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寶媽幾乎都經曆過像國寶熊貓那般待遇的産後月子期,各種食補、藥補、大補特補。而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一定要補血,因為生孩子的時候出了不少血,如果不補回來就會影響健康。
其實“補血”這個說法是傳統醫學中的概念,現代醫學中沒有這種說法。而且,關于補血的概念,并不是單純的血液量不足,需要補充血液的意思。而是更加寬泛的代指身體血液功能的不足。比如,精神虛弱、氣色不佳、乏力、頭暈健忘等狀況。
所以,補血并不是補充血液的意思,更多指的是需要補充身體營養,提高體質。普通情況下是不需要把補血作為日常保養的項目。但如果短時間大量出血,并且出血量達到一定指标,進入醫學的缺血狀态,就是貧血症狀時,就需要及時補血,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女性在懷孕期間,由于孕育胎兒的需要,60%的孕婦會在孕晚期出現不同程度的貧血狀況,如果在孩子出生前沒有及時糾正貧血情況,生産時又無法避免血液流失,産後就容易發生貧血症狀,需要合理補血,保障身體恢複健康。
雖然很多女性孕晚期會出現貧血的情況,但并非所有的産後女性都會發生貧血。所以,并不是面無血色、面色發黃、頭暈眼花就一定是産後貧血。
輕度的産後貧血症狀自己并不容易察覺,可能會有輕微的皮膚、口眼睑、指甲等地方的蒼白,但是并不明顯,也沒有充分證據顯示輕度貧血會導緻産後奶水不足。
重度貧血會産生乏力、頭暈、惡心、心悸、氣促、食欲缺乏、腹瀉、腹脹等症狀,這與産婦剛剛生産完的症狀非常相似,也不足以判斷就是貧血。
也就是說,産後是否貧血其實無法自己根據症狀來判斷。所以,有産後貧血的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院,通過檢查來判斷是否貧血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尤其是在生産過程中出血量大的話,有貧血相關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如果是輕度産後貧血,可以通過食補;中重度貧血就需要通過藥物、甚至是輸血進行治療,要遵從醫囑。
在臨床上常見的貧血有兩種,分别是缺鐵性貧血和缺乏葉酸、維生素B12引起的貧血,兩種不同原因的貧血食補方法也略有不同:
缺鐵性貧血:
首先要遵照醫囑補充口服鐵劑,不能單純依靠食補來進行。
食補時,優先選擇吸收率高的含鐵食物,比如動物肝髒、豬牛羊的瘦紅肉等。
維生素C有利于提高鐵的吸收率,所以在補鐵的同時,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和水果,比如綠色蔬菜,柑桔,草莓,彌猴桃等。
而我們常聽說的紅糖水和阿膠其實不補血。紅糖水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既不補鐵也不補血。阿膠的主要成分是驢皮、堅果和糖,驢皮也不是優質蛋白的來源,含鐵量也不高,補血作用并不明顯。
缺乏葉酸、維生素B12的貧血:
如果是缺乏葉酸、維生素B12引起的貧血,要遵照醫囑補充葉酸和維生素 B12片劑。在此基礎上,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葉酸的食物,比如:肝髒、卷心菜、菠菜、蘆筍、油菜、芒果等,一般黃綠色蔬菜和水果含葉酸較豐富。
所有的補充都是發生之後的補救方法,所以寶媽要在孕期積極預防貧血的情況,盡可能避免産後貧血的發生。那在産後确實出現貧血的症狀,要及時就醫确診,盡量不要随意服用藥物或補充劑,遵從醫囑,科學補血才是省錢又有效的補血秘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