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王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古代那個最厲害的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王姓出自姬姓,妫姓,子姓,因為其先祖大多數出自王族,所以後世就因此為姓,這一點,姓王的同志們會不會有點小驕傲呢?
在文字的演變上看,王像個斧頭,代表着力量。但是秦朝開始,天子改成皇帝,王則成為了貴族或者功臣的封爵,現在的含義裡,王還指在某方面領先他人的人或者事物;《莊子》裡“内聖外王”,王還指聖人才德。
王姓的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出自姬姓,是周文王之後,後來衍生三支,一是周文王十五子畢公高後裔,一是東周靈王太子晉後裔,因直谏被貶為庶人,還有一支就是戰國四公子信陵君魏無忌之後,在魏國被滅後,魏無忌孫子卑子逃往泰山,後被漢高祖劉邦封為蘭陵侯,因其出生,當時人稱為“王”家,其後代也改姓王;第二種出自妫姓,是齊王田和後代。當時舜的後裔妫滿被周武王封于陳,傳至公子完,後避難來到齊國,改姓田,後面的田氏伐齊,取代姜姓成為齊國國君,但是在齊被滅後,齊人仍稱齊為“王家”,後人便以王姓;第三種出自子姓,據說是比幹後人,比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雖然王姓分布很雜,但是王氏族人一緻把東周靈王太子晉居地也就是今天的太原市作為發源地。
從遷徙分布上看,王姓早期在北方繁衍發展,戰國時,周靈王後裔為躲避秦朝禍亂,遷徙到琅琊後遷徙到臨沂;河内王氏本是太原人,原住祁縣,後遷徙到平州,後又遷徙到河内;西漢時河内王氏遷徙到霸陵,西晉末年,王氏開始遷徙江南,唐僖宗時,王氏遷徙四川、安徽、江西,到了北宋末年,開始遷徙浙江、江蘇,等到元初,福建的王氏開始進入台灣,等到明清時,王氏開始移居海外。
關于王姓的古迹,還是當首提太原,那裡是其發源地之一,之前說過的太子晉是王氏始祖,那裡還有着王氏祖祠;還有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的王家大院,是靜升王家耗費半個世紀建立的豪華住宅,其始祖王實于1312年遷徙于此,剛開始以耕地兼營豆腐坊為生,因為為人忠厚,手藝精湛,其家族逐漸興旺,于是建立了“華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再有就是嵊州市金庭鎮後廠村的王羲之墓和貴州市錦屏鎮的王昌齡王狀元墓,都是王家後人的聚居地和不錯的旅遊勝地。
關于王姓的名人同樣有很多:鬼谷子王诩,鬼谷之名國人公知;王翦,秦朝名将,滅六國功不可沒;王昭君,四大美女之一;王充,最早的無神論者等等,上下五千年的王姓名人,為中華民族的建設貢獻了很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