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裡,大部分的老人都十分的寵愛第三代,不管是男是女,甚至比自己的親生子女還更受到老人的喜愛。
當然了,這種情況在農村更加明顯,因為如今的農村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出門務工賺錢,老人孩子待農村種地看家。
在我國,“隔輩親”的現象很是普遍,或許一位父親對于自己的兒子很嚴厲、要求很嚴格,但是對于孫子,總是“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口裡怕化了”,疼愛有加、百般溺愛,所以,孫子與爺爺、奶奶的感情通常很深。
但是,孫子與孫子也有區别,比如孫子與外孫。
在農村,有這麼一句諺語:心疼孫子燒墳紙,心疼外孫把手指。說的就是農村的老人心疼親孫子和心疼外孫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導緻老人們對親孫子與外孫的态度也會有所差距。
為什麼呢?
最主要的就是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我國大多數的農村,都有着清明祭祖的習俗,而這代表的就是中華民族千萬年道統承傳的核心價值觀,而對于老人來說,最明顯的就是當自己老去之後,親孫子繼承的是自家的香火,自家的血脈傳承,就算再怎麼不孝,但是在我國農村這種環境氛圍中,每年清明也是必須得去給祖輩燒紙祭墳的。
而外孫則不一樣,他們代表的是别的家族,别的血脈傳承。
所以,農村也有句老話,“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認不到”!
因此,對于農村老人來說,他們大多數都非常喜歡親孫子,對孫子非常的寵愛,甚至出現了一些過度的溺愛,讓孩子的母親受不了,然後不讓他們帶孩子的情況。
特别在農村,要是兒子娶了一個城裡媳婦,那就更是如此了。
因為,現在的兒媳婦都特别有自己的主見,在農村的還好,大家生活環境也相差不大,但是城裡媳婦卻不一樣 了,她們的育兒觀念與老一輩的不一樣。很多老人帶“親孫子”沒少受兒媳婦的閑言,雖然老人是幫忙,但在有些兒媳婦看來,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比如說很多農村老人喜歡自己把米飯嚼碎再喂給小孫子,可是在大多數年青一代的人看來,太惡心了,還不幹淨,很容易給孩子傳染疾病。
但是老人的看法卻不一樣,你老公還是我一口一口喂大的呢,哪有什麼不幹淨的。
當然了,也有例外一種情況,那就是偏心!
在農村,這樣的現象非常多,雖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這樣,但是大多數确實是很偏心,有的能自己平衡一下還好,但是有些老人偏心起來是沒有限度的。
比如說好幾個兒子,但是老人偏偏喜愛小兒子,什麼都給小兒子,甚至還找其他兒子要東西再送給小兒子。而對于其他的兒子,他們卻漠不關心,隻有需要他們幫忙的時候,才會想起他還有其他的孩子,而對于孫子那一輩,更是如此,喜歡的什麼的都給他。
因此,對于一些人來說,對爺爺奶奶的印象反而不如自己的外公外婆,因為人心都是肉做的,感情也是相互的!
大農圈原創,非授權轉載必究!
如你需要發布供求信息,請關注大農圈,或者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