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後注意什麼?健康的人無論四季的寒熱溫 涼 , 其 體 溫 都 一 般 保 持 在36.2℃~37.2℃(口溫)的範圍,如果在平靜狀态下直腸内溫度高于 37.6℃,就俗稱發燒,以感冒引起最為多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發燒後注意什麼?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健康的人無論四季的寒熱溫 涼 , 其 體 溫 都 一 般 保 持 在36.2℃~37.2℃(口溫)的範圍,如果在平靜狀态下直腸内溫度高于 37.6℃,就俗稱發燒,以感冒引起最為多見。
由于發燒在 24小時内可有體溫正常的時候,因此每天應量 4~5次體溫,以排除不易感知的低熱(腋溫≤ 38℃),尤其下午至早晨這段時間容易出現發燒。發熱時不一定都能感覺到發熱,往往有畏寒、頭痛、咽喉痛、全身疼痛、乏力和咳嗽等症狀,因此在有這些症狀時不管是否自覺發熱一定要監測體溫。感冒雖系小病,但常感體力不支、注意力不集中,工 作 效 率 大 打 折 扣 , 影 響 工作、學習和睡眠,還可并發氣管炎、肺炎、心肌炎、腎炎、風濕熱等,并能傳染給周圍的人。因此患了感冒要及時看發熱門診,不能大意。出現發熱症狀後,應讓病人卧床休息,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稀飯、米湯、豆漿、牛奶),多喝開水。高熱不退可用溫水或白酒拭擦全身,在未弄清發熱原因之前,切不可亂吃解熱止痛藥。如急性腹膜炎病人,若吃了解熱止痛藥,疼痛減輕了,但往往會掩蓋病情造成誤診。
中藥治療感冒療效顯著,尤其是在退熱方面有着公認的效果。臨床實踐表明,運用中藥能很快退燒,多數可在 48小時内退燒而不反彈。中藥治療感冒的原理除了抑制病毒之外,更能激發人體的抗病能力,祛病毒外出,汗出而解。中藥湯劑應用途徑主要是内服,也可以泡腳。對于小兒,還可灌腸。
内服湯劑根據體溫高低和嚴重程度,每 24小時服藥可以3~6次不等。服藥後要蓋上被子約 1小時,全身微微汗出,及時用幹毛巾擦幹後換上幹爽的内衣。不要見風着涼,盡量不要洗頭洗澡。小兒感冒,如果不能口服中藥湯劑,可在煎煮中藥時少添一些水,待藥汁放溫後,将藥汁吸入開塞露瓶,再擠到直腸内,用紗布堵住肛門約 30分鐘,然後排出。其間防止受風着涼,然後捂被發汗。
另一方面,人體出現發燒現象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發燒是人體的一種自衛表現,當細菌侵入人體後,人體就以升高體溫(發燒)來應付,體溫升高時新陳代謝加強,血液中白細胞的數量也大量增加。因此,弄清發熱的原因後再針對發燒原因合理用藥,就能收到藥到病除之效。 肖瓊 / 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