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熱帶雨林,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亞馬孫雨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帶,被稱為“地球之肺”,足以看出它對于地球生态環境的影響力有多大,不過,最近科學家的一些數據讓“地球之肺”成為了全球變暖的幫兇。
7月14日,據國外媒體《自然》報道,科學家們發現一個嚴峻的形勢,亞馬孫雨林現在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級竟然遠遠少于自身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裡面究竟有什麼蹊跷?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地球之肺”的退化工業革命以來,石油逐漸取代煤炭,成為工業上的主要能源,不過無論是石油還是煤炭,都會産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大部分都會被植物吸收,再以氧氣的形勢排出,而亞馬遜雨林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全球變暖的速度。
這一片超過680萬平方公裡的雨林帶,曾經可以占到全球森林面積的20%以上,不過那隻是曾經,現在它的面積在逐漸地縮小,生态環境的改變,讓這片熱帶雨林更加雪上加霜。
巴西國家太空研究院的科學家做了一項長達9年的觀測研究,主要是針對亞馬孫雨林的二氧化碳含量多少,研究發現,亞馬孫雨林每年可以吸收5億噸二氧化碳,在我們眼裡,5億噸感覺已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字了,其實并不是這樣,因為還有一組數據會讓你很失望,那就是亞馬孫雨林每年制造出來的二氧化碳竟然高達15億噸,遠遠高于自己可以吸收的量級。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熱帶雨林成為了溫室氣體的主要生産者?
帶着疑問,科學家們也做了多項考察和研究,主要是由兩個方面造成的:
熱帶雨林人為放火燒林墾田釋放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全球變暖,區域性幹旱,熱帶雨林面積銳減,全球高溫導緻的大火焚毀了超過8683平方公裡的森林,産生的二氧化碳超過雨林吸收的3倍以上。
熱帶雨林的銳減和全球變暖相互作用,熱帶雨林面積減小,樹林對大氣的溫度調節作用開始減弱,全球變暖帶來的幹旱和火災又讓熱帶雨林的面積逐年減少。
人類的所作所為在2021年過去的6個月的時間裡,亞馬孫雨林樹林的砍伐面積超過3610平方公裡,要知道,這麼大一片森連的面積相當于4個紐約那麼大,而且速度還在加快。
在2019年這一年的時間裡,亞馬孫雨林共發生火災75336起,這裡面很大一部分就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為了開墾田地,種植農作物。頻繁的火災産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整個熱帶雨林的氣溫上升,也變得更加幹旱。
逐漸失去調節功能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的蒸騰作用對生态環境的影響相當大,熱帶雨林氣候濕潤,樹木蒸發的水汽會上升到空中,然後再以雨水的形式落下,給雨林的植物帶來充足的水分,頻繁的降雨天氣也讓當地的氣溫始終保持在一個宜人的水平。但是随着樹木被砍伐的越來越多,人們發現雨林的自我修複能力變得越來越差,降水也越來越少,惡性循環下去,開始出現幹旱和更多的火災。
人為地将森林改成耕地,弊端是遠遠大于利益的,得到了更多的耕地,但是造成了氣溫的上升,最後又導緻大豆減産,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一再出現,況且帶來的氣溫上升還是全球化的,對整個地球的生态都形成了很大的破壞。
結語2021年6月以來,全球各地陸續出現超高溫天氣,北美50℃,科威特54℃,阿爾及利亞甚至達到60℃,這些超過人類承受極限的溫度和全球變暖有直接關系,但是卻總有一些人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巴西政府對于放火燒林行為的默許,讓熱帶雨林的火災達到了1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許多歐洲的國家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奈何這片廣闊的雨林并非在自己國家的管轄範圍内,隻能不斷地促成合作的方式去保護,而巴西總是抱着一副“我摔我自個兒家東西,你管得着嗎”的态度,未免太讓人寒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