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最有氣質的寺廟古詩

最有氣質的寺廟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6 22:40:07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句詩詞出自宋代大文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從字面上,詩人焦急地在千萬人中尋找愛慕的女子,卻左顧右盼不見其蹤影;在詩人感到失望時,突然眼前一亮,在一角殘燈旁恻分明看見了她。

深層含義是可能自己一直在大千世界中苦苦追尋的人或物,實際上已經在自己身邊,隻是自己一直未曾留意。

今天要分享的這首詩,出自一位修行問道的尼姑,與辛棄疾的這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詩名叫《悟道詩》:

最有氣質的寺廟古詩(一尼姑訪遍名山大川頓悟時寫下一首詩)1

《悟道詩》

作者:宋代尼姑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悟道詩,顧名思義就是領悟佛理、領悟道經、領悟真理等。

要說悟道詩,最有名的自然要數唐代高僧、東山法門開創者、禅宗五祖弘忍在決定将衣缽傳給誰時,六祖慧能與北宗禅創始人神秀兩人的悟道詩。

神秀跟随弘忍學佛多年,主張漸悟:“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慧能則是主張頓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兩人不同的主張,不同的悟道詩,于是兩人推上了不同的道路。

這首《悟道詩》,是一首非常小衆的悟道詩,這首詩之所以小衆,不僅僅是因為作者名字不可考,

而且出處也不是我們常聽說的《全唐詩》《全宋詞》《宋詩選》等書,

而是出自宋代羅大經創作的一部文言轶事小說《鶴林玉露》,《鶴林玉露》雖然說是轶事小說,實際上有超過一半的内容是評述前代及宋代詩文。

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一個已經皈依佛門的尼姑趁着春季到來離開寺院去尋找春天的蹤迹,卻一無所獲,當歸途中遇到一棵梅花樹時,

突然意識到春天原來就在自己身邊,有種“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道在迩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之感,尼姑一下就頓悟了,于是寫下一首《悟道詩》。

最有氣質的寺廟古詩(一尼姑訪遍名山大川頓悟時寫下一首詩)2

尼姑的這首悟道詩不像神秀、慧能那般單純說理,其中帶着一些少女的調皮與生動,不管從悟道還是尋春來看,都是一篇佳作。

詩的大意是:費盡了時光尋找盎然的春意,卻見不到春的蹤迹;腳下的芒鞋已踏遍了籠罩在山頭的白雲。重返家園,将梅花拿在手指間輕轉。偶然一嗅,哎!禁不住暗笑自己——就在這眼前的枝頭上,春意正熱鬧十分。

世人通過參訪禅門宗師,曆盡千辛萬苦,終于消解了心靈的沖突,回到了精神的故鄉。

等他們一旦歸鄉,才發現原來自己所苦苦尋覓的,其實本身早已具備。歸鄉後的生活,山隻是山,水隻是水。

整日穿着芒鞋在隴頭上到處尋覓,勞心費力,然而卻找不到理想中的春色;無可奈何地回來,随手拿起一枝梅花,含笑聞着花香,就在這個時候,發現眼前早已是春意盎然。

這首禅詩,沒有直接下禅語、說禅理,而是不落言筌,繞路說禅,以鮮明的形象闡發深刻的人生哲理。

道不遠人,自性即佛,與其苦苦外覓,不如反求内心,也許就在刹那間大徹大悟。

短短4句28字,通過外内、漸頓的強烈對比,道出了悟道的全過程,真切生動,使所有求道者讀起來都覺得“于我心有戚戚焉”,不能不為之颔首印可。

第一二句“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雲”的“盡日”是尋覓的時間之長,“踏遍”是尋覓的空間之廣。

如果把這個“春”理解為所要追求的“道”,那麼這種追求可謂無時不在,無處不往。對于“道”的追求,在常人看來也就是對于理想境界的追求,這中間的執著與無悔讓人聯想到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殉道精神。

道既屬于不可觸摸的心靈世界,也體現在現實世界的一切色相之中。

南朝陸機的《贈範晔詩》:“折花逢驿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這大約就是把“隴頭”作為尋覓地點的原因了,因為欣喜發現的恰是隴頭的梅花。那又為什麼把梅花當作盎然春意的代表呢?

“梅花香自苦寒來”,莫非要從這嗅到的香氣中感悟出道的高尚和得道的不易?苦苦追求,勤苦不懈,但是卻仍舊陷在常人的境界之中,不是無心或者不屑去找,而是怎麼找也找不到,這便是痛苦産生的根源。

外求不得,于是反思内省。為什麼是在“歸來”後才發現了枝頭的春色而不是出門之前就發現了呢?

轉了一大圈,不是回到原地,而是回歸心靈,發現自己迷失的本性,原來真如大全、慧海寶藏不是遠在天邊,而是就在自己内心深處。

第三四句“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的“笑拈”,表現出一種真切的體會,是由衷的喜悅。

“嗅”字更是生動,對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梅花,不僅發現了其繁盛的花枝,更是體會到其沁人心脾的香氣。梅花如此,春色如此,道亦如此。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這樣一段為人們所熟知的精妙言語:“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隻有經過了第一境、第二境,才順理成章到達第三境。

西方人說“上帝在你心中”;中國的孔老夫子曾經說過“道不遠人”;孟子也說“道在迩而求諸遠”。自己才是靈魂的主宰,越是外求離正路越遠。

用手指月,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手指是路徑,月亮也不是最終的目标。月亮象征清淨心,清淨心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我們心中的智慧之光。

世人求法往往求諸于心外,在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中,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人們隻顧着眼睛追求好看的顔色,耳朵貪圖聽美妙的聲音,鼻子親近芳香之氣,舌頭品嘗美味之食,身體難離纏綿的感覺,心中執著于生死分别。

我們每個人都在凡塵俗世中追求着屬于自己的一方淨土,但始終都找不到長久的永恒的幸福。

春天是自身生命的勃勃生機,并不是向外就能找到的。

外界的春意隻是你所看到,所感覺到的,但真正的生命的春天,卻在于自身的體會和醒悟。

我們無論是否意識到,其實自己一直都在追求着一種精神的極緻,卻總是失之交臂而茫然無所得。隻有在偶然回首之間,才看到窗前綠意滿枝。

人的佛性隻是偶然地顯露,刹那間若有所悟,随即悄然,仿佛它從來都沒有來過。

最有氣質的寺廟古詩(一尼姑訪遍名山大川頓悟時寫下一首詩)3

正如六祖慧能的《壇經》雲:“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覓佛,去覓總是大癡人”。

神照本如的:“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本來現成事,何必待思量?”

《竹窗随筆》載某古德詩:“趙州八十猶行腳,隻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虛費草鞋錢。”

《五燈會元》卷二載慧思、慧海語錄:“道源不遠,性海非遙。但向己求,莫從他覓。覓即不得,得亦不真。”

志勤禅師在悟道後,開始接衆。一次,一個學僧問他:“怎樣才能出離生老病死?”志勤回答:“青山元不動,浮雲任去來!”

隻要自性不動,那麼聽憑你煩惱萦繞,我便猶如浮雲自來自去,自心則一無挂礙。

是啊!“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莫向靈山塔外修。”

全詩描述主人公雖曆經千辛萬苦,尋春而不得,最後卻又偶然得到的經過,借以說明悟道的經曆。

作者描繪這一尋春的過程,意在說明這樣一個道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隻是人們沒有發現罷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

越是執着不放,就越發南轅北轍。要善于變換思維角度,這樣才能體悟到其中的禅機妙理。

這不,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迹,鳥兒卻已掠過。這種偶然的頓悟很多時候隻存在于内心深處,在心弦撥動的刹那,原來有些東西依然美好如初。

我們不常自知,以至于無數次錯失了枝頭上那盎然的春色,錯失了心中時常洋溢的幸福。靜下心,品味梅花的芬芳,享受盎然的春意。在每一天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細細品嘗生命的滋味,讓曾經錯失的無數美麗在眼前驚喜地綻放。

整首詩雖然是一首悟道詩,卻沒有悟道詩那種索然無味、枯燥的感覺,一個“嗅”字将整首詩都顯得生動起來,更是将尼姑的形象具體化:她不是一個常伴青燈、刻闆、不食人間煙火的尼姑,她是一個心中有花、活潑、自在又有生活情趣的少女。

一首悟道詩寫得如此富有感情,實在難能可貴,能得以千古流傳,幸哉!

最有氣質的寺廟古詩(一尼姑訪遍名山大川頓悟時寫下一首詩)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