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大與山高,足寬踏海浪。千年仍未老,靜坐看朝朝。”一首李祚忠的五絕《樂山大佛》寫出了樂山大佛的磅礴氣勢。
國家5A級名勝景區“樂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淩雲寺側。有着“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至今為止,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它雄偉、壯麗、莊嚴,一千多年屹立不倒,樂山因它而盛名。它雖然經曆了千年風霜,卻仍然安坐于岷江之畔。作為四川旅遊必選景點之一的樂山大佛是誰創造的呢?
樂山大佛的一些數據樂山大佛又名淩雲大佛,它頭與上高,足踏大江,依上鑿成。大佛它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51個,耳長6.7米,鼻和眉長6.7米,嘴巴和眼睛長3.3米,手指長8.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腳背寬9米。
大佛的腳面可圍坐上百人,大佛左右兩側的崖壁上還有兩尊護法天王石刻,他們與大佛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與它們共存的還有上千尊石刻塑像,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藝術石刻群。
樂山大佛的由來相傳這三江彙集之處水流異常兇險,過往的船隻經常被水流沖得船毀人亡。淩雲寺裡的和尚海通為祈求佛祖鎮壓作怪的孽龍,使得萬民安生,于是八方遊慕,鑿山建佛。
佛像在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開始動工,沒想到的是當修到佛像肩部時,海通就去世了,工程就這樣中斷了。
許多年以後,上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的章仇兼瓊捐贈俸金,由海通的徒弟領着工匠們繼續修建大佛,這次修建也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
當大佛修到膝蓋時,章仇兼瓊因赴任戶部尚書,離開了此地,導緻工程再度停工。四十年以後,劍南西川節使韋臯捐贈俸金才繼續修建。
樂山大佛從開始到完工,前前後後經曆了三次修建,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耗時90年才修建完工。
最後附上旅遊攻略樂山大佛沒有淡季或者旺季,全年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去觀賞,門票80元1人,自駕遊的話從成都出發,160公裡的路程。
遊覽路線:先從樓梯上去,直達淩雲寺,然後再到大佛的頭部,從九曲棧道從大佛的頭部往下走。走到大佛腳步時可以拍照留念。還有一種遊覽方式就是坐船觀賞大佛的遠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