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講什麼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講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5 09:13:29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講什麼(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1

這是含嶺的第5篇文章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講什麼(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2

《飲酒二十首》其五

這是每個人上學期間都背過的一首小詩,也是陶淵明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被奉為千古名句,和菊花一起成為陶淵明的代表性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無論是在梁昭明太子蕭統編輯的《文選》裡,還是在初唐《藝文類聚》裡,它的名字都被稱為《雜詩》,而自宋代以來,它都是作為《飲酒》組詩中的第五首出現的——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在手抄本時代,文本的保存和流傳都依賴抄寫,正因如此,文本的題目和内容往往在傳抄過程中發生變化,這和現代人習慣性認為文本是固定的有本質區别。正如李瑞良先生在《中國古代圖書流通史》裡所提到的:流通過程也是生産過程。在某種意義上,書籍的内容也是通過流通而得以不斷完善的。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講什麼(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3

流通過程也是生産過程

宋代在中國版本史上是一個萬川歸流的時代,唐以前所有大作家的文集無不經宋人之手編輯整理。正如本文所要講到的這首小詩一樣,詩的題目和文本往往在離開作者後,作者就失去了他對文本的絕對控制權,在宋代以前以“雜詩”為題,宋代以後則作為《飲酒》的組詩之一出現。

那麼,到底是“悠然見南山”還是“悠然望南山”呢?這需要我們從源頭開始說起。

異文,是書籍在流傳過程中因為傳抄者的失誤或者有意改變而針對同一篇文學作品産生的不同文本。《蔡居厚詩話》中提到:“淵明集世既多本,校之不勝其異,有一字而數十字不同者,不可概舉。”這句話的意思是,《陶淵明集》的版本衆多,異文數量異常龐大。那麼,在我們背誦的“望”或者“見”其實都是異文之一。

蘇轼是第一個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此篇神氣都索然矣。”也就是說,在蘇轼看來,“望”充滿了渴望和力,“見”則出于無心、具有随意性,相比而言“見”更加符合陶淵明的形象。而“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說明:在蘇轼的時代,“望南山”才是最主流的、得到普遍承認的标準。在宋代筆記資料中,我們能看到,蘇轼本人就常常無法控制自己的文本。

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蘇轼的這種意見被很快的接受,“見”則取代“望”被蘇轼文學集團成員很快得到支持并推廣,重複出現在文學評論作品内,形成一股強大而頑固的文學力量。而問題在于,現存最早的《文選》和《藝文類聚》裡都作“望”。同時,種種迹象表明:在蘇轼提出“望”之前,沒有一種陶集版本是作“見南山”的。

然而,由于我們已經在曆史中失去了陶淵明集的原本,所以兩者都隻是異文的一種,隻是主流觀點由宋代之前的“望南山”變成了“見南山”而已。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講什麼(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4

陶淵明

縱觀曆史,這種地位的變化似乎是一種必然。因為宋人的審美傾向,陶淵明“自然天成”的觀點在此時占據了統治地位。陳師道說:“淵明不為詩,寫胸中之妙爾。”楊時稱:“陶詩所不可及者,沖澹純粹出于自然,非著力所能成”黃徹說:“淵明所以不可及者,蓋無心于非譽巧拙之間。”以上種種觀點都說明,陶淵明的文字世界被視為了缺乏自覺的世界。“山”對于詩人而言,隻是一種偶然和意外,是無意而得卻不是熱情求得的。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講什麼(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5

望南山?見南山?

換言之,“望山”和“見山”的地位交換,隻是讀者接受理論的一個典型範例,其背後反映的是北宋文人關心的文化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蘇轼及其文學集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講什麼(采菊東籬下悠然望南山)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