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想看清人,首先自己要能跳出自己的利益。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都是站在利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評價人往往是看他是否和自己親近、是否對自己有利等等,而不能公正、客觀的看,但實際上,和自己親近的、對自己好的人品質未必好,反而來,不搭理自己的、自己讨厭的人的品質未必差。隻有認識到這一點,跳出自己的利益,才能把人(包括自己)看得更明白。
2.要不計小節、看本質。人身上能被拿來說道的方面太多,人又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應該忽略掉那些無關痛癢的東西。看本質是指看一個人的内心的善惡,這是人最本質的品質。
3.看關鍵時候、關鍵大事。因為相比于平時的小事,關鍵大事上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比如有的人平時吊兒郎當,但在重大原則面前絕不後退;又比如有的人平時看起來對老人很好、買衣服買吃的,但老人生病了,躲得遠遠的。
4.有利益沖突的時候。相比于平時,有利益沖突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是否自私、是否隻會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顧他人、是否公正、講理。
5.沒人看見的時候。人善于僞裝,在外面往往都表現出自己好的一面,咱們中國人都喜歡“面子”,所以在沒人看見的時候,人的表現才更真實。比如有的人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禮,顯得是正人君子,回到家裡卻吆三喝四。
6.面對弱者的時候。很多人欺軟怕硬、欺下媚上,面對強者往往都表現的較好,因為有顧忌、因為怕,也因為說不定哪天有求于别人,而面對弱者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品質。比如面對看門大爺、掃地大媽的時候比面對領導的時候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品質,面對孤兒寡母比面對地頭蛇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
7.看動機。比起做出來的事,心裡的動機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品質。比如縣長的父親生病了,很多人都去探望,但未必是出于關心,也可能是為了靠近他兒子;比如很多人做“好事”為的是面子、為的是讓别人說自己好、為的是“名”,但他未必是真心做好事。
8.結合成長、生活環境來看。比如有些人素質差、自私、愚昧,但也要考慮到他的成長環境,比如在農村,大都是這樣的人,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又沒有機會接收好的教育,那他從小學到的也是一樣的東西,所以有些事并不完全怪他。
9.要考慮到當事人的處境。比如一個人餓了三天沒吃飯了,跑到包子攤上搶了幾個包子吃了,你能說他壞嗎?他是侵犯了包子攤主的利益,但是不能因為這件事就說他壞。但如果一個人已經吃完飯了,隻是為了吃得更飽而去搶别人包子,那就是壞。
10.要對比着看。雙标是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品質的。縱向上,對比一個人付出的與想要的是否匹配,人的一生可以理解為付出與得到,差的人都是想付出的少、想得到的多又或者什麼都想得到,這個根源也是自私。橫向上,對比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和對别人的要求标準是否一緻。品質好的人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反過來,也有很多人“寬以待己,嚴以律人”。還有,要對比他的周圍人,看他與同等條件的人相比,處于一個什麼樣的水平,結合8,看是環境使然還是個人因素。其他,也可以對比一個人面對強者和弱者、說的與做的、人前人後、家裡家外的區别等等。
11.要認識到人是有差别的。就像“很多事沒有對錯,隻是不同”,人的思想、觀念、認識、性格、行為方式等差别很大,很多很難用對錯、好壞來形容,所以要有一個開放的心态來看待與自己不一樣的人,要看那些不一樣的地方到底有沒有錯,而不是以自己的标準來判斷别人。
12.要能認識到人的不完美,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評價人。對人來說,完美根本就不存在,恰恰相反,幾乎所有人都做過錯事甚至是壞事,這是人的本質決定的。我們判斷别人的時候,要分清哪些是情有可原、哪些是違背道德、原則的。
13.最後,要綜合起來看。人太複雜,很難幾段話說清,也很難短期、幾件事就判斷出一個人。所以要日久見人心、要對比大量的事件,要綜合環境、背景等各種因素,才能看明白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又為什麼是這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