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地區,一個縣城隻有一個火葬場,由于按規定人死後必須火化,于是就需要排隊,于是就有了上午殡和下午殡,于是就有了先火化後辦事。
一般來說,離縣城較近的地方,早上出殡後直接到火葬場,火化後直接下地安葬,這就是上午殡。離縣城較遠的地方,午後出殡後直接到火葬場,火化後直接下地安葬,這就是下午殡。還有些地方,為了避免因火化排隊影響辦事,先火化,後開門治喪,擇日擇時出殡下葬。
這樣問題就來了。先火化後辦事的,骨灰運回家後,放在哪裡?這裡有什麼禮俗上的講究和要求?有哪些禁忌和忌諱?我們讨論一下,供大家參酌與評述。
一般民俗認為,人死以後,停屍正堂,入殓之後,是不能動的。動柩就是出殡,出殡就需要下葬,沒有再回來的道理。而且,按一般鬼魂說教,出殡後,棺已動,靈已走,再回來就會附體家人,即所謂鬼魂附體,會給家人帶來疾病和災禍。所以,逝者離家後再回來是忌諱的。
但也沒有辦法,政策走到這步,人死必須火化,火化就要排隊,排隊肯定影響辦事。“先火化後辦事”是喪事操作的一種變通,也很無奈。大體上講,先火化後辦事的,骨灰運回家後放在哪裡?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進屋,放在家門外的院子裡,大殓入棺,等待出殡下葬。
(2)不進屋,不放在院子裡,放在家前面的路邊上,大殓入棺,等待出殡下葬。
(3)不進屋,放在屋外的靈棚内,入棺殓衾,等待出殡下葬。
(4)進屋,放在原停屍靈堂。入棺殓衾,等待出殡下葬。
我們傾向于(4)。理由如下:
其一,一般來說,提前火化的,主家還沒有開吊,此時親戚朋友還沒有到齊,規模性的禮儀活動還沒有開始。開吊後,棺柩不在靈堂,朝夕奠、堂祭等禮儀事項無法正常舉行。
其二,《禮記》有不能“以死廢生”的要求,就是說,不能因為死人妨害或影響活人的正常的身心康甯。先火化後辦事是國家層面法制要求的結果,是大于禮儀和習俗的。就是說,自古以來,禮儀習俗都應當從屬于國家的法律法規。因為法律法規而權變禮儀習俗,是正常的,也是合乎傳統禮制基本精神的。
其三,先火化後辦事的,可以擇日擇時出殡下葬,骨灰在靈堂殓衾待葬,對所有的禮儀事項都不影響。
其四,所謂鬼魂附體,疾病家人等等,是宋元之後的道教的民間說教,并不是主流意識形态的文化推介和倡導。中國曆史幾千年,信禮,講仁,信祖宗,從來不信鬼。從秦漢隋唐到宋元明清,在主流文化層面,規範的喪禮一直都沒有鬼魂附體之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