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禮運第九》: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麟為百獸之長,鳳為百禽之長,龜為百介之長,龍為百鱗之長。
龍文明、鳳文明是中華民族兩大圖騰,古人也常用“龍鳳呈祥”來表達喜慶、吉利的事,從文獻記載到上古傳說,龍就一直存在,《山海經》就記載了8種不同的龍:燭龍、應龍、青龍、夔龍、虬龍、蟠龍、蛟龍、金龍。
金龍也是最尊貴的存在,進入封建王朝之後,古代帝萬的衣服上也鑲嵌着九爪金龍,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九是最尊貴的數字,比如九五之尊、龍生九子等等。龍文明是中華文明,龍生九子,為何各有不同呢?炎黃子孫要了解。
龍生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那九種動物一直都是非常模糊,神話傳說也是逐漸成型的,到了明朝才出現各種說法,陸容的《菽園雜記》、楊慎的《升庵集》對龍的九個兒子才有詳細的記載。
長子囚牛,《治世餘聞》有雲:囚牛,龍種,性好音樂。囚牛是衆多龍子當中性情最溫順的,不喜殺戮,愛好音樂,龍頭蛇身,常常矗立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後世在琴頭上就刻上了它的雕像。
老二睚眦,豹身龍首,為龍和豹所生,古書記載他喜好殺戮,性格剛烈,正所謂“飯之德必償,睚眦之怨必報”,睚眦也成了克殺一切邪惡的化身,它常常都被雕刻在刀環、劍柄上。
老三嘲風,《淵鑒類函·鱗介·龍》載有:嘲風好險,形殿角上。嘲風能威懾妖魔,清除災禍,辟邪安宅,所以它往往都被裝飾在殿角。
老四蒲牢,《西京賦·注》曰:海中有大魚曰鲸,海邊又有獸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魚擊蒲牢,辄大鳴。蒲牢聲音如洪,又害怕鲸魚,所以蒲牢就被鑄為鐘紐,敲鐘的木杵作成鲸的樣子,意欲為:響入雲霄。
老五狻猊,形如獅,喜煙好坐,獅子又是佛教的神獸,所以它佛有着淵源,老六霸下,它的樣子跟烏龜很相似,又喜歡負重,總是馱着一塊石碑,所以也碑下龜,它跟老八形影不離,八子負屃就盤在石碑上。
老七狴犴形入老虎,仗義執言,能明辨是非,衙門也常常用将它裝飾在獄門上,老九螭吻屬水性,常常用它作鎮邪之物以避火。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鳳生九雛,樣子都相差不多,鳳凰是百鳥之首,傳說鳳凰有兩種,雄的叫“鳳”,雄的叫“凰”,鳳凰結合,遂生九種:金鳳、彩鳳、火鳳、雪凰、藍凰、孔雀、大鵬、雷鳥、大風。
金鳳,代表着富貴,彩鳳,王者象,為百禽拜服;火鳳,火氣之精者,周身驕焰;雪凰性喜寒,善布雨;藍凰,居于海之濱,善布雨;孔雀乃鳳凰最愛,其貌美,其性傲。大鵬,有名鲲鵬,喜吃龍肉,雷鳥,啼聲如雷,振翅生電。大風,振翅則起風,寓意着大風災。
龍、鳳最早的文字記載可見《山海經》,雖然《山海經》是一本怪志古籍,但現代專家更多地認為這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地理著作,古人在崇拜動物時,往往都會誇大其詞,不過仔細看看它們的行為特征,也能發現《山海經》的異獸是有現實動物作為原型的。
《山海經》收錄的内容十分豐富,涉及:天文、地理、神話、巫術、宗教、物産、民俗、醫藥、異國。
《山海經》可以說一本經典之作,古往今來,衆多名人大家都對這本書予以高度評價。賈平凹這樣評價《山海經》:中國人的文化思維都在《山海經》由此可見,《山海經》魅力無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