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人注冊公司需要創業思維,而不是好大喜功。創業思維,首先要明白自己是個創業人,需要腳踏實地運籌好創業資金,所花的一分錢都得摟緊了,花該花的錢,省盡可能省的錢。其次,創業思維應該從自身運營産品的定位與客戶需求去考量,注冊什麼樣的公司體制更有利于企業運營,更有利于節約創業資金。
創業者注冊公司應該從哪些方面去考量如何注冊呢?個人認為應當綜合考量注冊責任、注冊優勢以及稅收征管三個方面的政策因素,再綜合考量創業資金是否吃緊、運營定位是否需要兩個運營因素最後給出結論。我們先看看國家現行允許注冊的各類體制對比:
一、個體工商戶
注冊責任:是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财産承擔無限責任。
注冊優勢:個體工商戶稅收管理相對寬松,對建賬要求非常低,在稅款征收方式上主要采用定額或定率征收。
适合注冊人群:運營單一,用工極少,銷售以店面或網絡零售為主。個人工作室。
二、個人獨資企業
注冊責任:僅以其個人财産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注冊優勢:個人獨資企業可以申請個稅核定征收,依法設置會計帳簿,進行會計核算。也就是說,隻要有人進行會計核算,具有會計帳簿就行,可以不設立财務部門。
稅收優惠:稅收管理相對寬松,對建賬要求較低,個人獨資企業可以申請個稅核定征收,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是按照行業利潤率來核定的,就算你在經營過程中無法取得部分成本票,也不會增加企業的稅負。
個人獨資企業通過申請核定征收,可以把個人所得稅控制在0.5%-3.1%,這樣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相較于有限公司,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個人獨資企業同樣享受創業企業政策性優惠、園區稅收政策優惠、高新企業認定優惠。
适合注冊人群:個人創業資金充裕,起步用工較少,不想為工商稅務浪費精力,以費用節約為主流的人。工作室。
三、合夥企業
注冊責任: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注冊優勢:既是出資人又是員工,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由全體職工出資組建合夥企業,經過了主管部門的行政許可,履行了必要的審批手續,無非集嫌疑。
稅收優惠:按照國家有關稅收規定,合夥企業本身不是法人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隻需由合夥人分别繳納所得稅。合夥企業入駐稅收窪地創業園區等還可以申請個稅核定征收,核定的應稅所得率是按照行業利潤率來核定的,就算你在經營過程中無法取得部分成本票,也不會增加企業的稅負。另可享受創業企業政策性優惠、園區稅收政策優惠、高新企業認定優惠。
适合注冊人群:個人創業資金不足,屬于輕資産創業,且以人力資源整合為本的創業項目。或者願意共同出資,合力經營的項目以及職工衆籌的項目。事務所。
四、1人有限公司
注冊責任:一人公司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财産獨立承擔責任,當公司财産不足以清償其債務時,股東不承擔連帶責任。
注冊優勢:可以具有一般納稅人資質。
稅收優惠:按照國家有關稅收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必須繳納企業所得稅,對股東進行利潤分配時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但一人有限公司同屬于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享受一般減半征收的優惠。另可享受創業企業政策性優惠、園區稅收政策優惠、高新企業認定優惠。
适合注冊人群:個人創業資金充裕,起步用工較少,但創業項目與客戶交易需具備一般納稅人資質的。資源外包業務。
五、有限責任公司
注冊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注冊優勢:有限公司由發起人集資設立。發起人限定在2個及2個以上至50人以下的自然人或法人。
稅收優惠:創業企業政策性優惠、園區稅收政策優惠、高新企業認定優惠。
适合注冊人群:個人創業資金不足,需要遊說投資人投資,但又不希望參與經營管理的項目。投資衆籌項目。
六、股份有限公司
注冊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注冊優勢:1、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面向社會招募發起人或公開募集資金(注意:股份有限公司采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在發起人認購的股份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而募集設立則需要向國院遞交募股申請,所以,非重大項目此路不通。)2、發起人限定在2個以上200以下的自然人或法人。3、股份有限公司在條件成熟時,就是說符合上市條件時,可以直接申請企業上市。
稅收優惠:創業企業政策性優惠、園區稅收政策優惠、高新企業認定優惠。
适合注冊人群:創業資金需求龐大,需要募集。創業發起人财力雄厚,目标直接瞄準企業上市。
創業之初,一開始就考慮我應該承擔有限責任,而不是無限責任的這種考量,隻能說明三個問題:一是你對自身創業信心不足,從而對自身創業的信心埋下伏線。試想一個連承擔無限責任的勇氣都沒有的人創業的結果會怎樣?二是還沒有完全吃透對《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個人獨資企業法》《合夥企業法 》《公司法》和《稅法》的政策解讀,體制小有小的好處,體制大有大的麻煩。三是局限性幻想思維的禁锢,剛注冊就考慮到未來,認為未來企業體制應該是什麼樣的就該注冊成什麼樣的,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得看你手裡的創業資金能否承擔得起愈來愈嚴格的政策性費稅成本。
最後依然要告訴創業者,注冊公司應當綜合考量注冊責任、注冊優勢以及稅收征管三個方面的政策因素,應當綜合考量創業資金是否吃緊、運營定位是否需要兩個運營因素最後給出結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