
網約車颠覆的是傳統出租車行業的低質服務,共享單車滿足的是通勤的“最後一公裡”需求。目前菜市場、生鮮店的最大槽點,就是從菜農到消費者之間,尚有批發商、中間商、菜販等中間環節,層層加價自然是在所難免。而社區團購目前颠覆的,更多的似乎是街邊的中小菜販、水果店。無怪乎,人民日報在一篇評論中直言:互聯網巨頭企業,别隻惦記着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其實,最值得擔憂的,尚且不是某一領域被“颠覆”,而是這種動不動就“一哄而上”的做法,動不動就“燒錢跑馬圈地”的模式。
有次閑逛發現,僅僅是在金水升龍廣場周邊,最近一股腦開了不下10家各種品牌的便利店。面對這些突然冒出來的便利店,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它們真能盈利嗎?百思不得其解之後,我隻能猜測,這些突發式紮堆出現的便利店,應該是在“下一盤大棋”。
從當初的武大郎燒餅,到此前的奶茶店,再到今天的便利店,莫不是一哄而上。從網約車到共享單車、長租公寓等等,也都先後出現過“燒錢”模式、“火箭式”增長,最後要麼淪為一地雞毛,要麼陷入寡頭壟斷。看似不理性的商業行為背後,其實有一個确定無疑的邏輯——羊毛終究還是出在羊身上。
你猜,是薅羊毛的手快,還是割韭菜的刀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