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中,正是“不知足”推動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因為人類無窮無盡的需求,各種商品應運而生。這似乎是一種進步,然而,當科技發展到了極點,我們迎來的,也可能是毀滅。
劉慈欣的《微紀元》講述的就是一個後人類時代的故事。
“方舟号”上的宇航員,被稱為“先知者”,如今,隻剩下諾亞一人,地球方向再無聲響,諾亞知道,這宇宙間,隻剩下他一個地球人了。
因為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劣,地球人一直在尋求更好的栖息地,可是,大災難來臨前,人類還是沒有找到合适的居所。諾亞來到了微紀元。微紀元是人類的創造,同時,也是無奈的選擇。迫于生存的壓力,我們把整個人類社會的尺度縮小了十億倍。苟延殘喘,過去的光華隻剩下了宏紀元的紀念碑,那是一個美妙的時代,那正是我們如今生活的時代。
地球的活力有待恢複,這一切都有賴于最後一個宏人的努力。
本不該如此的,如果我們不是那麼貪心,地球就不會枯竭。縱使微紀元多麼地美好,那也是最為無奈的選擇。同樣是愛護環境的主題,在劉慈欣的筆下,又生發出了新的境界。
2. 穴居不是退化在“中國科幻名家典藏系列”中,這本《微紀元》,明黃色的封面,給人一種無盡的希望。烈火中消逝的夢,在其他的科幻小說家筆下,又煥發了無盡的生機。
在這本合集中,跟着寶樹的《穴居進化史》,我們重回文明的原點。人類的底層需求盡顯,為了生存,我們需要食物,需要安穩的居所,需要陪伴,需要精神力量。
回到過去,現實讓我們認清了自己:人類是穴居動物,房屋、城市、國家,本質上無非是洞穴的變形。一切戰争,其實和螞蟻打架一樣,隻是為了争奪藏身的洞穴。
看透了本質,回到生活,一切都不再複雜。幸福而平庸,沒有什麼可恥的,隻要我們尋求到了自己的溫暖。
這并非是一種退化,這是回歸本源的一種方式。了解了底線,我們自然不再驚慌。再差又能怎樣,隻要有洞穴,我們就能汲取到無盡的能量。
3. 進化、進化在《微紀元》這部科幻小說集中,還有一篇小說,頗受我的關注。這篇小說,就是何夕的《異域》。
從超時空進化的視角,我們重新回看人類的文明。這本質上,也是一場深刻的反思。所謂的科學研究,之所以如此不易,正是因為,這大自然的奧秘,充滿着神奇的魔力。這魔力一旦被濫用,後果不堪設想。
當我們有一天知道,在一個比人類世界快了4萬多倍的一個時區裡,這裡終究要産生高于人類的文明,我們人類,又該何去何從呢?在何夕的《異域》中,有人留在了異時空,可是,對于未來的事情,我們還是難以言說。也許有一天,再相見的時候,“人”已不再是最初的“人”了。
對于時空的說法,科幻小說有非常多的闡釋。就連當下的很多人,也都憑借着對未來的暢往,而生發出了對未來的很多癡念。
還是關注當下吧,每一個當下的瞬間,都影響着人類的未來。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因為對地球母親來說,她已經饋贈了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