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嶽嵩高靈廟碑》為北魏著名碑刻之一。
北魏太安二年(456年)立,一說太延年間(435~440)立。楷書,23行,行50字。額篆書陽河南登封縣,是由隸書向楷書過渡書體。傳為寇謙之書。寇為昌平人,著名道學家,活動于嵩、華間。
康有為評此碑書為“體兼隸楷,筆互方圓。”由于它脫胎于魏晉隸書,所以隸書森嚴;又因為是尚未成熟的楷書,故結體自由,用筆無拘無束。此碑以其獨特的風格,世人所重視。
所見最舊者為明初拓本,第八行聲故煙祀,故字末筆稍連石花,十七行首有字下,奏譴下,“道士楊龍子更造新廟太延”等十一字完好。十六行、十八行少損十數字。
其次明末清初拓先泐,八行故字右口,煙祀二字完好,十七行楊龍子等字有損泐可見。後首行太極剖判,剖字完好,乾嘉拓本首行剖字左上立不損,六、七行書季損二字石花不連,季字完好。道光拓本首行剖字損大半,末與二行大字泐連。
稍舊拓首行太極,極字下四點可見。乾、嘉拓較近拓少損泐廿餘字。
此碑新舊拓本在八行後至十八行上半大部字完好,新拓全泐約差百餘字,下半變化不大。
現存最舊拓本為陳叔通舊藏,今藏故宮博物院。八行故字末筆稍連石花,十七行首有字下,奏遣下,“道士楊龍子更造新廟太延”等字完好。十八行首世字下,議曰下,“運極反真亂窮則冶是以”等字完好(近拓世字下全泐)。
又南京博物館藏蒯若木藏沈樹镛舊藏上大半整張本,拓稍晚,更造更字末筆連石花,遠不如陳氏舊藏本。以上二本邵茗生在《文物》一九六二年十一期、一九六五年六期考證甚詳。
印本,一端方舊藏殘本,首行剖字不損,又一石印本,剖字本較端方本多楊龍子數殘字;又羅振玉印本,八行故字坐下口損;道龍二字存半。方氏《校碑随筆)隻見到剖字全本。
怎樣臨習《嵩高靈廟碑》?
一、概述
豎版
中嶽廟是嵩山道教最大的建築,位于今河南登封縣城東4公裡太室山南麓黃蓋峰下。東漢班固《白虎通》記載:“中央之嶽,加嵩高宗者何?中嶽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嵩山在西周時稱“嶽山”,周平王遷都洛陽後,定嵩山為“中嶽”,五代以後稱“中嶽嵩山”。中嶽廟建于秦代,原名太室祠,為祭祀太室山神的場所。《漢書·武帝記》已有元封元年漢武帝加增太室祠的記載。北魏時祠址經過了三次遷移後,正式定名為中嶽廟。唐開元18年(公元730年),唐玄宗李隆基增建太室祠,奠定今日廟址。唐宋時期,道教十分興盛,中嶽大帝作為道教崇拜神之一,在帝王奉祀下正式定型,被後世崇拜。除中嶽廟之外,還建有崇福宮、嵩陽觀等衆多道教宮觀,但保存至今的隻有中嶽廟。北宋、金、明、清四代都對該廟進行了大規模整修,現有廟制保留清代規模,是河南省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
《嵩高靈廟碑》又名《寇君碑》,北魏太安2年(公元456年)立,相傳是為寇謙之撰書。寇氏為著名道學家,曾因向魏太武帝獻道經而受寵幸。碑文内容為寇謙之修祀中嶽廟并宣揚道教的事迹,不僅對了解中嶽廟變遷有參考價值,而且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此碑書體自隸經楷,隸正相雜,尚無定法,許多地方還不成熟,有無以倫比的拙樸天趣。該碑用筆以方筆及中鋒為主,筆畫方棱,雄強奇古,與《張遷碑》一脈相承。其結構錯落有緻、真率古拙、大小不拘、富于變化,頗見自然之趣,旁與《爨寶子》、《爨龍顔》神理相通,然更富野逸天趣,曆來為後世所推重。康南海将其碑陰列為“神品”,稱碑陽書法“奇古”,碑陰書法“峻整”他在《廣藝舟雙楫》中評道:“《靈廟碑陰》如渾金璞玉,寶采難名。……如入收藏家,舉目盡奇古之器。”他甚至說:“得其指甲,可無唐宋人矣。”該碑現存拓本殘存文字及諸家釋文均未見有關镌刻年月及撰書者姓名。
《嵩高靈廟碑》碑石風化嚴重,字迹駁落幾及全碑之半。原碑現藏河南登封嵩山中嶽廟内,碑額有篆書陽文“中嶽嵩高靈廟之碑”八字,碑陽7列23行,行50字,碑陰7列,上兩列字較大,計22行,下五列16行,字較小,各行列數不等。此碑有白麻紙明拓本,第11行至18行較清初拓本多5~11字。全部拓本共19開,每半開8行,行7字。每頁縱27.5厘米,橫15.5厘米,封面有郭沫若題簽,後有潘承弼、邵銳等題跋,钤有“于繼襄印”、“崧甫”等多方印章。此拓本曾為陳叔通所藏;1968年,陳叔通家屬将其捐獻給國家,現藏故宮博物院,為存世的最早拓本。
二、用筆
《嵩高靈廟碑》屬于古拙一類,字形不大,卻極為注重用筆;雖然很多局部之處已漫漶不清,但字裡行間依然可見獵獵風神。
1、起筆。《嵩高靈廟碑》起筆大緻有兩類:一類是純粹方筆,如右下圖中“二”字;也有露鋒入紙的,與《爨寶子碑》有異曲同工之妙,如“謂”字“言”部第一橫畫起筆便用此法,入紙時須注意筆鋒豎着切入紙面。一般說來,碑體橫畫豎着入紙,豎畫橫着入紙,此乃一般規律,但不可過于刻意。
2、收筆。《嵩高靈廟碑》保留大量隸書遺意,不時有所體現,如右下圖中“不”字橫畫。“五”字的長橫畫也有類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字體形态。但在創作應用時,不能太刻意。因此碑風格高古,存古隸遺意,如果一味地盲從,則難免東施效颦。如果說以上兩字收.筆是漸次提筆,顯現圓轉之意,那麼“聖”字首筆橫畫為方,顯然系刻工之為,不必過分模拟,可稍具其意。
3、轉折。《嵩高靈廟碑》中的轉折極為豐富,更多取法于隸書,行筆正鋒直入,而後提鋒轉向,酷似《張遷碑》。右圖中“山”字轉折純方,用筆也純方,十分見風骨。“拖”字轉折處提筆使轉,結體中多圓筆,在此碑中是不多見的。“也”字轉折處近隸法,落筆重按,顯得頓挫有力。“申”字轉折處方正,仍含圓轉之意。《嵩高靈廟碑》轉折處理上也有一類純粹圓轉形态者,如“濁”字右上部分,與字形中橫折彎鈎處的方折形成對比。
4、輕重。《嵩高靈廟碑》用筆輕重極為跳蕩,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較為厚重,如下圖中“嶽”、“宗”、“山”、“中”、“載”五字,與筆畫繁簡并不是對應關系。如果就全篇來看,則是出于對比的需要。筆畫厚重粗壯,自然顯得氣勢雄偉。
第二類較為輕細,如右圖中“曆”、“虛”、“禮”、“而”四字。
第三類為輕重相宜者,如右圖中“壇”、“圖”二字。“壇”字“土”部較為粗重,“圖”字方框粗重,整個字形筆畫粗細相間,形成明顯對比。
5、病筆。刻石經曆多年風雨沖刷,難免有變形走樣的地方,臨摹時切忌照葫蘆畫瓢。很多初學者臨摹碑帖,對字形尤其重視,甚至到了刻意的程度,其實倒容易适得其反。如果對碑字不加以分辨,一味盲從,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痼疾。筆者在原碑中選擇了一些字形加以剖析,臨習者應該避免這些病筆,以期舉一反三。
如右圖中“家”字“豕”部中兩點因漫漶而相互粘連,形體粗大,臨摹時不應這樣來寫。“時”字出鈎尖細乏力,宜避免。“刊”字“幹”部第二橫畫收筆處彎曲,乃風化殘損所緻,切忌照搬。“甯”字鈎畫軟弱無力,“安”字“女”部筆畫粘連,臨摹時仍然要斷開來寫。“宜”字寶蓋頭中鈎畫出鈎朝内,亦非正常筆畫形态。“道”字走之底過于纖細,且出鋒處提筆方折,屬典型病筆,臨摹時可适當加粗。“命”字捺畫提筆處重按,過于誇張,形如皮靴,臨摹時可稍細一些。“載”字“戈”部的斜鈎依照形态上來看,中間斷開,臨摹時隻能做一筆完成。“理”字中有兩個地方要注意:一是“王”部增一點已變成“玉”字,“裡”部第一橫明顯長于第二橫。臨摹時,應将這兩處改過來。
三、符号化特征
《嵩高靈廟碑》風格奇崛古樸,不拘常調,但不像《爨寶子碑》一樣面目奇特,易緻怪異。所謂符号化特征,可從兩方面來看:一是《靈廟碑》固有的書寫符号,二是指筆畫與結體中殘存的古隸筆意以及某些偶然出現的行書連筆特征。
1、“口”字符号化特征。《嵩高靈廟碑》字形中,“口”的處理方法很特别。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口”出現時,常見的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如果多個“口”部呈平行方向排列時,處理成“厶”符号,如右圖中“劉”、“襄”和“嚴”三字。如若“口”是垂直上下方向排列,則處理成類似阿拉伯數字“8”的形狀,如右圖中“緯”、“機”和“繼”三字。“繼”字中“厶”符号最多,各不相同,展現出不拘一格之美,可以看出《嵩高靈廟碑》所蘊涵的無所不在的變化。
2、隸、行筆意。隸書遺意主要是指運筆起收處的波磔形态,如右圖中“方”字橫畫的起收筆以及“道”字“首”部皆存明顯古隸意。“甯”字“丁”部中橫畫有“蠶頭燕尾”之勢,隸意尤顯。“以”字左側全封閉,整個字形其實就是隸書形态。“有”字撇畫自左向右起筆,“濁”字“蜀”部“蟲”收筆寫成“厶”,皆為隸法。
3、行書體現流動之美。在碑體書法中融入行意,就會增添飄逸的感覺。筆者所以用“行意”來命名,言下之意是指結體中并沒有出現明顯的牽絲連筆,隻是顯得較為流動而已。如右圖中“是”字下方“之”部以行草法為之;“科”字“鬥”部兩點不知是當初有意而為還是後天風化形成,已具流動之風神;“盡”字中四點極為随意,輕盈一帶,随意自然,平添了幾分動感;“龍”字筆畫較細,“尤”部的豎彎鈎略帶弧度,有超逸之美,臨摹時當細細體會其妙處。
四、《嵩高靈廟碑》的筆畫特征及書寫方法
1、點
《嵩高靈廟碑》中點畫形态極為豐富,千姿百态,是一般碑帖所不具備的。碑與帖相比,盡管有時候一些精微之處會流失,但對于《嵩高靈廟碑》而言,則絕對是個例外。它豪放粗犷而不失精妙細膩,實屬難能可貴。碑中點畫,小一些的以三角形居多,形體大的則取隸書中的波挑法,不少點法都是隸書捺、撇的短縮,有的點畫甚至處理成短橫。
(1)一點。一點情況多為起筆,其形态各有不同。如右圖中“宜”字上方點畫隻是殘存遺意,顯得含蓄有緻。“官”字起筆點畫破空而出,取勢飛動。“主”字的點畫相對要厚重些。“立”字中點畫形狀稍長,有别于“官”、“主”二字。“宗”字點畫形體更大。“室”字點畫已化為短橫,有磐石之穩。“亥”、“自”兩字點畫皆為方筆入紙,但行筆方向恰好相反。“亥”整個字形運動方向朝右,故上方點畫自右向左行筆。“自”下半部分字形較為緊密,給人以密不透風的感覺,打破了原本長方的形态而變成平行四邊形,整個字形有右傾趨勢,點畫自左向右行筆,上方下尖,顯得稚拙可愛。
(2)兩點。兩點往往成相背狀,重在呼應,妙在變化,如右圖中的“季”字。“爰”字中的兩點露鋒起筆,“少”字點畫以捺畫出之。除對稱點畫之外,尚有一些不拘常調的處理方法。如“妄”字“亡”部中短橫斷開,與首點合成兩點,顯得十分有節奏;“于”字兩點有大小之變,方圓對比,相映成趣。另外,點畫若在上方,對稱者多相向而行,若處于字形下方,則成捺畫形态,如右圖中“案”、“其”和“興”三字。
(3)三點。碑中帶三點水的字,三點水位置大多上提。“心”字底中三點大多接近一條水平直線。三點處理不但要注意變化,更要發揮組合效應。如右圖中“亂”字左部三點書寫極為随意和諧,彼此存在細微的變化;“紛”字左部三點有異曲同工之妙;“原”字三點為“小”字縮略法,有行書的流動感;“潔”字較為特殊,除左半部分有三點之外,三點水偏旁中也有三點,偏旁中點畫形狀安排位置極為有趣,自然天真,右下方三點的安排由小漸大且豎着放置。“黎”字下方三點又有不同:三點緊密靠攏,皆為尖角朝上的三角形塊面,如同修築大壩的磚石,穩穩地“砌”在字中。
(4)四點。如右圖中“俗”字右部中間的撇捺畫改成長點,妙在組合之功;“無”字下面的四點看似相同,細心對比,不難發現其中的微妙差别。
(2)兩點。兩點往往成相背狀,重在呼應,妙在變化,如右圖中的“季”字。“爰”字中的兩點露鋒起筆,“少”字點畫以捺畫出之。除對稱點畫之外,尚有一些不拘常調的處理方法。如“妄”字“亡”部中短橫斷開,與首點合成兩點,顯得十分有節奏;“于”字兩點有大小之變,方圓對比,相映成趣。另外,點畫若在上方,對稱者多相向而行,若處于字形下方,則成捺畫形态,如右圖中“案”、“其”和“興”三字。
(3)三點。碑中帶三點水的字,三點水位置大多上提。“心”字底中三點大多接近一條水平直線。三點處理不但要注意變化,更要發揮組合效應。如右圖中“亂”字左部三點書寫極為随意和諧,彼此存在細微的變化;“紛”字左部三點有異曲同工之妙;“原”字三點為“小”字縮略法,有行書的流動感;“潔”字較為特殊,除左半部分有三點之外,三點水偏旁中也有三點,偏旁中點畫形狀安排位置極為有趣,自然天真,右下方三點的安排由小漸大且豎着放置。“黎”字下方三點又有不同:三點緊密靠攏,皆為尖角朝上的三角形塊面,如同修築大壩的磚石,穩穩地“砌”在字中。
(4)四點。如右圖中“俗”字右部中間的撇捺畫改成長點,妙在組合之功;“無”字下面的四點看似相同,細心對比,不難發現其中的微妙差别。
3、撇畫。撇法在《嵩高靈廟碑》中多數含蓄平拖,頓筆後出鋒急收。少數也有出鋒頓筆不明顯的情況。如圖中“舊”字“隹”部撇畫自字形左側中部伸出,打破原有字形的瘦長狀,同時也改變了“臼”部與上方形體錯落造成的不穩定狀态,使字形複歸平正。“倫”字單人旁的撇畫與右部中的撇畫略有區别,均忌一帶而過。“然”字左上部橫撇的處理極有新意,末端筆畫加粗,調鋒重按而出,與捺畫相映成趣。“惟”字撇畫粗重,高高聳起,較左豎還要高,給人以“泰山壓頂”之感,奇險無比。“代”字撇畫短促有力,極為厚重,臨摹時要避免入筆處太刻意而成明顯的折筆動作。
在撇畫處理方法上,也有一些特殊形态,如左圖中“盛”字左側的撇畫呈漸粗狀,而後駐鋒提筆,戛然而止。“嶽”字撇畫側鋒起筆,兩端粗而中間細,起筆方,收筆圓。“周”字撇畫收筆處方,沒有撇畫動作。“故”字右部上方的撇畫更為特殊,已處理成點畫。如果字形中有較多撇畫,那麼就必須進行變化。如圖中“陽”字撇畫很多,但各不相同。像這樣的變化依賴的是創作技法,隻有技法高超,才能變化無痕。
6、捺
《嵩高靈廟碑》中捺畫形态多變,收筆更為上仰,沉着厚重,力送毫端,出現諸多常人難以想象的佳構,臨摹中要作為重點來體會。
(1)長捺居多。《嵩高靈廟碑》中長捺常使整個字形顯得寬博飛動,有飄飄欲仙之姿,且收筆不像一般碑帖皆平收而出,而是漸次提筆漸細,捺尾上翹,彎成一定弧度。如右圖中的“人”、“大”二字,幾乎誇張到極限;而“太”、“分”二字,捺角寬且長,風格強烈。
(2)撇捺互動。這是《嵩高靈廟碑》的特征之一。也就是使撇捺畫呈對稱狀,雙向誇張,形成互動之美,如右圖中的“父”、“不”、“宗”、“崇”四字。對比這些字,其捺畫各不相同。而将形體極為類似的兩組分别進行對比,如“父”和“不”以及“宗”和“崇”,也有明顯區别。
(3)雁行雙飛。一般說來,字形中有平行相向的筆畫同時出現時,都要力避雷同,特别是像捺畫這樣形體比較長的筆畫,常以點畫或反捺代替。但《嵩高靈廟碑》卻極力打破陳規,皆用長捺,極見奇趣。如右圖中的“除”、“際”二字,字形中皆有同向的筆畫,但都用長捺,隻是在方向上形成區别。
(4)各臻其美。《嵩高靈廟碑》字形中捺畫常從各個角度揮出,不拘一格。如下圖中“齋”字的捺畫柔中有剛,使整個字形翩然而有奇趣。“然”字捺畫提筆甩鋒,顯得神采飛揚。“毀”、“炭”二字也有同樣的藝術功效。“漢”字末筆點畫以長捺出之,從容舒緩,欹側生姿。“察”字捺畫最具意味,下方“示”部第二橫左伸右縮,捺畫彎曲且較長,别有韻昧。“欣”、“報”二字,字形本身很端正,捺畫較長,且呈上揚之勢,遂産生動感,在讀帖中可加以體悟。
(5)着意誇張。《嵩高靈廟碑》中一些捺畫着意劇烈誇張,另辟蹊徑。如下圖中的“民”字,捺畫尤其顯眼。“集”字的捺畫也格外突出,而且出人意料之外,其大膽用筆和過人巧思着實令人歎服。
五、字形與偏旁之變
由相同或近似偏旁部首組合而成的字,要注意變化。如右圖中“州”字左中右三部分形态相同,但點畫形狀、出鈎長短以及豎畫粗細都不一樣。“非”字為左右對稱結構,對稱中有不對稱,左半部分比右半部分高一些,有錯落之美,且六筆短橫畫無一雷同。“弱”字左右并列相似,兩“弓”部存在細微差别,轉折有方圓變化,出鈎有方尖差别,左側起筆處封口,右側斷開,橫折彎鈎中的四筆小橫畫形态各異。
《嵩高靈廟碑》中的偏旁變化更是精彩紛呈。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1、言字旁。言字旁因字形不同而有很大變化。如右圖中“謙”字“言”部較為粗重,整個字形也很厚重。相比之下,“謂”字的“言”部點畫則較為輕盈。
2、走之底。走之底中,大多走之上點省略。右圖中“遭”字走之底清秀靈動,點畫圓渾飛動,點畫下面的折畫自右向左起筆,仿佛一葉扁舟。“巡”字走之底的起筆點畫省略,入筆較輕,平捺一波三折,造型别緻生動。“遵”字走之底的行筆十分有特色:自起筆至筆畫中端,線條粗細變化均勻,而後突然重按,再提筆而出。“随”字捺畫較前幾字更厚重一些,走之底捺畫自斜筆之下頓挫出鋒,沉穩自然。
3、提手旁。如右圖中“掖”字提手旁的豎鈎省略出鈎,較為含蓄;“燃”提手旁的重提筆沒有超出豎畫,留出右邊空間,深知避讓之法;“播”字尤為特殊,提手旁從隸法化出,上方橫畫較長,提筆縮短,鈎畫圓轉處理,富有特色。
4、奉字頭。如右圖中“奏”字上部的捺畫彎曲較甚,加上“天”部的捺畫,形成“二重奏”;“春”字造型尤為生動,三橫畫左高右低,有一邊倒的感覺,撇捺畫較為舒展,通過下部“日”來調整,使整體字形穩中有險,平中見奇;“秦”字字形較為寬博,姿态較正;“奉”字字頭處理尤見匠心,三筆橫畫皆以隸法為之,波磔明顯,捺畫尤其方重,幾乎到了比例失調的程度,極見誇張之趣。
5、單人旁。如右圖中“化”字單人旁高出右部,筆畫較為厚重;而接下來的第一個“作”字較端正,第二個“作”字撇畫很長,豎畫縮短,給人奇險無比的感覺,且兩字中“乍”部三橫畫處理極有意味,一筆一變,誠可歎焉;“仰”字單人旁起筆處與大塊原石風十七之殘迹相連,臨摹時宜改之;“代”字與“仰”字形成反差,撇畫長度減少,豎畫縮短,整個字形較扁,尤見造型之變。
6、雙人旁。如下圖中“行”、“後”二字的字形中兩撇畫一長一短,順勢而下,相映成趣。對比兩字的雙人旁,在用筆上仍有細微的差别。“徵”、“得”、“儀”,兩個“循”和“條”等字中雙人旁雖然相近,但仍見毫厘之變:“徵”字筆畫輕靈;“得”字筆畫尤其顯得厚重;“儀”和第一個“循”字豎畫收筆處略有出鈎之意;第二個“循”字和“條”字的雙人旁處理方法較常見。統而觀之,可謂欹正相生。
7、立刀旁。如下圖中“判”字立刀起筆方整,結字缜密,點畫飄逸飛動;“剖”字用圓筆,出鈎顯得軟弱了,臨摹時要注意;“克”字點畫铿锵有力,嚴謹端莊,出鈎較寬;“則”字較前三字要寬博點,弱化出鈎,點畫輕盈,最大的區别就在于結體右高左低;“創”字中,短豎畫間距很小,豎畫起筆有方折感,出鈎尤其要注意方折處不能太過刻意,必須要領會“透過刀鋒看筆鋒”之主旨所在;“制”字立刀中原本應平行的短豎橫向粘連豎鈎畫,乃由隸法變化而出。
六、同字異形
1、“及”字。如右下圖中第一個“及”字筆畫相對輕細,字形顯得疏朗,轉折處一方一圓,相映成趣。第二個“及”字筆畫粗渾,且剛勁利落。第三個“及”字捺畫跳宕,運筆一波三折,動感頓生。
2、“天”字。如右下圖中第一個“天”字二橫畫較細,捺畫粗重,整個字形上半部分向右傾斜,最終通過捺畫來調整平衡,化險為夷。第三個“天”字反其道而行,上半部分朝右傾斜,通過撇畫厚重程度來調整重心。第三個“天”字看起來平淡無奇,妙在不變中有變化,第二橫以隸法為之,使字形化靜為動。
3、“君”字。如右圖中第一個“君”字“尹”部第三橫右端伸出,與“口”部結合很緊湊,轉折處圓中見方、渾融無迹,給人以穩如磐石的感覺。第二個“君”字“尹”部撇畫末端出鈎,且和“口”部稍有錯位。第三個“君”字三橫畫自上而下逐漸伸長,形成梯狀的層次變化,字形歪斜欲傾,通過“口”部來調整和平衡整個字形重/亡、。
4、“靈”字。“靈”字變十搬為俏皮。如右圖中第一個“靈”字字形很窄且字位較高,其中四“口”部方圓大小,各不相同。第二個“靈”字形體較小,結體近正方,細微處變化見風神。如“雨”字頭中兩點,方向不同,姿态各異,字形中并列的三個“口”部中間塊面較為模糊,與兩側相映成趣;“巫”部中對稱兩“人”字形處理也各不相同,尤見精妙。第三個“靈”字又見一變,上中下三部分筆畫,上下粗中間細,布局上中間更密一些,上下兩部分疏朗。“雨”字頭中的兩點顯得極為緊密。局部之變導緻了整體之變,第三個“靈”字的形體大小與前兩者相比極為懸殊。
5、“而”字。如圖中第一個“而”字筆畫較為輕細,與後世初唐楷書的風格接近,和其他字形差異很大。第二個“而”字處理之妙處在于下方四筆畫極為随意,中間兩豎間距小一些,左邊筆畫圓渾,右邊筆畫稍具鈎意。第三個“而”字上方橫畫較為粗重,字下方四筆自左向右漸次增長,收筆處略加變化。第四個“而”字與前三個“而”字差别很大,且撇畫伸出左邊豎畫之外。
6、“祀”字。如右圖中第一、第二個“祀”字形體較為接近,但仍有細微差别。左部中橫畫行筆方向存在差異;豎畫收筆,前者頓筆顯粗重,後者為懸針。第三個和第四個“祀”字筆畫相對輕細,細加對比,仍有不同:左部中點畫是粘連還是斷開,豎畫出鈎與否,右部點畫是粘連還是斷開等,都構成形式上的變化。
7、“真”字。如下圖中第一個“真”字結字較為缜密,整個字形欹側取勢,向右傾斜,通過捺畫來調整字形重心,起到複歸平正的作用。第二個“真”字形體較為寬博,字形中間橫畫缺少一筆,臨摹時可以照樣臨,創作則不宜;字下方兩點,近似對稱,如一葉小舟上鼓蕩起的雙槳,跳躍性極強。第三個“真”字形體較大,字形同樣也欹側取勢。臨摹時要注意,下方橫畫起筆可以再自然些,切忌描摹而成墨團。第四個“真”字較為清秀,平中見奇,臨摹時要把握筆畫輕重。
8、“以”字。“以”字筆畫簡單,“可變因素”要少得多,但在原碑中仍有多種變化。如下圖中第一、二個“以”字用隸法,末筆點畫形态上略有不同:前者調鋒提筆,後者以平捺出之。第三、四個“以”字極為接近,但也存在細微變化:第三個“以”字撇捺畫位置不同,第四個“以”字挑畫轉折處頓筆暗轉後形成方折形态。第五個“以”字沒有和其他字一樣将左半部處理成“厶”,而是将筆畫斷開。
9、“之”字。提起“之”字的變化,自然令人想到《蘭亭序》中21個“之”字的變化之法。相對而言,行書結體變化比楷書難度要小一些,可以更多些虛實對比變化。《嵩高靈廟碑》為楷書,其中“之”字多種變化尤其不易,且“之”字數目遠不止21個,筆者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字例(見圖)羅列出來,習書者通過對比可發現其中的微妙變化。
七、形體之美
《嵩高靈廟碑》的結體顯現出無窮的藝術魅力。許多字的筆畫處理常出人意料,不落窠臼。如右圖中,“主”、“耶”二字第一橫寫得很長;“生”字撇畫加長,和第一筆橫畫相連,下方橫畫較短,造型奇特;“事”字中間部分的橫筆極力左探,打破字形過于高聳的格局;“石”字是以篆法寫楷書;“母”字鈎畫極長且粗重,改變了原有字形的方正形态,疏密關系也随之改變,令人耳目一新。
《嵩高靈廟碑》以古拙流美的風格為人矚目。它追求奇險的造型,但不一味求險,也有方正古拙一類,顯現出莊嚴氣象。如右圖中“周”、“古”二字。綜合來看,《嵩高靈廟碑》大多數結字均追求大巧若拙的美感。這一切都無疑來源于創作者獨特而高超的表現技巧。書寫者通過字形中某些筆畫的誇張來實現個性張揚的目的,總的原則是打破結體的規則形狀。如右圖中,“名”字“夕”部誇張,整個字形為斜側倒置的梯形結構;而“處”字下部較寬,構成了梯形結構;“寇”字結體取隸勢,“一”下的兩部分争讓有緻,相映成趣;“哲”字則又是另一種情形:“斤”部收縮,整個字變成左右結構。
左右(或左中右)結構的字,通過高低錯落來實現各種不同變化。如右圖中“聲”字本為上下結構,卻變成左右結構,左右錯落,加上捺畫上提,更加顯得神采飛揚;“故”字左右互動,貌離神合;“醇”、“地”、“既”三字有異曲同工之妙;“慨”字為左中右結構,自左至右由高漸低。
尚有部分結字,通過内部巧妙移位,變得虛靈有緻、憨态可掬。如右圖中“配”字右部傾斜,使左右兩部分一正一斜,煞是可愛;“治”字右部中的“厶”與下方的“口”稍有錯位,有欲傾非傾之感;“始”字左右兩部分各呈其态,特别之處在于“女”部橫畫沒有按照一般避讓原則縮短,而是着意伸長,使整個字形變得很寬,顯得很疏朗。
由以上字例觀之,《嵩高靈廟碑》的結字确實是變化萬千、神鬼莫測,這也是該碑能引人入勝的一個關鍵所在。
八、結語
《嵩高靈廟碑》(右圖為拓本局部)作為北碑名品,屬于古拙—路。很多人不敢學它,因為很難學好。林散之生前對《嵩高靈廟碑》極為推崇,從中得益良多。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學書經曆,談一些粗淺的臨習體會: 1、求古拙,求大巧。大巧若拙,并非小巧。《嵩高靈廟碑》以隸法入正書,隸正相雜,碑中各字大小欹側有自然之趣,且字形各部分錯落有緻而不失平衡,臨習時應處理好拙與巧的關系,不可一味求拙,應在拙中寓巧、巧拙相生。該碑風格奇崛,碑中結體變幻莫測,臨摹時切忌描摹畫形,失之要旨,以緻步人俗書境地。因為平正庸常為俗,怪異駭俗亦為俗,切忌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2、臨習《嵩高靈廟碑》對初學者不宜。初學者最好遵從由楷書或隸書人手的法則,先從規矩一路人手。如果一上手便涉獵此碑,必定無法體會其中精妙之處。此碑章法較為特殊,疏而不散,字與字間距離幾乎相等,因而不能用唐代筆法臨習此碑,否則便會失其神韻。此碑用筆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漢隸《張遷碑》的方筆特點,如果先對漢隸中的《張遷碑》、《西峽頌》及“二爨”等下一番工夫,谙熟一些基本的用筆方法之後再臨摹,可以避免走彎路,并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臨摹北碑一路作品,重在取其意,不能像臨習法度森嚴的唐楷一樣,即便是顔、柳之間也要泾渭分明。然而即便如此,仍然要堅持一個“度”,将《嵩高靈廟碑》臨摹成《鄭文公碑》形貌,也是不可取的。尤其是該碑剝落嚴重,臨習時不可依樣畫葫蘆,要注意揣摩,準确把握原碑風神。《嵩高靈廟碑》結字奇崛、古拙、流美,可醫線條浮華之弊。倘若與“二王”書風結合,不失為一條佳徑。但此法并非對所有人都有效,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隻有設身處地領會其中真意,才能進入臨摹與創作的最佳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