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人都特别看重民俗文化,這些民俗文化在源遠流長的曆史洪流中積澱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粹。民俗文化中包孕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是我們的祖先千百年來的生活實踐創造和積累的文化記憶,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
我們所說的民俗,包羅萬象:有傳統節日民俗,諸如春節拜新年、端午賽龍舟、中秋賞明月;有流傳千古的禮儀民俗,承載着偉大禮儀之邦的待人接物之道,諸如交際、婚姻、喪葬方面的禮俗;有異彩紛呈的民族服飾所展現的服飾民俗;有“民以食為天”所流傳下來的飲食民俗……
這些民俗裡,都有着許許多多不得不說的故事和曆史,它們既規範了我們的生活,又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其中蘊含的文化寓意更值得我們一代代傳承。
在衆多的民俗文化中,或許我們耳濡目染、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從小便伴随着我們的生活,并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數樂趣的節日民俗。這些節日民俗都代表着一種文化記憶,或寄托着對古人、故人的哀思,或表達着世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或為着祈求幸福平安以及寄托着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古今文人墨客也無一不在特殊的傳統佳節裡以詩詞歌賦的形式來表情達意,寄托情思。
這不,在金桂飄香的時節,我們也終于迎來了月圓人團圓的中秋佳節。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月是故鄉明,味是故鄉濃。望月思鄉,也是古人旅居外地時常有的感情。在如今交通便捷的現代社會,即便是遠隔萬裡,中秋佳節,在外的遊子們也會乘坐便捷的交通工具回鄉與家人團聚,享受着這特殊時刻的幸福美滿的時光。如此,便相較于古人而言,着實幸福多了。
有關中秋的詩數不勝數,而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是唐王建的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其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他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從過軍,在大約46歲時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應該是詩人在中秋時與朋友相聚時所作,寄友人杜元穎的。
這首詩在唐代詠中秋的篇什中,算是較為著名的一首了。整首詩美得令人心醉,用蘇轼的話說就是“詩中有畫”。在中秋月圓的特定環境氛圍之下,詩人以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
首句“中庭地白樹栖鴉”,皎潔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就了一層層的霜雪。顯然起筆定了清冷蕭瑟的基調,在清冷的夜色之下,鴉鵲的聒噪聲也逐漸消停下來,從開始的驚惶喧鬧到最後安定入睡,這一幕場景顯然是從聽覺感受出來的。
“冷露無聲濕桂花”,夜已深,絲絲寒意輕輕襲來,清冷的露珠無聲無息地打濕了庭中的桂花。詩人字斟句酌,“無聲”二字給讀者帶來無限美的遐想,既表現出了冷露的輕盈無迹,又渲染了桂花浸潤之久,給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悠遠遐思。這一句明寫夜景,實則此暗示詩人正望月思鄉,這裡的桂花不由得讓人聯想到月宮裡的桂樹。
“今夜月明人盡望”,象征月圓人團圓的中秋佳節,又不知有多少旅居在外的遊子在望月思親。此時,詩人由景入情,前面兩句的景物描寫無一不是為了營造思親的氛圍,詩人推己及人,聯想到了許多諸如自己這般常年與家人離散的人。
“不知秋思落誰家”,明明是詩人自己在懷人,卻說“不知秋思落誰家”,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各有不同。而此時的詩人怅然于家人離散,那入骨的相思之情,似乎唯有詩人感受最深,言外之意,更顯詩人的癡情。此句中的“落”字更生動形象地突出了秋思随着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的那份不經意。
此詩結尾唱歎有神,悠然不盡的韻味無窮,别離思聚的情意,表現的委婉動人。寥寥二十八字,卻以情景交融的筆觸展現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同時又凸顯了望月懷人的心情,畫面清美,韻味無窮。
(聲明:以書為友,以文沁心,讀書寫文,記錄所思所感。歡迎關注“書友文心”,共同交流!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本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