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蘇禮
萬先生,41歲,陝西銅川人,2021年7月31日來診。自訴胸悶、氣短兩年。患者兩年前曾在某石灰廠工作,之後漸漸出現胸悶、氣短症狀,曾在某醫院求治,經胸片、CT血尿常規等檢查,診斷為肺大泡症、肺炎、肺間質纖維化,采用抗菌素、激素等治療,病情有所減輕,但未能痊愈。近兩月來,胸悶、氣短明顯加重,以緻無法正常工作,遂來診尋求中醫治療。
刻診:面色晦暗,呼吸迫促,動則氣短,胸悶,上下樓梯感覺氣不夠用,偶有胸痛、咳嗽、咳痰不利,納便尚可。舌紅略暗,苔薄白略膩,脈弦滑。
診斷:喘證(痰熱蘊肺、肺腎兩虛);治則:宣肺平喘、補益肺腎。
處方:炙麻黃、射幹、法半夏、細辛、生石膏、炙甘草、黨參、麥冬、五味子、百合、炙黃芪、大棗,7劑,每日1劑,水煎服。
2021年8月6日二診:自訴胸悶、氣短明顯減輕,偶有咳嗽、咳痰不利,上下樓梯已不費力,患者自己感覺似乎回到了兩年前未病之前的狀态。舌紅苔薄白,脈弦滑。
處方:炙麻黃、射幹、法半夏、細辛、生石膏、炙甘草、黨參、麥冬、五味子、百合、炙黃芪、地龍、橘紅、瓜蒌,7劑,每日1劑,水煎服。
2021年9月3日三診,病情顯著好轉,本已恢複正常工作。一周前因加班勞累,複感胸悶、氣短,氣喘咳嗽,但程度沒有以前嚴重,乏力不著,納便如常,舌淡紅,苔薄白,脈滑尺虛。
處方:紫蘇子,炙麻黃,橘紅,法半夏,茯苓,桔梗,五味子,桑白皮,瓜蒌,枳殼,黨參,蛤蚧,甘草。12劑,每日1劑,水煎服。
2021年9月17日四診:自覺病情基本痊愈,納便調,精神狀态如常,已恢複正常工作。診之脈虛略滑,舌淡紅,苔薄白。
處方:生黃芪,炙麻黃,百合,熟地,麥冬,天冬,浙貝母,桔梗,當歸,白芍,五味子,紅參,蛤蚧,甘草。上共為細粉;煉蜜為丸 。每服1丸,每日3次。
根據肺大泡症以呼吸迫促為主症的特點,此證當屬于中醫喘證的範疇。喘證分虛證與實證兩類。實喘發病急驟,息高聲粗,甚則張口擡肩;虛喘病勢徐緩,呼多吸少,活動時加劇。中醫認為,喘證與肺腎兩髒關系最為密切,肺主呼氣,腎主納氣,二髒功能正常且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整個呼吸吐納、氣體交換的過程。一旦由于六淫外感或七情勞損,以緻痰熱(濕)内蓄、肺腎虧虛,則易形成喘證。
臨床上,喘證需與哮證加以區别,喘證是一個臨床症狀,可以見于多種急慢性疾病過程之中,而哮證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疾病,哮必兼喘,故名哮喘。常法治療喘證,實喘多以溫肺化痰,清熱利濕,宣肺平喘為主;虛喘則以健脾益氣、溫腎納氣為大法。
本案患者罹病兩年,呼吸迫粗、苔膩脈滑,又見動則氣短、胸悶,當為虛實夾雜之證。所用方中,炙麻黃、射幹、法半夏、細辛、生石膏宣肺、清熱、平喘,炙甘草、黨參、麥冬、五味子、百合、炙黃芪、大棗健脾益氣、補益肺腎。三診因調養失當,病情有所反複,出現肺腎兩虛,痰飲内蓄之象,改用蘇子降氣湯合人參蛤蚧湯加減。四診其病大愈,其氣尚虛,故用百合固金湯合人參蛤蚧丸加減,以善其後。
縱觀全案,辨證精到,選方用藥得宜,虛實同治,補瀉兼施,進退有據;整個診療過程始終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并未受有關檢查診斷的影響,故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