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灸和雷火灸區别?“ 熱證施灸 ” 的臨床運用概述,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火龍灸和雷火灸區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熱證施灸 ” 的臨床運用概述
陳瑞雲1 秦黎虹 2
熱證, 系指八綱辨證中病性屬熱的症候, 包括外感熱病,内傷熱病以及外科瘡瘍腫毒等多種疾病中表現出來的熱性病症。 灸法, 系以艾為基本原料(或在艾絨内摻入适當比例的中藥細末), 做成艾柱或艾條對患者特定穴位、 經絡或者病變局部進行施灸, 具體包括艾柱的直接灸和間接灸以及艾條的懸起灸和實按灸。 大量文獻資料表明, 艾味辛能發散, 味苦能洩熱,性溫能行氣活血, 性熱能勝寒, 又因其氣味芳香, 可升可降,善通諸經, 啟閉開竅, 借火力以行藥力, 可使灸火直達病所,調理氣血, 平衡陰陽, 而治各種病證 [1] 。 所以灸療并非僅僅适用于寒證, 曆代醫家關于“熱證施灸” 的理論和臨床經驗都很豐富, 現代臨床上應用的同時也對其起作用的基礎進行了實驗研究, 現綜述如下:
1 “熱證施灸” 的曆代應用
秦漢時期, 中醫奠基之作《黃帝内經》 成書, 其中關于灸法頗多闡述, 《内經•終始》 有言: “少氣者, 脈口人迎俱少不稱尺寸也, 如是者, 則陰陽俱不足……如此者弗灸, 不已者因而瀉之, 則五髒氣壞矣。” 有醫家, 如張介賓即認為其不可灸,然而楊上善則認為“弗灸” 于理不順, 李懷林 [3] 辨其為“如此者弗灸不已, 因而瀉之, 則五髒氣壞矣。” 參照《内經•官能》篇“陰陽皆虛, 火自當之。” 當以李懷林為是。《靈樞•癰疽》篇雲: “發于肩及臑, 名曰疵癰。 其狀赤黑, 急治之……癰發四五日, 逞焫之。” 當為灸治熱證的第一典例。魏晉時期, 灸法得到了顯著發展, 灸法靈活多樣, 熱證的灸法治療也有了更廣泛的運用, 葛洪在《肘後備急方》 中述:“諸癰疽發背及乳方, 比灸其上百壯。” 又“石癰, 當上灸百壯”。 葛洪首創瘡癰隔蒜灸治, 并稱:“餘嘗小腹下患大腫, 灸即差。”
唐宋時期, 是我國針灸史上灸法發展的最重要時期, 灸法專著很多, 崔知梯有《骨蒸病灸方》 記載專病灸治經驗, 稱:“嘗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 前後差者, 數過二百。” 孫思邈,在增加了灸療防病的同時, 在熱證用灸方面做了更多的探索,如《千金要方》 治: “五藏熱及身體熱, 脈弦急者, 灸節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千金翼方》:“胃中熱病, 灸三裡三十壯。”
《千金冀方》 醫“諸煩熱時氣溫病, 灸大椎百壯。” 内科病證中, 陰虛火旺之灸治,《千金要方•卷十九》:“腰背不便, 筋攣痹縮, 虛熱閉塞, 灸第二十一椎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随年壯。”又雲:“消渴咽喉幹, 灸胃管下輸之穴各百壯。” 穴在背第八椎下橫。《千金方》 療雙目“風癢赤痛, 灸人中近鼻柱二壯”。 王焘《外台秘要》 雲: “盜汗者, 因眠睡而身體流汗也……亡津液故也……灸大椎五六百竈, 日灸二七、 五七任意, 汗即漸止。”又治小兒雲:“下血身熱, 口嗓不乳, 反張脊強, 汗出身熱, ……如此非複湯所不能救, 便當時灸之妙。”《針灸資生經》 獨立痨瘵一節, 指出: “灸勞法, 其壯手足心熱, 多盜汗……初發咳嗽, 漸吐膿血。” 灸治累效。《扁鵲心書》: “婦人産後熱不退,恐漸成痨瘵, 急灸臍下三百壯。”
金元時期, 由于針法研究的崛起和針法應用的日以推廣,灸法的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以金元四大家為首的不少醫家鞏固發展了灸法, 在熱證灸法上, 劉河間不囿于張仲景熱證忌灸之說而指出:“骨熱……灸百會、 大椎”“瘡瘍已覺微慢腫硬, 皮血不變色, 脈沉不痛者, 當外灸之, 引邪出而方止” 等,《丹溪心法》 則載一些醫案, 如“治肺痨咯血, 發熱肌瘦, 灸肺俞五次” 而廖。 又載: “兩手大熱為骨厥, 如在火中, 可灸湧泉 5 壯, 立愈” 等。
明清時期, 灸法成熟于此時期, 從著作的數量、 灸法技術的改進、 隔物灸的廣泛應用等方面可見灸法的鼎盛發展, 汪機《外科理例》 載:“一人年逾四十發背, 心脈洪數, 勢危劇……騎竹馬灸, 灸其穴, 是心脈所遊之地, 急用隔蒜灸, 以瀉心火,拔其毒, 再用托裡消毒而愈。” 李梃《醫學入門》 裡說: “虛者灸之, 使火氣以助元陽也; 實者灸之, 使實邪随火氣而散也;寒者灸之, 使其氣複溫也; 熱者灸之, 引郁熱之氣外發, 火就燥之義也” 龔廷賢《壽世保元•灸法》 論及熱證施灸的病不少,如骨蒸勞熱灸“四花” 穴; 腸風髒毒便血, 久不止者, 取脊骨平臍處, 椎上灸七壯,“無不除根”, 其它如破傷風、 小兒驚風、疔瘡等等俱以灸治。 吳亦鼎在《神灸經論》 言:“傳屍痨瘵……每緻傳人, 百方難治, 惟灸可攻”, 其中列舉百餘例實熱虛熱證的灸治穴位及方法, 涉及了内外婦兒五官等諸科。
綜上所述, 在古代文獻中, 熱證用灸的記載涉及内外婦兒五官諸科, 病性則涵蓋了表裡虛實, 誠如明代龔居中《痰火點雪》 所言: “灸法去病之功, 難以枚舉, 凡虛實之熱, 輕重遠近, 無往不宜。”
2 “熱證施灸” 的現代應用
現代臨床上也有廣泛的應用, 同樣涉及了内外婦兒五官科諸科, 病種則以現代醫學的感染性疾病為多見:
内科方面, 成華 [4] 等隔鹽姜灸神阙及天樞治療急性胃腸炎126 例, 30 分鐘症狀基本消失者 68 例, 60 分鐘症狀明顯緩解者 50 例, 120 分鐘緩解者 5 例, 120 分鐘仍無明顯緩解者 3 例,有效率達到 97.62%; 梁德斐 [5] 治療阿米巴痢疾 18 例, 方法是先行針刺氣海及雙側天樞穴, 得氣後出針, 改艾柱直接灸, 每穴七壯, 一般灸一次即愈, 随訪一年未複發; 曾紅英 [6] 在大椎、神阙、 足三裡、 病變關節穴位施以太乙神針, 每日一次, 每次半小時,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57 例, 治愈率為 19%, 其認為太乙神針能達到早期治愈, 中晚期可以控制病情發展、 改善症狀; 李劍松, 郭粉蓮等 [7] 用灸法治療痛風 36 例, 與口服西藥秋水仙堿 24 例對照, 療效優于對照組; 趙粹英等 [8] 對 80 例難治性肺結核進行隔蒜灸治療, 治療選 2 組穴位, 即: 一組選雙側百勞、 肺俞、 膏肓, 另一組選關元、 雙側中府、 足三裡, 每日輪換施灸, 施灸期間除口服 INH300mg/日, 停用其他抗痨藥,三月後顯效 19 例, 好轉 33 例, 無效 28 例。
外科方面, 涉及病種很多, 如帶狀疱疹, 李元友, 李紅,劉洪濤等 [9] 采用針刺方法操作, 病變周圍局部常規消毒, 用 30号 115 寸毫針從病變外圍 0.5cm 處圍刺, 之後将艾條點燃, 在病變上方 3cm 處進行艾灸, 灸至局部皮膚潮紅, 大約 15min,7d 為 1 個療程, 治療帶狀疱疹 48 例, 兩個療程痊愈 41 例, 顯效 6 例, 好轉 1 例。 劉欽華, 姜翟明 [10] 則通過與西醫的常規治療對照, 發現艾灸加煙熏治療帶狀疱疹, 無論在縮短療程還是在減少或減輕後遺症方面都占有明顯優勢。 另外, 孫小英 [11]用局部圍刺, 加疱疹頭尾簇處麥粒吹灸治療帶狀疱疹 38 例;
白晔 [12] 運用艾條回旋灸結合三棱針點刺, 毫針圍刺等治療 23例, 餘瑞平 [13] 則以皮損所屬的胸神經對應的背俞穴為主施灸,同時配合使用複方爐甘石洗劑外搽皮損處, 每日 4 次, 都取得了滿意療效。 其他, 馬新飛 [14] 等治療褥瘡, 将艾條點燃後在患處溫和灸, 每處 15 分鐘, 每天兩次, 10 天一個療程, 經過 1~2 個療程, 痊愈 25 例, 好轉 12 例, 無無效病例。 宋秀蘭 [15] 等用灸法配合抗生素治療創面長期不愈合和膿性感染 36 例, 即創面消毒後, 艾條回旋灸, 30 分鐘左右, 敷上研細的抗生素包紮即可, 每天一次, 最多 10 次即可痊愈; 王治國 [16] 采用點刺與艾灸之法治療 50 例急性淋巴管炎患者, 療效顯著, 除一例無效外, 其他五日内痊愈; 李桂清等 [17] 艾灸治療急性淋巴管炎16 例, 在紅絲末端用雀啄灸并移向病變中心, 實施回旋灸, 輕者日一次, 重者兩次, 經 1 到 2 次治療痊愈者 7 例, 經 3 到 5次治療痊愈者 8 例, 5 次無效者 1 例; 對于疖, 李惠芳 [18] 則通過隔蒜灸治療 38 例, 6 次内治愈率 97.73%; 許文輝 [19] 用溫和灸治療單純性未潰破者 136 例, 未成膿者 87 例三次内均全消散, 成膿者 49 例, 病輕膿少者 20 例, 三次内膿液吸收而愈,餘 29 例切開排膿後, 再灸 2 次均痊愈。 秦黎虹 [20] 曾用艾熏灸治療辨證屬實熱陽證的外科感染 1556 例, 病種包括了疖、 癰、甲溝炎、 膿性指(趾)頭炎、 外傷感染及腳癬等, 總有效率 100%,治療中無不良感染及擴散現象。
婦科現代主要用于乳腺炎的治療, 效果顯著。 吳巧玲 [21]隔蒜灸治療急性乳腺炎 28 例, 即将蒜片置于乳管硬結處, 直徑 10mm, 高 10mm 的艾柱燃完 3 壯, 積乳即可從乳頭自行排出, 28 例中, 一次治愈 23 例, 乳房脹痛消失, 硬結腫塊消散,體溫下降, 餘 5 例, 3 至 5 次, 痊愈; 楊繼軍等 [22] 取患側局部紅熱腫塊處和乳中穴, 以隔蒜灸治療急性乳腺炎 42 例, 灸至紅暈、 溢乳為度, 膿腫潰破的可加拔火罐, 膿被吸盡後再隔蒜灸, 痊愈 38 例, 顯效 2 例, 好轉 1 例; 侯桂英 [23] 則以肩井、乳根為主穴, 配伍曲池、 合谷、 和手足三裡, 用艾條溫和灸患側穴位, 每穴位 8 分鐘, 每天灸一次, 乳癰初起者 1~2 次即可消散, 已成膿者加灸少澤穴, 可促其排膿, 加速愈合, 30例中, 一次治愈率 50%, 2 次治愈率 30%, 5 次治愈率 16.67%,1 例中途停灸。
兒科方面, 路瑤和倪瑞軍 [24] 對 72 例發熱患兒取雙側肺俞和足三裡采用雀啄灸, 每穴位 5 至 7 分鐘, 日一次, 治愈率94.3%, 平均療程 3 天; 唐永蓮, 孫秀霞等 [25] 治療小兒外感發熱 78 例, 取雙側肺俞、 足三裡施以雀啄灸, 以皮膚潮紅、 濕潤為度, 日一次, 治愈 73 例, 顯效 5 例; 韓長根 [26] 等用回旋灸神阙及雙側湧泉, 每穴位 10 分鐘, 每日一次, 治療小兒自汗、 盜汗 24 例, 10 次内痊愈 24 例, 随訪半年無複發。
五官科方面, 張化男 [27] 等用麥粒大的艾柱, 灸後溪穴治療睑腺炎 32 例, 左病灸右, 右病灸左, 連灸 3 柱為一次, 一般患者一次即愈, 一次治愈 27 例, 2 次治愈者 5 例; 嚴峰 [28] 等雀啄灸治療耳廓假性囊腫, 即用清艾條雀啄灸患處, 每日兩次,每次 25 分鐘左右, 灸處紅熱為宜, 22 例中, 一例無效外, 餘1~2 次即愈, 随訪半年無複發。 對于口腔粘膜潰瘍, 何明波 [29]用艾條懸灸勞宮穴治療, 每穴位 15 分鐘, 以穴位潮紅為度,早晚一次, 7 天一療程, 1 療程後口臭明顯好轉, 2 個療程後口臭消失, 瘡瘍點愈合, 張建勳 [30] 則用艾懸灸神阙穴治療, 每日一次, 重者兩次, 三次内痊愈 21 例, 五次痊愈 5 例, 無效 2例, 随訪半年, 複發者 2 例。
3 “熱證施灸” 的傳統醫學理論依據
3.1 灸法能溫通氣血
奚永江主編的《針法灸法學》, 關于灸法作用如是說:“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 通過經絡的傳導, 起到溫通氣血、 扶正祛邪, 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即以溫為手段, 經絡作傳導, 起到通氣血的作用, 所以灸法的主要作用是“溫通” 而不是“溫補”。 然而關于疾病的發生,《千金翼方•針灸》 雲: “凡病皆由血氣壅滞。” 說明血氣壅滞是導緻疾病發生的主要機理。 郁滞、 壅滞之形成無非由于外感六淫、内傷七情, 熱邪亦不能例外。 如外科的癰疽、 疔疖就是由于熱、毒之邪, 蘊蒸肌膚, 緻氣血凝滞而成。 既然熱邪可緻氣血壅滞,那麼具有溫通作用的灸法用于熱證, 也就無可厚非了。
3.2 灸法能以熱引熱
《醫學入門》 雲: “熱者灸之, 引郁熱之氣外發, 火就燥之意也” 中醫有所謂“郁火” 之說。 熱邪可與它邪互結。 郁滞了肌膚之熱, 易生癰瘍。 被郁之熱, 可以用溫和的熱氣引之,使之外出, 達洩熱之效。《醫宗金鑒》 中亦指出:“無論陽毒陰毒, 通過火灸“輕者使毒氣随火而散, 重者拔引郁毒, 通徹内外。”
3.3 灸法能補能瀉
《靈樞•背腧》 中雲: “以火補者, 毋吹其火, 須自滅也,又火瀉者, 疾吹其火, 傳其艾, 須自滅也。” 這是初次提及灸法的補瀉觀點, 後世的《針灸大成》 也有所論及, 《黃帝内經太素》 作了注釋: “言灸補瀉, 火燒其處, 正氣聚, 故曰補也;吹氣熱入, 以攻其病, 故曰瀉也。” 這裡涉及到灸法刺激量和時間與補瀉的關系。 毋吹其火, 須其自滅, 以聚正氣。 正氣指什麼, 陰陽之氣也。 吹其火, 吹氣熱入, 以攻其病, 說明灸可攻病洩邪, 當然包括熱邪之為病了。 所以, 灸法補瀉論, 也駁斥了艾灸之火為火邪的觀點。
3.4 灸法能助陽益陰
陰虛而生内熱, 如肺痨者, 其以陰虛為本, 再以艾灸之,往往有愈劫其陰之慮, 其實不然。 如前文所述, 《内經•終始》有言:“陰陽俱不足……如此者弗灸不已”,《内經•官能》 篇又雲“陰陽皆虛, 火自當之”。《丹溪心法》 亦雲: “大病虛脫,本是陰虛, 用灸丹田, 所以補陽, 陽生則陰長也。” 可見, 從陰陽互根的觀點看, 灸可以益陽, 以翼陽生則陰長也, 故可治療虛熱之證。
4 “熱證施灸” 的現代醫學闡述
4.1 灸法的近紅外線作用
楊華元, 劉堂義等經過研究發現, 艾灸時候其紅外線輻射以近紅外輻射為主, 因後者與人體穴位的紅外輻射光譜極其相似, 所以能傳入較深的人體組織, 激勵穴位内生物大分子的氫鍵, 産生受激相幹諧振吸收效應, 使得被照射的組織内出現一些活性物質, 并進入血管随血循環到達其他部位, 使組織和器官的代謝和産熱均得到加強, 為機體細胞的代謝活動, 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 也能為能量缺乏型的病态細胞提供活化能, 使其有效修複并行使機能 [31-33] 。 這種紅外輻射作用, 可能與其溫熱作用一樣, 是艾灸發揮療效的重要因素 [34] 。
4.2 灸法的溫熱作用
灸的溫熱效應也能使毛孔開放, 毛竅通暢, 使熱有路可走,從而起到一定的退熱作用 [35] ; 灸法還能使皮膚表面毛細血管擴張, 血流加速, 促進血流循環, 增加局部組織營養利于機體的修複 [36] ; 由于血液循環的改善, 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 在減輕炎症區域組織水腫的同時, 也可以促進血流中的白細胞向組織間遊出, 使炎症局部的白細胞及其他免疫成分濃度大大增加[37] 。
4.3 灸法的免疫調節作用
現代醫學實驗研究及臨床經驗表明, 艾灸在免疫系統的各個層面上都能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 關于免疫器官, 艾灸腎俞,命門的穴位對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胸腺和脾髒有保護作用, 對老齡小鼠脾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有增強作用 [38] , 艾灸大椎、 足三裡、 命門等穴位對實驗性小鼠胸腺、 脾髒損傷有明顯的恢複和改善作用 [39] ; 關于免疫細胞, 艾灸可使荷瘤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率、 T 總細胞數、 Th 細胞數及 Ts/Th 比值提高, 從而調整T 細胞亞群的平衡 [40] , 艾灸關元穴還可促進嗎啡依賴小鼠淋巴細胞轉化, 提高 NK 細胞的活性, 增強免疫細胞的殺傷能力 [41] ;關于免疫分子, 謝甦等研究發現艾灸關元、 足三裡能明顯升高血清 IL-2 的水平, 降低血清 IL-6 的水平,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和改善衰老機體的免疫機能 [42] , 鄧柏穎等報道化膿灸對體虛易感患者的 IgA、 C3 有明顯改善作用, 表明艾灸對血清補體量具有調整作用 [43] 。
4.4 艾煙的抑菌作用
艾條燃燒産生的艾煙含有多種複雜的成分, 包括揮發性的氨水、 醇類、 脂肪烴、 芳香烴與萜類化合物及其氧化物等 [44] ,它們可附着在皮膚表面并可通過艾熱由損傷的皮膚滲入, 發揮抑殺細菌作用。 秦黎虹等所做的艾熏抑殺菌實驗證明, 艾煙及其揮發油、 燃燒生成物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 乙型鍊球菌、 大腸杆菌、 綠膿杆菌等有顯著的殺滅作用, 殺菌效果與熏灸的時間成正比, 殺菌範圍亦随着熏灸時間的延長而擴大。[45]
5 結 語
艾灸療法是中醫外治的精粹, 縱觀曆代文獻, 可發現其也能治療表裡虛實各種“熱證”, 并且涉及了内外婦兒各科, 現代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艾灸具備多種效應, 可以調整機體, 有利于機體恢複平衡狀态, 然而現代臨床上應用卻還顯得局限。 鑒于灸法的“簡、 便、 廉、 驗” 等優點, 有必要加強灸法的臨床研究, 提高臨床療效并加以推廣, 這在減輕病人痛苦和經濟負擔上将大有裨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