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疼嗓子疼牙疼是怎麼回事

心疼嗓子疼牙疼是怎麼回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5:26:46

心疼嗓子疼牙疼是怎麼回事?心絞痛,這個詞在大衆概念裡并不陌生影視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主人公突然胸口劇痛暈倒的劇情的确,典型的心絞痛症狀為胸骨後或左側胸前區鈍痛或壓榨樣疼痛,常常在勞累、情緒激動、寒冷或飽食後出現,可以持續數分鐘不等,通常可自行好轉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保心丸等緩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心疼嗓子疼牙疼是怎麼回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心疼嗓子疼牙疼是怎麼回事(嗓子疼牙疼肚子疼竟都與心有關)1

心疼嗓子疼牙疼是怎麼回事

心絞痛,這個詞在大衆概念裡并不陌生。影視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主人公突然胸口劇痛暈倒的劇情。的确,典型的心絞痛症狀為胸骨後或左側胸前區鈍痛或壓榨樣疼痛,常常在勞累、情緒激動、寒冷或飽食後出現,可以持續數分鐘不等,通常可自行好轉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保心丸等緩解。

但還有一部分不典型心絞痛,由于其發病隐蔽,不走“尋常路”,常常被人忽視。如果不能及時識别病情,極有可能釀成大禍,讓患者及家屬追悔莫及。

不典型心絞痛之一

嗓子痛

54歲的劉先生反複出現喉嚨痛,有梗阻感,他隻當是感冒,口服幾天感冒藥後症狀稍有好轉,但停藥後喉嚨痛仍不見好。他到耳鼻咽喉科就診,醫生行喉鏡檢查提示無炎症,喉嚨無異常。經過反複就診檢查,心電圖提示,劉先生有心肌缺血。

複盤劉先生的病情,醫生發現,他喉嚨痛伴緊縮感、梗阻感,有時像吃了辣椒粉,火辣辣的,為陣發性發作,活動後明顯,休息後好轉,持續3-5分鐘,每天發作1-2次,近期發作次數頻繁,疼痛時偶爾伴出汗。

根據劉先生的描述,醫生推斷他的喉嚨痛,極有可能是心絞痛。通過冠脈造影,發現其左前降支近段血管85%狹窄,給予支架植入。術後,劉先生的喉嚨痛也随之痊愈。

不典型心絞痛之二

牙痛

最近,70歲的王大爺一直在為自己的牙犯愁。口腔科看了好幾次,牙都拔了兩顆,可牙疼還是不見好,正準備拔第三顆牙時,檢查發現血壓高了,牙科醫生讓他先到心内科看診,把血壓降下去再繼續治牙。

心内科醫生問診時發現了端倪:牙都拔了好幾顆,還是疼?一定有問題!

“老爺子,您的牙疼是一陣一陣的疼,還是一直疼?一般什麼時間疼?”

“有時候疼,有時候不疼,一般早上起來刷牙、活動的時候疼,疼得厲害的時候還有虛汗!”

“除了牙疼,胸口有不舒服嗎?有胸口悶、胸口痛嗎?”

“嗯,你這樣講提醒我了,胸口是有點悶悶的,不痛。”“除了高血壓,有糖尿病嗎,抽煙嗎?”“高血壓我一直吃藥的,抽煙抽的,沒有糖尿病……”

通過簡短的幾句話,醫生心中有了底,他讓老爺子先去做心電圖。心電圖報告顯示,胸前導聯T波倒置。馬上收住院,完善冠脈造影,植入支架,一氣呵成。後來老爺子牙疼好了,他自己調侃:支架治好了我的牙疼。

一般來說,心絞痛引起的牙痛為下颌疼痛,有酸脹感,幾分鐘即可緩解,一般不超過半小時。如果患者合并高血壓、糖尿病、抽煙、冠心病家族史,要警惕心絞痛。

不典型心絞痛之三

肚子痛

秦女士今年56歲,在一家工廠上班。她患有慢性胃炎,最近與家人吵架後出現肚子疼。秦女士覺得自己胃炎犯了,就到醫院消化科就診,準備做一個胃鏡看看是否得了胃潰瘍。

按照要求,做胃鏡前需要常規評估心電圖,但是秦女士的心電圖報告提示——II III aVF ST段壓低,T波低平。醫生一看,發現情況不一般。再仔細詢問病史,原來秦女士的肚子痛為上腹部疼痛,與吃飯、饑餓無關,與情緒有關,一生氣就疼,休息後能好轉,再追問家族史,其父親有冠心病,死于心肌梗死。

進一步檢查結果提示,秦女士右冠中段血管狹窄90%,支架植入後,她的症狀明顯好轉。

心絞痛發作超20分鐘需警惕

通常來說,心絞痛發作有一定誘因,如過度勞累、劇烈運動、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飽食、受寒、吸煙等。

心絞痛的發作往往是陣發性的,大多數人可能疼痛3-5分鐘,一次心絞痛的發作時間一般不超過20分鐘。如果心髒缺血所導緻的疼痛或不适超過20分鐘,就極有可能發生心肌梗死。

有一部分患者心絞痛發作時隻是覺得無故出汗、乏力,無明顯痛感。當出現以上症狀,結合本身有冠心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抽煙、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等,建議心内科就診,完善心電圖、心超等檢查,排除不典型心絞痛。

此外,心絞痛發作時一定要注意休息,如家中備有硝酸甘油片可含服1片,如5-10分鐘不緩解可再含1片;速效救心丸3-5粒含服效果也可。

如果服用藥物後,心絞痛仍不緩解,一定不可掉以輕心,應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去胸痛中心就診。

呵護心髒,不妨這樣吃

呵護心髒健康,平時要勞逸結合,老年人可以散散步打打太極拳。飲食以清淡為主,戒煙限酒,避免過飽。同時,注意慢病的防治如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高尿酸血症等。在飲食方面,建議大家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多攝入膳食纖維:

多吃全谷物、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等食物,确保每天攝入膳食纖維30-45克。我國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攝入全谷物、雜豆類食物50-150克。但我國超過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攝入嚴重不足,成年男性每日全谷物攝入量為13.9克,女性為14.6克,遠低于推薦攝入量。

每天吃水果的量不應少于200克,蔬菜不少于200克。建議大家每天吃半斤水果、一斤蔬菜。

少吃油,尤其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脂肪攝入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注意每天飽和脂肪酸攝入的供能比不要超過10%。平時少吃油炸食品,做飯菜也要注意少放油、少油煎油炸;植物奶油、人造黃油、酥、派類食物中反式脂肪酸可能比較多,也注意少吃。

少吃鹽和糖:

每天攝入食鹽的量不要超過5克。少喝含糖飲料,包括純果汁。完整的新鮮水果最好,榨果蔬汁時盡量多放蔬菜,少放水果。

少喝或者不喝酒:

我國膳食指南建議,兒童少年、孕婦及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果想喝酒,男性每天飲酒攝入的酒精不要超過25克,女性不要超過15克。(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心内科醫生喬增勇 孫豔轉)

來源: 文彙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