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電瓶車不準上樓充電嗎

電瓶車不準上樓充電嗎

汽車 更新时间:2024-12-24 00:05:21

電瓶車不準上樓充電嗎(電瓶車上樓充電隐患求解)1

社區物業對電動車亂停放缺乏有效監管

電瓶車不準上樓充電嗎(電瓶車上樓充電隐患求解)2

四川成都市某小區電梯内電瓶車起火事件(截屏圖片)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徐振天 實習生 王文傑

日前,四川成都市某小區電梯内電瓶車起火緻多人受傷的事件引熱議。電瓶車是市民日常出行的好幫手,數據顯示,廣州現有電動自行車超過3000萬輛,2021年預計還将新增超50萬輛。在日常管理混亂的背景下,數量龐大的電瓶車群也存在着類似的隐患。

5月11日,記者走訪廣州多個社區發現,保有量極大的電瓶車正面臨着上樓不安全、樓下充電不方便的上下兩難境地。多數社區物業雖然明令禁止電瓶車上樓,實際操作中卻對此舉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目前,廣州正逐步向社區電梯推廣AI智能攝像頭,該技術可以實現“電動車進入、電梯不運行”,但在實際應用中也仍然存在諸多局限。

管理亂:物業缺乏有效監管手段

即便在有物業管理的社區内,電動車停放混亂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在天河區獵德村複建房1區一樓,随處可見電瓶車停放。一位推着電瓶車的住戶告訴記者,目前小區内沒有安排集中的電瓶車充電場所,自己也沒有收到小區物業關于電瓶車放置和充電管理的宣傳。另一位住戶表示,“小區的電瓶車管理比較混亂,有的人将電池拆卸下來帶上樓充電,也有人推着整車乘電梯上樓。”

11日上午,即使已過上班早高峰,在天河區人才公寓的一棟樓下,仍停放有三十餘台電瓶車。在人才公寓的一樓架空層,專門劃設有足夠容納約60輛電瓶車的“車輛停放處”。不過,一位住戶告訴記者,“車輛停放處”的位置遠遠不夠用。“一到晚上,大量下班後返回小區的電瓶車就會擠滿門口空地、消防通道。一是位置不夠,二是有些住戶圖方便亂停放,素質有待提高。”

這麼多的電瓶車如何管理?記者以“能否将電瓶車推上樓充電”的問題咨詢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坦言:“電瓶車或電瓶車蓄電池上樓停放、充電是很危險的行為,物業管理處禁止該行為,但電瓶車數量太大,很難管理,不可避免地會有住戶偷偷将其帶上樓。”在存在着類似現象的天河區駿景花園小區,物業管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在小區内部一樓有專門的放置區,但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充電樁,正在和住戶協商安裝中。對于是否可以通過電梯将電瓶車運回自己家中充電,其隻是表示“這種行為非常危險,容易引起火災,最好在小區外充好電再回小區。”

充電難:充電區離家距離遠、樁位少

記者走訪了解到,大多數人推行電瓶車乘電梯上樓的理由有兩點:一是為了方便充電,二是擔心車輛或附件被偷。不過,當前随着社區監控設施條件越來越完善,“方便充電”就成了多數人“将電瓶車帶回家”的主要理由。有住戶反問記者:“樓下充電不方便,明知道帶上樓不安全,也隻能上樓充,不然沒電怎麼跑呢?”

電瓶車充電到底有多難?天河區人才公寓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記者所在的樓下沒有充電裝置,但在小區内的另一棟樓下設有充電樁。根據管理人員的指引,記者來到約500米外的電動車充電區看到,這裡有可供24台電瓶車同時充電的樁位,用戶支付1元即可充電120分鐘。

“一棟樓下就有幾十台電瓶車,對于有着十餘棟樓的社區而言,充電樁位是遠遠不夠的。”天河區人才公寓的一位住戶告訴記者,她的電瓶車充電場所主要是在家裡和上班地點,“第一次聽說小區内有電動車充電區,但距離遠、樁位少,不會選擇去那邊充電。”11日上午,充電高峰期已過,該處的充電樁位比較充裕,不過,記者注意到,盡管一旁貼有“不充電請勿停放”的提示,但仍有車輛在此閑置停放。

記者走訪過程中發現,把充電棚當停車場的現象較為常見。海珠區的社區翠屏中惠雅苑對面設置有電瓶車充電棚,共有40個充電位置,插座旁邊還放置了5瓶滅火器。擺滿電瓶車的充電棚内隻有11輛車正在充電,記者觀察的10分鐘内,陸續有5位住戶直接将電瓶車停在了充電棚,但其中隻有一位住戶使用了充電功能。如果充電棚沒有位置,是否可以“将電瓶車帶回家”呢?一位住戶表示“可以的,物業一般不會管”。

存局限:電梯智能攝像頭也有監管漏洞

目前,國内一些小區在電梯内布置了AI智能攝像頭監控,當識别到電瓶車進入電梯後,電梯便會停止運行。記者了解到,廣州的電梯AI智能攝像頭加裝數量已達到五千餘台,覆蓋了市民出行的多種生活場景,可以全方位24小時監測電梯的運行情況,為市民提供了安全保障,也為電梯管理人員日常工作記錄以及處理電梯故障提供了便利。

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有電瓶車用戶反映,可以拆卸電瓶車的蓄電池,将蓄電池單獨提上樓充電。有專家指出,電瓶車上的蓄電池是造成爆燃的主要部件,蓄電池上樓充電,隐患依然存在。“電瓶車蓄電池的質量監管仍有待加強,還應大力打擊電瓶車違法改裝行為。”

“對于拆卸蓄電池提上樓的行為,目前的技術手段無法解決,隻能依賴物業管理人員的巡視、提醒和居民公共力量的監督。”廣州市金的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衛對電梯AI智能攝像頭技術應用十分熟悉,他告訴記者,“AI智能攝像頭的原理是,當電瓶車入梯時,會識别轎廂畫面并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是否有電動車進入電梯,難以識别出體積較小、物體特征不明顯的電瓶車蓄電池。”

對于管理社區電動車的措施,羅衛介紹,公司目前應用的手段包括在樓宇外部公共區域,設立電動車停放區域;要求樓宇值班保安嚴格執行不允許電動車進入樓宇的規定;在樓梯口、電梯轎廂、業主群加大力度發布“嚴禁電動車進入樓宇”提示,利用業主的公共意識進行監督。“這些隻是基礎工作,要解決電瓶車的停放和充電安全問題,還有待相關政府部門出台對應的電動車監管條例。”

作者:徐振天

來源: 羊城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