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預售制對未來房價的影響

預售制對未來房價的影響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8 20:29:47

預售制對未來房價的影響(深度争議預售制)1

預售制對未來房價的影響(深度争議預售制)2

作 者丨孔海麗,唐韶葵

編 輯丨張偉賢,江佩佩

圖 源丨攝圖網

“一手交錢、一手交房”、“搞現房銷售,所見即所得”……關于商品房預售制的争議,最近又熱烈了起來,多年來業内關于預售制的讨論思路,在本輪樓市表現中又有了新方向。

到底要不要取消預售制?如果沒有這種制度,是否後來的一切都可以避免?

同時,多地政府已經出手,相繼調整商品房預售資金管理辦法,也有地方政府在加速樓市去庫存,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有超過30個城市出台了購房補貼政策,其中,一個城市最給力,補貼最高達到800萬。

取消樓市預售制的呼聲能否如願?

預售制是如何形成的,實際執行中有哪些問題?取消預售制的呼聲能否如願?如果沒有這種制度,是否後來的一切都可以避免?

但一種工具的使用與退出,也涉及到複雜的土壤環境,如果短期内走向另一種極端,硬着陸帶來的沖擊或許更不可控。

多位業内人士認為,當前環境下,徹底取消預售制并不可取,而應該收緊制度的缰繩,因地制宜、逐步推進預售制度改革,進行針對性調整與完善,加強監管,從而讓更合适的制度更好地服務于居住事業。

特殊的産物

在我們的常規認知裡,一般認為商品房預售制度來源于香港,由“賣樓花”演變而來,即開發商在商品房建成之前,将期房預售給消費者的一種營銷手段。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内地住房制度改革初期,鑒于當時的大環境下,房企缺少資金,市場住房供應量小,為了快速增加住房供應,于是學習我國香港經驗,引入了商品房預售制。

客觀來講,預售制是發揮了正向作用的。“作為中國商品房銷售的最主要方式,預售制極大地縮短了房企現金回籠周期,同時增加了市場商品房供應,推動了城鎮化發展進程。”研究者任澤平表示,預售制當前已成為我國商品房銷售最主要方式,2021年我國期房累計銷售面積達15.6億平,占總商品房銷售面積的87%。

廣東省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也認為,預售制促進了土地供應的大規模發展、縮短了住房供應周期,一定程度上也平抑了房價水平。

但是仔細研究可以發現,我國目前實行的商品房預售制與香港、新加坡等成熟市場的期房預售制有着諸多差異。

“本質上,預售就是小業主給開發商變相融資,相當于2年左右的‘無息貸款’,開發商拿這個錢把房子建好。”李宇嘉表示。

中國社科院财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組長鄒琳華,詳細對比了我國香港“樓花”和内地預售制的不同。從雙方關鍵權益比較看,香港“樓花”還具有一定的悔約退房機制,而内地的期房賣方在實際權益上等同于現房銷售,買方無法悔約退房。

鄒琳華表示,從我國香港買賣“樓花”的流程、支付方式及悔約退房權利可以明顯看出,“樓花”的經濟性質更接近于信用預訂或分期付款等促銷手段,而我們的期房預售,更接近于“集資建房”,各類風險主要由購房者自負。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結果是,“樓花”屬于中杠杆、中周轉模式,内地的商品房預售制度則在長期的實際執行中,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樓市高杠杆、高周轉、高營銷成本的特性。

現房銷售的困難在哪裡?房價會上漲嗎?

站在新的時間節點上,當預售制的曆史語境已經不複存在,關于取消預售制的讨論也是絡繹不絕。

一種聲音是,從保護購房者權益出發推進期房預售制度改革,另一種聲音則主張徹底實行現房銷售。後者認為,現房銷售不僅能減少房屋延期交付、産品質量不過關、虛假承諾等問題,也有助于降低房企的金融屬性,是衆望所歸。

但問題沒有這麼簡單,現房銷售制度的推進也有着客觀困難。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房企資金中,房企自籌資金占比為35%,一旦規定現房銷售,開發商資金會受到極大的考驗,可能成為壓倒房企的最後一根稻草。

“過去的定價模式多是基于快周轉基礎上的時間成本,如果實行現房銷售,正常情況下交付驗收需要兩到三年,成本剛性倒逼,過去的定價模式将被徹底颠覆,推遲上市而增加的資金成本,最終也會轉嫁到房價當中。”張大偉解釋說,直接取消預售,會至少在一段時間内造成供應銳減,而供不應求又會進一步造成房價的快速攀升。

億翰智庫研究院于小雨、王玲則在研報中表示,當下房地産企業已然面臨嚴峻挑戰,多個房企的資金鍊已無限緊繃,其他基礎全無的情況下,現房銷售若貿然推出,或将加速企業風險暴露,更快引緻行業硬着陸,風險不可控。

不過對現房銷售的探索并未停止,包括海南、深圳、杭州、北京等多個地方都曾在土地出讓環節嘗試過現房銷售。

早在2014年,上海就曾對挂牌出讓黃浦區一宗地塊要求全裝修現房銷售;2016年5月,深圳也加入了商品房現售試點的隊伍。

近兩年,北京也在積極推進現房銷售試點。2021年12月,北京第三批次集中土拍要求朝陽區勁松地塊全部現房銷售,另外有5宗地塊也設置了競現房銷售面積規則;到了2022年的首輪集中供地,北京推出的18宗地塊有半數都設置了競現房銷售面積環節,且大部分地塊設定的“現房銷售”起始面積接近1萬平方米,競報上限趨近地塊建築面積。

即便是部分采用現房銷售規則,也意味着增加了房企的開發成本。一位全國性房企的北京高管告訴記者,現房銷售拉長了運營時間,中間的資金成本和營銷成本都會攀升,不太好算賬。

關鍵的一環

回歸到預售制本身,其與現房銷售制度均是一種工具,如何在實際執行中運用好工具,顯得更為關鍵。

我國商品房預售需要滿足以下兩項條件:一是取得四證,即土地使用權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二是工程進度達标,即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達到預售條件并申請預售以後,預售獲得的銷售資金都要進入監管賬戶。

據李宇嘉介紹,對于預售資金監管,我國要求監管銀行要招标選擇,資金全部進入監管賬戶,住建部門和監管銀行雙重審核,監理單位簽字之後按照工程進度支出。“有制度、沒執行,或有時執行、有時不執行,或執行不到位,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他說。

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時候,項目的預售資金并不會一直趴在監管賬戶上。”北京某房企人士此前曾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于銀行和開發商普遍具有良好的合作關系,按揭貸款基本與開發貸款綁定,銀行對預售資金賬戶的監管并不都很嚴格,預售資金被挪用的情況較為常見。比如,房企會将預售資金作為資金池,由集團統一調配使用,用于發放員工工資,支付土地款,償還貸款……等等。

該人士表示,有些預售資金甚至不會存入監管賬戶,而是直接進入開發商可控制的賬戶,用于公司日常運營。

據新華社今年2月份報道,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已經出台,首次從全國層面作出統一安排、确定監管機制。

新華社在今年2月份關于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出台解讀報道中也提及,在實踐中,部分城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不到位,一些房地産開發企業違規挪用預售資金,延遲交房、爛尾樓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侵害了購房人的合法權益,有必要在全國層面規範預售資金監管。

按照新華社的報道,預售資金監管新規明确,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公開招标方式,綜合商業銀行資信狀況、監管能力、服務水平等因素,确定能夠承接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業務的商業銀行。

同時,市、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房地産開發企業和商業銀行應當簽訂預售資金三方監管協議,明确預售資金收存和使用方式、監管額度、違約責任等内容。

此外,監管額度根據商品房項目建設工程造價、施工合同金額以及項目交付使用條件等因素确定,而不是簡單地按房屋銷售額的比例确定;在确保房地産項目竣工交付所需資金後,超出監管額度的資金可由房地産開發企業提取使用。

新規對資金撥付節點也有明确安排,規定監管額度内的資金應按照工程建設進度予以撥付,首次撥付節點不得早于地下結構完成,最後撥付節點為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

多地出手!

在地方層面,近期多地相繼調整了商品房預售資金管理辦法。

比如,深圳龍崗區提出強化預售資金監管,龍崗區住房建設局加強房地産在售項目預售資金監管,對項目預售資金的收存和使用情況全面核查,排查項目風險隐患,對于預售資金監管要嚴格按比例留存, 确保房地産項目建設竣工交付。

河北滄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于征求<滄州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提出預售人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前,應當選擇監管銀行,按照一次商品房預售許可申請對應唯一一個賬戶的原則,開立專用賬戶,并同監管銀行、監管部門簽訂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協議。設立監管賬戶後,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須注明:“購房款不進入監管賬号,此合同無效,買售雙方可随時解除”字樣。未設立監管賬戶的項目,相關部門不得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和商品房網簽備案。

陝西省西安市住建部門發布的《關于防範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問題的工作措施》規定,商品房預售資金(包括定金、首付款、購房貸款及其他形式的全部房款)應全部直接存入專用監管賬戶進行監管,開發企業不得直接收取或另設賬戶收存購房人的購房款。

嚴格撥付标準,商品房項目完成主體結構驗收前,累計使用重點監管資金不得超過總額的50%;完成竣工驗收前,不得超過95%;完成竣工驗收備案前,不得超過99%;不動産首次登記後,可以提取剩餘1%。

預售制走向何處?

關于預售監管的解決方案,摒棄非此即彼的選擇,那些理性探讨,依然值得關注。

億翰智庫指出,預售制度與現房銷售之間并未完全二選一的關系,兩者之間相互協同或在一定階段内更有效,更能促進房地産業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待條件成熟,現房銷售制度逐步取代預售制度也是可選項。

“熱點城市,熱點項目,優先試點現房銷售制度或是可選的最佳方案之一,在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不斷優化,确保政策不會造成過大且不可控的負面影響,待經驗成熟後再逐步擴大範圍,将成功經驗複制到其他區域。” 于小雨表示。

鄒琳華則認為,期房預售制度改革需要因地制宜、穩妥推進,而不宜一刀切。她建議,有條件的城市可因地制宜嘗試推進現售,對于不具備推進現售條件的城市,可仍然支持預售,同時推進關鍵環節的改革,使期房預售向成熟市場的預訂式或分期付款式預售逐步趨近,更有效保護購房者權益。

海通證券在研報中給出了對預售制未來演變的分析,該機構認為,當前問題的根源不在于預售制度本身,而在于監管制度是否嚴格,在當前市場供需矛盾并沒有有效解決時,一刀切修改的可能性不大。

“對于短期庫存較少的城市來說,更适宜采取的是提前加大供地,再采取新老劃斷的模式;對于短期庫存較多的城市來說,更适合對存量也動手,同時配合供地計劃。此外土地出讓時,逐步在土地出讓條件中明确規定是否可以進行預售,也是可選擇的過渡方式。”海通證券指出。

“很多人認為要取消預售制了,但恰恰相反,現在應該是預售制度正本清源、全面加強的節點。”李宇嘉說,從嚴監管,保證執行到位,這樣既能把房子建好,還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最高800萬!購房補貼政策潮起:地方政府積極穩樓市

7月20日,南通市住建局印發《主城區剛性和改善性商品住房購房獎補實施細則》的通知,明确在主城區範圍内,以個人名義購買家庭首套或二套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下同),且購房合同網簽備案時間在2022年5月20日後(含),或通過拍賣取得主城區範圍内商品住房,且符合獎補條件的,可按購買住房(住宅部分)契稅計稅金額(以契稅繳納票據為準)的0.75%申請購房獎補。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南通完成了二次土拍,成交結果顯示,13幅地塊有一幅在經曆21輪競價後因故中止出讓,其餘12幅均底價成交,全部為南通當地企業所競得,總成交額為61.2億元。

這個與上海一江之隔的三線城市,土拍的平淡收場,或是地方政府出台激活流動性政策的因素之一。

不止南通,近期購房補貼政策正在各地陸續登台。7月份至今,就有南通市、宜昌市、徐州市、甯夏固原市、河南西平縣等超過10個城市相繼發布文件,實行購房補貼。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有超過30個城市出台了購房補貼政策,以三四五線城市為主,其中7月至今有超過10城發布了購房補貼政策。

去庫存沖動

各地推出購房補貼政策是為了去庫存,短期内政策對樓市的影響相當明顯。

早在6月初,徐州新沂市就率先推出購房補貼,外來人員在新沂市購買首套房給予300元/平方米購房補貼;二孩或三孩的本市戶籍家庭購買商品住房的,二孩家庭給予200元/平方米的補貼,三孩家庭給予300元/平方米的補貼。一名徐州本土房企人士指出,新沂市由于補貼力度較大,已呈現一定效果。

7月18日,徐州市又宣布在市區(含銅山區、高新區、賈汪區、經開區、港務區)範圍内,家庭購買新建普通商品住宅(單套建築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不含定銷商品房),可獲得合同價格1%補貼。

不過,前述房企人士便認為,這次徐州市區的補貼力度還不夠大,效果有待觀察。

他以安徽淮北為例指出,補貼政策力度越大,效果越明顯。4月中旬,安徽淮北市出台購房補貼,明确個人或家庭購買家庭首套房,給予600元/平方米獎勵(最高不超過6萬元);購買家庭非首套一手商品房,給予400元/平方米獎勵(最高不超過4萬元);個人、家庭或者企業購買新建非住宅商品房的,給予150元/平方米獎勵(最高不超過3萬元)。

目前淮北的房價均價在6000元/平方米左右。據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自4月中旬實行購房補貼政策之後,淮北在5月份的成交面積相比4月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據觀察,此次購房補貼潮在一些偏遠地區的力度并不小。

7月15日,甯夏固原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于購買首套房和二套房 申請購房補貼有關事宜的公告》,明确在市區購買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含住宅、非住宅),購房面積144平方米以下的首套房按購房合同價款的10‰給予補貼,二套房屋按購房合同價款的5‰給予補貼。

7月14日河南西平縣規定,在縣城區購買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的居民,可申請1.5萬元購房補貼;購買90-120平方米商品住房的居民,可申請1萬元購房補貼;購買120-144平方米商品住房的居民,可申請0.8萬元購房補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通過梳理各地出台的購房補貼政策發現,大部分城市的購房補貼政策都有“保質期”,大多數設置在2022年12月31日前或者2023年12月31日前;河南西平縣則規定購買補貼自文件印發之日起8個月内有效,先購先領、領完即止。

此外,三四五線城市推出購房補貼,多為外來人員、人才和農民進城購房提供便利。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認為,大部分三四線能級比較低的城市出台購房補貼,尤其是針對人才購房補貼,這一現象的背後是這些城市近年來人口流入較慢,部分城市還處于人口淨流出的狀态。在缺乏人口支撐的同時,樓市受到行業調控,市場下行以及經濟下行壓力三重因素影響,這些城市房地産市場下行壓力較大,庫存上升,土地流拍頻現。

購房補貼政策能否起到穩定樓市的作用?宋紅衛預計,下半年能級較低的三四線城市仍然處于市場底部。一名在金華業内人士則指出,購房補貼政策屬于“治标不治本”。據了解,上半年也推出過購房補貼的金華,現在市場已發生了變化:開始增加大戶型和大平層的産品供應,過去小戶型産品的投資和金融屬性被過度強調,庫存一般較高。

此次購房補貼潮中,不少城市也将購房補貼針對的戶型設定為144平方米以下,多少流露了地方政府樓市去庫存的迫切需求。

為什麼蘇州最給力?

在此輪購房補貼潮中,蘇州的購房補貼額度是最高的。

7月12日,蘇州發布一系列人才政策,明确3年内提供10萬套人才公寓、最高800萬元購房補貼。其中,“1000套人才公寓免費住對博士後流動站出站人員,最高可享受500萬元科技項目資助和300萬元安家補貼”一條表明,蘇州購房補貼政策大力實施頂尖人才(團隊)“一人一策”的特殊支持。

蘇州出台力度較大的人才購房補貼政策有其原因。

一方面,蘇州城市發展有産業結構優勢,地方政府有财政實力支撐人才引進,購房補貼最高給到800萬的“出圈”政策,正是基于蘇州城市産業的支撐。近年來蘇州大力發展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産業,也為其引進人才提供了較堅實的城市底盤;另一方面,蘇州樓市經曆過去幾年的高位運行之後,郊區樓市庫存遠高于市區的結構性問題暴露,且庫存總量較大,進入成交調整期。

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蘇州新房商品房住宅一共網簽約315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約38%;二手房住宅共網簽229.40萬平,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40.44%。

前述分析人士指出,從樓市長期發展看供求關系的邏輯來看,蘇州的樓市庫存壓力集中于吳江區等郊區,借助人才購房補貼政策可以消化一部分庫存;但想要通過購房補貼政策改變市場趨勢,以當下市場的環境和老百姓的購房需求來看,還存在一定難度。市場拐點仍取決于貨币政策與漲價預期。

伴随着樓市購房補貼政策潮起,也有業内人士擔憂,購房補貼可以在短時間内刺激樓市,有助于去庫存,但是否具有持續性有待觀察。

比如,三四線城市的樓市發展與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區域經濟發展緊密關聯。一名房企研究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其團隊曾在2021年對長三角一些三四線城市做過調研,發現在樓市周期變化裡,消費者此前購房獲得的補貼,會在市場出現下行後被房價下降抵消。

早在2020年,義烏就出台過針對各類人才的購房補貼,其中全日制本科學曆或中級職稱人才,就可給予購房補貼30萬。或許,義烏當年各項政策對市場産生了刺激作用。2020年,義烏商品住房備案套數16522套,同比增長55.12%;成交金額441.57億元,同比增加70.39%;成交面積197.66萬平方米,同比增加59.52%。

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義烏樓市從高點開始回落,據一名當地樓盤銷售反映,義烏房價從去年上半年到現在可能跌了10%-20%。

不過,作為過渡性政策,購房補貼對于短期内的樓市刺激作用,仍值得肯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地方政府出台購房補貼政策值得肯定,因為能夠直接或間接降低購房者的購房成本,刺激消費需求,客觀上确實帶動了房地産交易行情的小複蘇。但要注意的是,補貼應落實到位,否則購房者對此類政策的興奮點會減弱。

預售制對未來房價的影響(深度争議預售制)3

預售制對未來房價的影響(深度争議預售制)4

圖/各地花式賣房大促銷,來源:金十數據

預售制對未來房價的影響(深度争議預售制)5

本期編輯 江佩佩 實習生 林曦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