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體驗年味兒,常州市各個社區以“我們的節日·春節”為主題開展文化惠民、文明實踐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内容貼近生活,向廣大居民朋友提供富有特色的精神食糧,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禦水華庭社區:迎新春 帶着福餃去串門
禦水華庭社區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帶着福餃去串門”迎新春活動,居民們來到社區串門,包餃子,寫“福”字,其樂融融,共同迎接新春佳節。
活動中,阿姨們拿出包餃子的看家本領,各顯神通,有南方精緻小巧的餃子包法,也有北方粗犷的手擀面皮大塊包肉,不一會餃子就整整齊齊碼放在了桌上。叔叔們也不閑着,有的提筆凝神一個個“福”字即躍然紙上,有的揮毫潑墨一幅幅春聯頃刻完成,還有的幫阿姨們打打下手把餃子撒上面粉裝進盒子。大家讨論着誰擀的餃子皮更薄,誰包的餃子餡更多,現場歡聲笑語,洋溢着節日的喜慶。
居民們帶着自己包的餃子去鄰居家串門,把福餃分享給自己的鄰居,黨員志願者也将福餃送給社區的軍屬家庭、殘障家庭、高齡老人,讓整個社區都充滿溫暖與年味,讓鄰裡之情傳遞進千家萬戶。
藍天花園社區:“福氣滿滿 喜迎新春”年宵花福桶DIY活動
新春佳節即将來臨,為增添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藍天花園社區攜手轄區内的夫妻黨員們開展年宵花福桶DIY活動。
活動現場擺放着紅燦燦的福桶制作材料,黨員們跟随着花藝老師的講解,将一根根細長喜慶的銀柳插入福桶中,并為其裝飾精美小挂件。黨員夫妻們書寫“富強”“和諧”“廉潔”“法治”等小卡片懸挂其間,大家許下美好的新年願望,将幸福安康、快樂吉祥融入這五彩缤紛的福桶中。大家捧着一盆盆紅紅火火、賞心悅目的福桶花,互道一聲“新年快樂”,現場氣氛融洽和諧。
花西社區:校社聯動迎新春 歡歌笑語幸福年
為了讓青少年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體驗濃濃的新年氛圍,花西社區黨委組織黨員義工志願者、紀檢委員走進清潭中學,共同舉辦“校社聯動迎新春 歡歌笑語幸福年”主題活動。
活動現場,紀檢委員和志願者帶領孩子們包餃子、做冰糖葫蘆、講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在這裹着寒氣的冬日裡,冰糖葫蘆可是每個人的童年回憶啊,瞧,孩子們一一挑選着自己喜愛的水果,小心翼翼地用竹簽棒将它們串成一串,最後再淋上精心熬制的糖稀,均勻沾滿糖漿,一串串誘人的冰糖葫蘆就制作完成了,咬上一口,酸中帶甜,唇齒留香。在包餃子環節,大家圍成一圈,紀檢委員一邊教他們擀皮、包餡,一邊講着勤儉節約的名人小故事,孩子們邊聽故事邊包餃子,不一會兒,滿滿一盤漂亮的餃子就包完了,燒半鍋開水,将餃子下入鍋内,看水花翻滾,白色的水沫裹挾着圓鼓鼓的餃子,不覺口水就已流淌在了娃兒們的唇邊。
新豐村委:方寸紅紙 點墨祈“福”
紅紙,黑墨,一雙雙稚嫩小手,書寫着寓意美好的“福”字。在星都景苑黨群服務中心,實小教育集團平岡校區的部分小記者,共同參加由快報小記者工作室與新豐村委聯合舉辦的“方寸紅紙,點墨祈福”主題活動。
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活動現場,由新豐村委“明德工作室”指導老師——朱建國爺爺,為小記者教學寫“福”,寄予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小記者學習書法,積極寫“福”,把“福”帶回家,上門為新豐村老人、殘疾人送“福”,暖人心,樹風尚。
方寸紅紙,點墨祈福。源遠流長的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儀式感中傳承着。小記者在接“福”中尋濃濃年味,在送“福”中傳陣陣溫暖!
五星村委、都市桃源社區:非遺刻紙迎冬奧
五星村委聯合都市桃源社區共同舉辦“我們的節日·春節”——迎冬奧慶新年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冬奧元素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刻紙相結合的樂趣。
活動伊始,大家觀看了都市桃源社區居民、殘奧冠軍周聰的紀錄片《追夢人》。他的自強不息、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鼓舞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随後,大家在非遺傳承人和巾帼志願者的精心指導下,非遺刻紙,迎接新年。不一會兒,一幅幅“虎”“冬”“2022”等非遺刻紙作品便在孩子們的巧手下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孩子們表示,會以周聰哥哥為榜樣,勤奮學習、磨練意志,虎虎生威,迎接新的一年。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