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曆代史書,一個最明顯的規律就是末代皇帝總會被抹黑。而開國皇帝無一不是英明神武,雖然很不正常,但可以理解,畢竟前朝皇帝如果不昏庸,如何顯得出本朝開國君主的盛明。由于朝代變更,有些被黑的皇帝還是有機會被洗白的,曆史上有三個背負惡名的君主,如秦始皇,世人都知道他的殘暴,都說他是暴君,至于他的功績反而知道的人不多;如商纣王,世人都知道他無惡不作,沉迷酒色,濫殺大臣,卻不知道他文武雙全,托梁換柱,開疆拓土。今天說的就是第三位皇帝,隋朝的楊廣。
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曆史上的楊廣和民間流傳的隋炀帝區别很大。抹黑一個人很容易,但是想為一個人翻案,那就太難了。這需要提供明确的證據。那麼隋炀帝楊廣有哪些功績,能夠幫助自己翻案呢?
第一件事,修改法律。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亂世必用重典,隋文帝楊堅結束了南北朝,創立隋朝,天下初定,法律比較嚴苛。隋炀帝楊廣繼位之後,修訂法律,頒布《大業律》,對楊堅制定的法律進行改革,把那些處罰過重的都進行修改。世人都說楊廣是暴君,殘暴不仁。可正是這位“殘暴不仁”的君王把殘忍的法律改掉。
第二件事,科舉制在楊廣時正式實行,增設進士科。隋朝之前,是采用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這種制度雖然相比之前的察舉制有所進步,但壞處也很明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是這個制度的缺點。相比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無疑更加公平,寒門子弟有機會和世家大族的人進行競争,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楊廣對于讀書人的幫助無疑是巨大的。可這些讀書人并不買賬,他們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表明自己的政治正确,積極地抹黑楊廣。
第三件事,開通大運河。世人多認為隋炀帝開通大運河是為了自己的個人欲望。為了開通大運河,楊廣用了大量的勞動力,也因為此,造成國内動蕩,自己身死國滅。楊廣開通大運河前後用了六年,如果真是為了個人欲望,那他的欲望持續時間還真是久!暫且不去推測他開通運河的目的,隻看運河的作用。我們知道南北朝時戰争頻繁,國家的興滅如同走馬燈一樣,導緻中原,特别是北方人口銳減,經濟很差。反觀江南,戰争少,人口多,經濟富足。楊廣為了維持帝國的正常運轉,隻能“南水北調”,而運河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史書記載“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絕”。對于南北方的交流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四件事,軍事上主動出擊,平定禍亂。隋朝雖然統一了國家,但周邊的少數民族勢力依然強大,對新興的隋王朝形成威脅。楊廣沒有被動挨打,而是選擇了主動出擊,他繼位後對周邊的少數民族進行了軍事打擊,開疆拓土!如攻滅吐谷渾,此戰開疆拓土數千裡,征讨流求,擊殺其主歡斯渴刺兜,俘男女數千人而去。三征高句麗,進攻高句麗的戰争,先後動用人力數百萬。
楊廣開拓疆土、安定西疆、大呈武威、威震各國、開展貿易、揚中國威、暢通絲路。乃一代有作為的國君所為。唐太宗李世民也感慨地說:“大業之初,隋主入突厥界,兵馬之強,自古已來不過一兩代耳。”唐朝之所以能有貞觀之治這樣的盛世,我認為和楊廣的功績是脫不開關系的。李淵和李世民是懂得借鑒曆史的人,他們雖然抹黑楊廣,但是對于正确的事,他們還是繼承了下來。如同漢承秦制,唐也是繼承了隋朝的體制和法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