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發布訊 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一批浙江省美麗鄉村美育村(社區)試點單位,全省94個村(社區)入選,其中杭州入選15個。來看看,你所在的村(社區)上榜了嗎?
浙江省美麗鄉村美育村(社區)試點單位的申報評審工作是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為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内涵,提升鄉風文明和鄉村文化品位,助力文化浙江建設和鄉村全面振興而推出。
杭小微帶大家一起先來了解一下其中幾個村(社區)的自然美景與人文情懷吧!
上城區湖濱街道青年路社區
湖濱街道青年路社區緊臨美麗的西子湖畔,是展示杭州形象的“窗口”社區之一。社區先後獲得了全國和諧鄰裡建設示範社區、省和諧示範社區、省文明社區、市示範文明社區、市十佳最有創意社區鄰居節、市十大書香社區、杭州市民體驗日“最具品質體驗點”、市首批全民閱讀活動站稱号和上城區五星級和諧社區等100多項榮譽。
拱墅區拱宸橋街道橋西社區
橋西社區位于古運河畔、拱宸橋西側。橋西曆史文化街區内的中國刀剪劍、傘、扇三大博物館,中國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手工藝活态展示館為社區居民提供了文化活動的場所。這些博物館以展廳和互動的形式展示着它們各自的曆史演變和獨特文化;方回春堂、天祿堂、大運河國醫館、金诃藏藥房等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至今仍在為人類生命的健康發揮巨大的作用。街區陶一天、樂漫土、吳理人民俗藝術館等極具美術特色的商家,吸引了各方遊客。
西湖區轉塘街道長埭村
長埭村因村域長又大,且地形奇特,像隻泥埭,故名長埭。
村莊中一幢幢獨幢的建築,有中式的,也有簡歐風格的,各自呈現,與周邊的果樹和綠植渾為一體,營造出一步一景,移步移景的美妙境地。
長埭村境内還蘊藏着豐富的旅遊資源,有白岩山(又稱龍尾巴山)、大山腳、天平山和鹭鸶嶺,還有龍尾巴水庫,雙泥池水庫、青石橋水庫。其中,大山腳青石橋水庫邊當年曾是宋兵安營紮寨之所,尚有當年建的烽火台遺址。
在西湖區,長埭村是比較有名的長壽村,九十歲以上的老人甚至百歲以上的老人有不少。
蕭山區樓塔鎮樓家塔村
樓家塔村曆史悠久,始于唐代乾甯四年(897年),至今曆1122年,是樓塔古鎮的核心區塊。這裡上有仙岩山,下有仙岩溪,人稱“虎踞龍盤”,是杭州市曆史文化古村落。這裡是全國最大的樓姓人群聚居地,史稱“仙岩樓氏”。
目前,樓家塔域内已有樓曼文紀念館、樓英紀念館、洲口橋等旅遊景點開放。李可染畫院樓塔藝術中心、中國美院美創空間等藝術場館投入使用。杭州萬松嶺畫室、杭州白牆畫室、杭州言志培訓學校等畫室入駐。
餘杭區徑山鎮小古城村
近十餘年來,徑山鎮小古城村先後獲得了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國家級生态村、全國文明村、省3A級景區村莊等80餘項榮譽。
村莊風景怡人,松濤、翠竹、綠茶、清溪勾勒出一副神奇的自然山水畫。人文自然資源豐富,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曆史文化跨度自馬家浜文化到春秋戰國時期的小古城遺址。是一個集優美環境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新型現代化美麗鄉村,是旅遊觀光、親子教育和休閑康養的絕佳去處。
富陽區龍門鎮龍門五村
龍門五村地處龍門鎮最南部,位于裘家塢水庫下遊,南望龍門山,北鄰古鎮大村。區域内生态環境良好,是龍門古鎮保護的核心區塊,三國孫權後裔的聚居地。村主要以旅遊三産、來料加工、林業開發為主打産業。
淳安縣梓桐鎮杜井村
梓桐鎮杜井村文化底蘊深厚。在梓桐鎮書畫小鎮的建設帶動下,一大批農民書畫家被逐漸挖掘,以書畫為主題的文化遊帶動鄉村書畫事業進一步發展,是全縣首批5個文化村之一。
同時,杜井村作為梓桐鎮書畫小鎮的龍頭,以書畫産業為引領,着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文的書畫特色旅遊風情村落,2018年杜井村獲得省級3A景區村落。
桐廬縣富春江鎮石舍村
富春江鎮石舍村為中國傳統古村落、浙江省文明村,石舍古建築群為省級文保單位。上海美術協會在此設立石舍書畫寫生基地。山環水抱,清幽安逸又充滿野趣。村舍緊貼着山崖,3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建築群保存完好。穿行其間,仿佛走進了曆史民居博物館。
2012年底,石舍村被列入桐廬縣富春江(蘆茨)鄉村慢生活體驗區建設區塊。近年來,依托獨特的山水資源優勢和厚重的古村曆史底蘊,引入文創力量,将創意融入村莊建設,實現了“村貌由舊到新,意識由僵到活,變化由慢到快”的美麗嬗變。
建德市梅城鎮城西村
城西村位于梅城鎮城西村千鶴路123号。村建設的宗旨是:以人為本,為民服務。先後獲得“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杭州市衛生村”、“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先進黨支部”、2017年度梅城鎮優秀村等榮譽稱号。
城西村以千鶴婦女文化為主旨,根據自身文化特點,結合千鶴婦女的“不等、不靠、自立、創新”的思想精髓,建立了千鶴婦女黨支部活動陣地,把婦女精神發揚到美麗鄉村建設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