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文觀止75

古文觀止75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23:01:52

古文觀止75(古文觀止80伯夷列傳)1

夫(fú)學者(zǎi)極博,猶考信六藝。《詩》、《書》雖缺,然夏之文可知也。

1、載籍:書籍; 2、考信:考證可信性; 3、六藝:即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 4、虞、夏之文:指《尚書》中的《堯典》、《舜典》、《大禹谟》。

[譯文]讀書人閱覽的書籍極為廣博,但仍然要從“六藝”中查考可信的依據。《詩經》、《尚書》雖有亡佚的篇章,但有關虞舜、夏禹的記載還是可以看到的。

堯将遜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嶽牧鹹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xīng),然後授政,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chuán)天下若斯之難也。

1、遜位:讓位,退位; 2、嶽牧:相傳堯舜時有四嶽、十二州牧分管政務和方國諸侯,合稱嶽牧;鹹:都; 3、典職:主持具體事務; 4、示:出示;重器:象征國家權力的寶物,如鼎等。

[譯文]唐堯将要退位的時候,決定禅讓給虞舜,虞舜和夏禹在登位之前,四嶽十二州牧都一緻推薦,于是才讓他們擔任官職管理政事幾十年。待到他們的功績已經建立,然後才把帝位傳給他們。這表明,天下是最珍貴的寶器,帝王是最大的繼統,傳承授受天下是這樣的難啊!

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隐。及夏之時,有卞随務光者。”此何以稱(chēng)焉?太史公曰:餘登(jī),其上蓋有許由冢(zhǒng)雲。

1、許由:上古高士,隐于箕山。相傳堯讓以天下,許由不受,遁耕于箕山之下,堯又召以為九州長,許由洗耳于颍水之濱,表示不願聽到; 2、卞随、務光:夏朝隐士。傳說商湯放逐夏桀,把天下讓給卞随,卞随以為恥辱,投水而死;商湯建立商朝後,想讓位給務光,務光認為"非其義者,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不但推辭不受,并且因為覺得羞恥,負石而自沉于廬水; 3、太史公:《史記》作者司馬遷自稱; 4、箕山:在今河南登封之南。

[譯文]但是,有的人卻說:堯要将帝位讓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并以此為恥而逃避隐居起來。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務光兩個人不肯接受帝位,雙雙投水而死。這些,又怎麼說起呢?太史公說:我曾經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許由的墓呢。

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詳矣。餘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1、吳太伯:周古公亶父(太王)長子,虞仲、季曆之兄,太王欲傳位于季曆及其子昌(即周文王),太伯乃出逃至荊,自号句吳,春秋時吳國的先祖; 2、倫:輩; 3、其文辭:指有關許由、務光等的記載;不少概見:一點兒都看不到。

[譯文]孔子排列論述古代的仁人、聖人和賢能之人,象吳太伯、伯夷一類,記載十分詳盡。我所聽到的許由、務光,他們的德義是極高的,而有關他們的文字經書裡記載得很少,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è),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餘悲伯夷之意,睹(yì)可異焉。

1、“伯夷叔齊”句引自《論語•公冶長》;怨是用希:很少有人怨恨; 2、“求仁得仁”句引自《論語•述而》; 3、轶詩:散失的詩篇,指下文的《采薇歌》,因不見于《詩經》,故稱。

[譯文]孔子說:“伯夷、叔齊,不記舊仇,因此很少怨言。”又說,他們“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為什麼怨恨呢?”我悲憐伯夷的心意,我看到他們留下的詩歌而感到驚異。

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1、孤竹:商時諸侯國,今河北盧龍至遼甯朝陽一帶,其君姓墨胎氏。

[譯文]他們的傳記是這樣的: 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立叔齊為君,等到父親死後,叔齊又讓位給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意願。”于是就逃開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避了。國中的人就隻好立他們的另一個兄弟。

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hé)往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zài)木主,号為文王,東伐(zhòu)。

1、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當時姬昌是西方諸侯的首領,故稱西伯; 2、盍:何不:歸:歸附,投奔; 3、武王:即周武王姬發; 4、木主:即神主,為死者立的木制牌位; 5、纣:商纣王,商朝最後一位王,又稱帝辛。

[譯文]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姬昌敬養老人,便商量着說:我們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們到達的時候,西伯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武王用車載着靈牌,尊他為文王,正向東進發,讨伐纣王。

伯夷、叔齊叩馬而谏曰:“父死不葬,(yuán)及幹戈,可謂孝乎?以臣弑(shì)君,可謂仁乎?”左右欲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

1、叩馬:牽馬使停; 2、爰:乃,竟然;幹戈:指戰争; 3、兵:用兵器殺傷人; 4、太公:即姜尚,又稱呂尚,字子牙,相傳釣于渭水之濱,文王出獵遇之,同載而歸,稱太公望,後輔武王滅商、立周,以功封于齊。

[譯文]伯夷、叔齊拉住武王的戰馬而勸阻說:“父親死了尚未安葬,就動起幹戈來,能說得上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而殺害君王,能說得上是仁嗎?”武王身邊的人想殺死他們,太公姜尚說:“這是兩位忠義之士啊!”派人把他們扶走了。

武王已平殷(yīn)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sù),隐于首陽山,采(wēi)而食之。

1、首陽山:在今山西永濟縣南; 2、薇:即巢菜,又名野豌豆,可生食或作羹。

[譯文]武王平定殷亂以後,天下都歸順于周朝,而伯夷、叔齊以此為恥,堅守大義不吃周朝的糧食,隐居于首陽山,采集薇菜來充饑。

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焉沒(mò)兮,我安适歸矣?(xū)(jiē)(cú)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yé)非邪?

1、西山:指首陽山; 2、神農:神農氏,傳說中的遠古部落首領; 3、忽:絕滅; 4、安:疑問代詞,哪裡;适:往; 5、籲嗟:感歎之詞;徂:通“殂”,死。

[譯文]等到快餓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歌辭說:“登上首陽山,采薇來就餐,殘暴代殘暴,不知錯無邊?神農虞夏死,我欲歸附難!可歎死期近,生命已衰殘!”就這樣餓死在首陽山。 從這種情況看,伯夷、叔齊是怨呢?還是不怨呢?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yé)?積仁潔行(xìng)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薦顔淵為好(hào)學。然回也屢(lǚ)(zāo)(kāng)不,而卒(zǎo)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

1、“天道”句見《老子•七十九章》; 2、七十子: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72人,“七十”舉其成數; 3、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薦:推舉;顔淵:名回,孔子的弟子,孔子對他非常欣賞; 4、空:窮,匮乏; 5、糟糠:酒渣、谷皮,喻粗劣的食物;厭:飽足; 6、蚤:通“早”。

[譯文]有人說:“上天待人的準則是沒有偏私的,總是幫助善人。”那麼,象伯夷、叔齊,可以叫做善人呢,還是不算善人呢?他們聚積仁德、修潔品行達到這般地步,而終緻餓死!再說在七十個弟子中間,孔子唯獨稱舉顔淵是好學的人,但顔淵常窮困潦倒,連糟糠都難得飽腹,終于過早夭亡。上天對善人的報答,到底怎麼樣呢?

盜跖(zhí)日殺不辜(gū),肝人之肉,暴戾(lì)(zì)(suī),聚黨數千人,橫(hèng)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1、盜跖:傳說是春秋時反貴族統治的領袖,“盜”乃蔑稱。《莊子•盜跖》: 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 2、不辜:無辜,無罪之人; 3、肝人之肉:即“肉人之肝”,把人肝當肉吃; 4、恣睢:放縱,無忌憚; 5、較著:明顯。

[譯文]盜蹠每天都殺害無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兇橫殘暴,聚集黨徒數千人橫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齡而死。他是遵行什麼道德呢?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顯著的例子。

若至近世,操行(xìng)不軌,事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shēng)數也。餘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yé)非邪?

1、蹈:落腳; 2、時然後出言:時機選擇合适了才說話; 3、發憤:勤奮,努力幹; 4、勝數:盡數。

[譯文]如果說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規矩,專門違犯法律,但終身享受安逸和快樂,家财富厚幾輩子用不完。有些人先把地方選擇好了才舉步,看準了時機才說話,從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當的事決不奮力去做,反而遭受禍殃,是多得沒法數的。我深感迷惑,如果說這便是天道的正常體現,那這天道究竟是對呢?還是不對呢?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hào)。”“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diāo)。”舉世混濁,清士乃(xiàn)。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

1、“道不同”句見《論語•衛靈公》; 2、“富貴如可求”句見《論語•述而》;“執鞭之士”指趕車的小事; 3、“歲寒”句見《論語•子罕》;凋:草木衰敗,枯敗; 4、見:通“現”。

[譯文]孔子說過,“道德見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謀劃事情的”,也隻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罷了。所以他說,“富貴如能以道義求得,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幹。如果不能以道義求得,還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歲暮天寒,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落的”。整個世道都昏暗污濁的時候,品行高潔的人才顯現出來。難道是因為他們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貴看得太輕嗎?

“君子疾沒(mò)而名不稱(chēng)焉。”賈子曰:“貪夫(xùn)财,烈士徇名,誇者死權,衆庶(píng)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1、“君子”句見《論語•衛靈公》;疾:恨;沒世:死; 2、“貪夫徇财”句見賈誼《鵬鳥賦》;徇:通“殉”,為....犧牲生命;馮:依恃; 3、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這兩句是從《周易•乾•文言》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脫胎而來; 4、“雲從龍”句見《易•乾•文言》。

[譯文]孔子說:“君子最怕的是死後名聲不被人們稱道。”賈誼說:“貪婪的人為财而丢命,壯烈之士為名而獻身,自命不凡者為權勢送命,普通老百姓愛惜自己的性命。”同樣明亮的東西就互相輝映,同樣種類的事物才能互相吸引。《易經》說:“雲跟從龍而生,風伴随虎而起,聖人出現,萬物性能才被揭明。”

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zhāng);顔淵雖(dǔ)附骥(jì)而行益顯。岩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堙(yīn)滅而不稱,悲夫。(lǘ)之人,欲行(xìng)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wū)能施(yì)于後世哉!

1、夫子:孔門尊孔子為夫子,後特指孔子; 2、笃學:專心緻意于學; 3、附骥尾:比喻附于先輩或名人之後; 4、岩穴之士:指山林隐士; 5、闾巷:即裡巷,泛指鄉裡民間; 6、砥:磨刀石,作動詞,指磨練; 7、青雲之士:謂德高望重之人; 8、惡:怎麼; 9、施:延續,流傳。

[譯文]伯夷、叔齊雖然仁賢,因為孔子的贊揚而聲名更為昭著。顔淵雖然專心好學,也不過因為追随于孔子之後而德行越發顯露。山林隐士,進取或退隐随天下是否清明而定,這些人名聲淹沒而不被稱道,實在是可悲的事情!民間的普通人,想磨砺德行,建立名聲,如果不依附那名望、地位極高的人,哪能留名于後世呢?

古文觀止75(古文觀止80伯夷列傳)2

宋 李唐 采薇圖

《伯夷列傳》全文:

(fú)學者載(zǎi)籍極博,猶考信于六藝。《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将遜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嶽牧鹹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xīng),然後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chuán)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于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隐。及夏之時,有卞随、務光者。”此何以稱(chēng)焉?太史公曰:餘登箕(jī)山,其上蓋有許由冢(zhǒng)雲。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餘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è),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餘悲伯夷之意,睹轶(yì)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hé)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zài)木主,号為文王,東伐纣(zhòu)。伯夷、叔齊叩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yuán)及幹戈,可謂孝乎?以臣弑(shì)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yīn)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sù),隐于首陽山,采薇(wēi)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mò)兮,我安适歸矣?籲(xū)嗟(jiē)徂(cú)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yé)非邪?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yé)?積仁潔行(xìng)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顔淵為好(hào)學。然回也屢(lǚ)空,糟(zāo)糠(kāng)不厭,而卒蚤(zǎo)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zhí)日殺不辜(gū),肝人之肉,暴戾(lì)恣(zì)睢(suī),聚黨數千人,橫(hèng)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xìng)不軌,事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shēng)數也。餘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yé)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hào)。”“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diāo)。”舉世混濁,清士乃見(xiàn)。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

“君子疾沒(mò)世而名不稱(chēng)焉。”賈子曰:“貪夫徇(xùn)财,烈士徇名,誇者死權,衆庶馮(píng)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zhāng);顔淵雖笃(dǔ)學,附骥(jì)尾而行益顯。岩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堙(yīn)滅而不稱,悲夫。闾(lǘ)巷之人,欲砥行(xìng)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wū)能施(yì)于後世哉!

古文觀止75(古文觀止80伯夷列傳)3

明 過珙《古文評注全集》評:

太史公著書,本是一肚皮孤憤,往往借題發揮,即如此傳,其事伯夷之事也,其文伯夷之文也。其實乃言自古及今如伯夷其人者正不知有多少,隻以未經聖人論定,總屬疑似,不便為之主傳。若伯夷得夫子稱道弗絕,确有可據,故著為列傳篇首。他如許由、卞随、務光輩,湮沒于水邊、林下,何能為之立傳耶?反覆援引,有煙波杳渺之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