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寒冬!這就是釣魚#
鲫魚應該說是冬天最活躍的魚類之一,也是整個冬季釣魚人最喜歡垂釣的魚種。但它的活躍度隻是相對于其它魚類的比較,如果是鲫魚本身比較,冬天的鲫魚,活躍度明顯沒有其它季節活躍。所以,冬天的鲫魚,也是處于少(遊)動,食欲(食量)減少的階段。
正是因為鲫魚在冬天裡遊動少,體内的能耗減少,造成每天的進食量減少,形成很難開口覓食。隻要鲫魚不開口覓食,就難于釣到它,打龜的機會大。但隻要是魚在水裡,都要進食來保持自己的能量,更何況是活躍度高的鲫魚。隻要肯花點功夫,何愁釣不到鲫魚呢!
冬天釣鲫魚有很多小技巧可以使用,而且每個釣魚人都有自己的小技巧,自己的絕招。隻要發揮好了自己的小技巧,垂釣鲫魚的漁獲量一定不會差,可能還會經常爆護。其實,無論是什麼小技巧,隻要水裡沒魚,再神奇的小技巧也無法施展,技巧是建立在有魚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它的作用。可以說找魚和引魚進窩,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怎樣去找魚和引魚呢?這就是釣魚人平常說的尋找釣點和打窩。我們經常說的屁股坐得對不對,決定了當天垂釣的漁獲,隻要屁股坐對了,漁獲肯定比别人多;如果屁股坐不對,再怎麼釣漁獲也不多。屁股坐的位置其實說的就是釣位。隻有選擇一個好的釣點,再結合打窩技巧,才是漁獲的保證。
怎樣選擇釣點?冬天釣鲫魚,無非就是在江河湖泊,或者在水庫裡釣。由于冬天的氣溫比平常低很多,魚又是感溫動物,隻有深水區水底的水溫,才能保證魚類正常生活的水溫,魚類為了越冬都會進入到深水區裡。鲫魚也不例外,為了避寒會進入到深水區裡過冬。
有一個現象是枯水期。在整個冬季裡由于下雨少的原因,江河湖庫都會進入枯水期。枯水期時,水流會大量減少,很快露出河床,形成少數淺水潭等。淺水潭隻要沒有流水的注入,任何魚類都不能越冬。魚類對這些都有先知先覺,會提前做好準備進入到安全區域,隻有一些不能及時跟退水逃脫不了的魚,才會在淺水潭裡聽天由命。
所以,在選擇釣位時需要抓住兩個要點:深水區和大水面。深水區裡可以保證水底溫度,大水面可以保證永不枯水,這兩點結合的水域,才是冬天裡魚類的天堂。從這兩個特征來看,冬天的釣位選擇,可以選在如下的水域裡。
1、各河道的洄水灣深水區
各種連着大水面的洄水灣,是釣鲫魚的好地方。首先,深水區裡的水溫有保障,其次是食物來源充足。在這些天然條件下,鲫魚呆在這裡可以保證自己越冬,其實,不單單是鲫魚,其他魚類,比如常見的草魚、青魚、鳊魚、土鲮等魚,都喜歡巨種水域。
2、桦尖之地
桦尖,就是有一塊地插向水域裡,在水域裡尖尖的地方釣魚。這裡離深水區更近,水溫高,水的含氧量也會高一些,是很好的釣點。
3、兩河彙合的交叉點
如果上遊有兩條河流交叉彙合處,是非常理想的釣點。這個地方往往是魚類的彙集之地,可以選擇在兩河交叉的洄水灣處或者交叉點的流水下方的靜水區域。
4、水草水域
有水草的地方千萬不要忽略,這個地方食物衆多,水的含氧量也大。而且水草是避寒之地,就像人類使用的被子一樣,水溫也高。冬天其它魚類都喜歡進入到有水草的水域裡。
怎樣打窩?
釣魚不打窩釣得也不多,釣鲫魚也需要打窩。對于釣鲫魚打窩,是目前最熱門的話題,兩個釣王,劉志強與鄧剛兩個人的打窩技巧,在釣魚界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議。
劉釣王對釣鲫打窩的技巧,是需要打大窩重窩。用大塊的窩餅投入到釣點,再在四周撒入酒米進行打窩。目的是把水域周邊的鲫魚全部集中引進自己的窩裡,并且留魚在窩裡,利于自己垂釣,才能釣得多。
鄧剛的打窩思路,窩料是需要控制一定的量,不需要做大窩,堅持打少窩勤補窩的原則。可以使用少量酒米打窩;或不打窩先用抽頻率進行打窩,當感覺到魚口稀疏了,再進行補窩,但要控制窩量。
作為野釣幾十年的我,不像他們倆是什麼釣王,隻是一個資深釣魚人,一直專心野釣,也有一定的野釣經曆,不敢說經驗豐富,但肯定有自己的心得,對此有自己的看法。
在冬天裡,溫度肯定很低。不要說其他地方的水域,就以小編所處的珠三角地區來說,冬天不算太冷,氣溫處于10度以上,很少低于10度的天氣。鲫魚适應的溫度是在1℃~32℃之間,珠三角地區的氣溫對鲫魚來說完全不算是冬天了。但是鲫魚依然有冬天的特征,喜歡深水區、活動減少(懶得動),覓食也少。
正是因為鲫魚的活動減少了,懶以遊動的話,體内能量保持充足,覓食欲望就會減弱。如果想通過打大窩把四周20~30米開外的魚引進過來,并不現實,哪怕是10米開外的鲫魚引進窩都有很大的難度,基本都實現不了。另外一個,冬天的鲫魚本身的食量變小,如果還是打大窩,窩料完全可以把鲫魚喂飽,吃飽後的鲫魚還會吃鈎餌嗎?
冬天釣鲫魚,打窩總的思路就是除了引進魚,還要誘導鲫魚開口進食。隻有鲫魚有開口進食的欲望了,才是垂釣的基礎。為了保持鲫魚的進食欲望,不能把它喂得過于飽,打重窩等于喂魚。個人的看法就是不打窩,可以抽頻率進行打窩,垂釣中間再勤補窩,畢竟冬天尋找鲫魚才是關鍵!即使要釣前打窩,也不要打大窩,可以做小窩後勤補窩。
對于窩料,以我的經驗,酒米是第一選擇(兩位釣王也是選擇酒米為主,非常一緻)。第二選擇就是花生菇、菜仔餅等農村炸油下腳料。盡量做到少打勤打,野釣鲫魚基本不會差。
寫到最後
冬天釣鲫魚,由于天氣的原因,鲫魚的活躍度差,基本很少遊動,呆在深水區裡一動不動,體内能量保持充足,導緻進食欲望差,食量減少。個人的感覺是,冬天釣鲫魚,找魚(即尋找釣點)才是關鍵。隻有找對釣點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研究怎樣打窩。
至于打窩,劉志強的打窩原則我個人并不認可。打窩雖然是引魚,但冬天裡窩料的作用,更多的是誘導鲫魚開口覓食,提高鲫魚的進食欲望,打開它的胃口。冬天的鲫魚食量本來就減少了很多,如果打大窩把鲫魚喂飽了,還能釣到鲫魚嗎?少打勤打才是王道,這點我更贊同鄧剛的思路,他的觀點跟我基本一緻。并不贊同劉志強的觀點打大窩重窩,他每次野釣都釣得少,可能跟打重窩有關,這叫打死窩了。
最後建議:作為一個釣魚人,需要文明施釣。而且,環境保護是每個釣魚人的責任!請随手帶走自己身邊的垃圾,創造一個美好的釣魚環境!如有不同觀點或作者有誤,可以在評論區裡指正。我是釣魚鈴當,記得關注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