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聲律啟蒙8全文及解釋

聲律啟蒙8全文及解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9 00:32:00

聲律啟蒙8全文及解釋?,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聲律啟蒙8全文及解釋?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聲律啟蒙8全文及解釋(聲律啟蒙全文翻譯及詳細解讀6)1

聲律啟蒙8全文及解釋

仁對義,讓對恭,禹舜對羲農。雪花對雲葉,芍藥對芙蓉。陳後主,漢中宗,繡虎對雕龍。柳塘風淡淡,花圃月濃濃。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風那更夜聞蛩。戰士邀功,必借幹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須憑詩酒養疏慵。仁對義,什麼是仁,什麼是義,仁和義組詞,太多了,大仁大義,假仁假義,仁至義盡,取義成仁,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文天祥的《絕命詞》說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仁是孔子最看重的,義是孟子最提倡的。也許為國為民,舍生忘死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仁大義。看到仁義二字,我想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還有陳毅将軍的“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無數革命先輩為仁義而犧牲,他們都有着“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絕和勇氣。讓對恭,讓就是謙讓,恭是恭敬。《論語》裡有“溫、良、恭、儉、讓”,是孔子的學生子貢形容孔子的,想當年孔子周遊列國,對各國政令十分熟悉,到了陳國,有個叫陳子禽的人問子貢,孔子是如何做到對各國政令非常了解的。子貢說我的老師以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的态度而得知的。這五個字還可以這樣對,讓對恭,溫對良,儉對奢,諸葛亮說“儉以養德”,儉也是一種美德,因此,司馬光在《訓儉示康》裡訓誡他的兒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禹舜對羲農,禹舜指的是大禹和舜帝,羲農指的是伏羲氏和神農氏。羲農是三皇裡的人物,舜是五帝之一,但是大禹不是,為什麼是禹舜對羲農呢?首先來看大禹和伏羲,他倆有一件事是相同的,因為二人都曾在水中看到了祥瑞之兆,伏羲從黃河裡看到一匹龍馬從黃河裡跑出來,背上有黑白點組成的圖案,稱之為河圖,而大禹在治水時從洛水裡看到一隻神龜,背上也有一張圖,被稱為洛書。古人視“河出圖,洛出書”為祥瑞,這兩個經典圖案,分别呈現出了中國古代的天文和地理方位圖,具有很高的曆史和文化價值。而神農和舜相對因為他們都在農業上做出很大貢獻,《齊民要術》序裡說:“神農為耒耜,以利天下;舜命後稷,食為政首。”神農氏對農業的貢獻不必說了,舜帝任用了一個叫後稷的人為官,讓他負責農業生産,後稷被稱為五谷始祖,也是周朝人的祖先,所以舜帝和神農氏一樣對農業貢獻很大。雪花對雲葉,在古代,古人很早就發現雪的晶體是六角形,所以說“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獨六出”。是說草木的花朵大多是五瓣,唯獨雪花是六瓣。李白向來喜歡誇張,寫過“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雲葉,就是說雲朵像樹葉一般,和前面的雪片像花朵一樣對仗。雲南有種紅茶的名字就叫“雲葉”,充滿詩意。其實,雲和葉也可以對,比如範仲淹的《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芍藥對芙蓉”,芍藥是花中宰相,芙蓉是花中仙子,因為牡丹是花王,牡丹排第一,芍藥排第二,所以被稱為花中宰相。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宋代男子有頭上插花的習俗,也叫簪花,曾經有四個人因為同時戴上了同一棵芍藥開的四朵花,居然先後都做了宰相,這個典故叫“四相簪花”,其中裡面就有王安石,這個故事記載在沈括的《夢溪筆談》裡面,也許和芍藥别稱“花相“有關。至于和芍藥有關的詩,最有名的就是秦觀《春日》“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還有姜夔的詞《揚州慢》“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紅藥就是芍藥,這首詞寫了揚州飽經戰火後的蕭條與荒涼。之所以寫揚州的詞會寫到芍藥,因為揚州自古盛産芍藥,《勺藥譜·序》中說“天下名花,洛陽牡丹,廣陵(即揚州)芍藥。”早在先秦時期,詩歌裡就寫到芍藥,如《詩經》裡的“維士與女,伊其将谑,贈之以芍藥”,在當時是男女之間的信物,直到今天,芍藥的花語還是“依依惜别,難舍難分”。至于芍藥為什麼要和芙蓉相對,大概出自劉禹錫的《賞牡丹》: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芙蕖就是芙蓉,二者都很美,但是芍藥妖豔,沒有貴族氣質;芙蓉雖然高潔,卻又缺乏熱情,所以唯有牡丹國色天香,非常符合大唐盛世的氣質,也就是為什麼“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但是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喜愛蓮花,也就是芙蓉。如楊萬裡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寫出了荷花含苞待放的可愛。賀鑄的《踏莎行》裡“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潔貞靜、身世飄零的女子,借以寄寓文人懷才不遇的感慨。而最愛荷花的非周敦頤莫屬,“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芙蓉的潔身自好更符合宋代文人的氣質,當然他們還喜歡梅花。陳後主,漢中宗。陳後主是南朝陳國最後一個皇帝陳叔寶。他因為生活奢侈而亡國,他唯一出名的事,就是做了一首詩叫《玉樹後庭花》,題目本來是樂府民歌中一種情歌的曲子,陳後主為它填詞,歌詞極盡绮糜豔麗,讓宮女們演唱,正是在這種亡國之音裡走向滅亡。所以杜牧在《泊秦淮》裡寫道:“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以此借古諷今,表達憂國憂民之感。而漢中宗,指的是西漢時皇帝劉詢。他原本在民間長大,深谙民間疾苦,後來當上了皇帝,勵精圖治,利國利民,開創中興盛世,所以稱他漢中宗。這兩個皇帝來做正反對比,一好一壞,一個國家走向滅亡,一個開創繁華盛世。繡虎對雕龍,繡虎雕龍是成語,比喻文章的辭藻華麗。兩個詞又各有出處,繡虎是曹植的别号,因為曹植才高八鬥,七步成詩,有《洛神賦》《白馬篇》,所以号稱“繡虎",繡是說他的文章詞華隽美;虎指他的才氣雄冠文壇。雕龍也是和文章有關,有一本書叫《文心雕龍》,是南朝文學理論家劉勰(xié)寫的一本文學理論書。還有一個說法,"雕龍”和戰國時期的驺奭(zōu shì)有關,這個人能言善辯,所說的話精雕細琢,如雕龍紋一般,所以他也被稱為“雕龍奭”。柳塘風淡淡,花圃月濃濃。此對出自北宋詩人晏殊《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中“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一句。這一句用的是互文的手法,院子裡、池塘邊,梨花和柳絮都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之中。陣陣微風吹來,梨花搖曳,柳條輕拂,飛絮飄飄,是意境清幽、情意綿綿。有人評價這一句寫得非常自然而且有“富貴氣”,一看就是一個非常精緻華麗的庭院。也難怪,晏殊一生富貴,人生從小開挂,5歲作詩,14歲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官至兵部尚書,一生仕途平順。因此,他的詞作主要反映富貴閑适的生活,比如最有名的那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詞風婉約,是北宋婉約派詞人的代表。春日正宜朝看蝶,春天正好适合早晨賞蝶,正宜是正好适宜的意思,在古代春天的節日很多,我們現在能記住的隻有清明節了,古代有寒食節,上巳節,還有一個和蝴蝶有關的節日,就是農曆二月十五的花朝節,也叫花神節,在宋代的花朝特别流行撲蝶,所以這一天也叫撲蝶會。楊萬裡的《誠齋詩話》記載:“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春日花朝節,觀花賞蝶,古人春遊樂事。秋風那更夜聞蛩。在秋風蕭瑟的夜晚怎麼忍受蟋蟀的悲鳴。那更,也叫那堪,是怎能忍受的意思。如柳永《雨霖鈴》裡“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自古離别苦,更加不能忍受的是秋天的離别。再比如納蘭性德的《清平樂》裡的“夢裡砧聲渾未歇,那更亂蛩悲咽”,為什麼古人多悲秋,也許悲從秋聲中來,秋風的蕭瑟,秋蟲的悲鳴,甚至秋夜的搗衣聲,聲聲感其心。歐陽修曾作《秋聲賦》把無形的秋聲寫得可見可聞,抒發心中愁苦。此兩句以春之歡樂對秋之悲苦,以所見對所聞,以朝對夜,以蝶對蛩,相當工整。戰士邀功,必借幹戈成勇武;戰士想要在戰場上建功,必須憑借武器來成就自己的勇猛威武。這一句讓我想到歌頌戰士勇武精神的名篇,就是屈原的《九歌·國殇》,裡面寫到“操吳戈兮被犀甲,帶長劍兮挾秦弓。”這一句寫戰士用各種武器去戰鬥;“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這一句表現勇武精神。雖然是追悼陣亡戰士的詩,但是戰士們借幹戈成勇武的英雄氣概和壯烈精神描寫得淋漓盡緻,曆代為國捐軀的将士數不勝數,邀功與否也許不重要了,勇武精神才是真正的不朽,正如李清照所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勇武的戰士們即使戰死,也會成為鬼雄!逸民适志,須憑詩酒養疏慵。逸民二字出自《論語》指的是隐居不做官的人這裡的逸同“佚",是散失、遺棄的意思,看到逸民二字最先想到而伯夷、叔齊二人,他們是商朝末年的人,二人不願做孤竹國國君而去隐居,到了西周時期,因為反對武王不食周粟而餓死首陽山。正所謂人各有志,孔子說過“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三軍的将帥可以更換,普通人的志向不能輕易改變。所以孔子尊重每個人的志向,他覺得伯夷、叔齊他們不改變自己的志向,沒有什麼可以不可以。孟子也說過“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該做官就做官,該隐退就隐退。盡管如此,儒家還是希望“學而優則仕”的,畢竟“治國平天下”是每個讀書人的理想。相反的是道家大多才是真正的逸民,正如“适志”一詞最早就出現在《莊子》一書中,《莊子·齊物論》裡寫道"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與。"适志就是舒适快意,自得其樂的意思。所以後來隐居的逸民大多學莊子,但是往往又做不到莊子那樣真正的灑脫自由,隻好借助詩酒來養閑情逸緻,最著名的就是陶淵明,特别愛喝酒,也特别愛寫詩,光《飲酒》的詩就有二十首,最能表達陶淵明悠然适志,自得其樂的便是《飲酒·其五》裡寫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隐士們,憑借詩酒養清閑之趣,疏慵,就是懶散,自由自在,像蘇轼也曾“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喜歡大白天睡大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