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S(艾斯克斯,現在統一稱為“亞瑟士”)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運動品牌,Nike 耐克是全球著名的體育用品制造商,總部位于美國俄勒岡州,生産的體育用品包羅萬象:服裝、鞋類、運動器材等。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就與這兩個聞名遐迩品牌有關。因為,我們的今天的故事主角, Nike 和 ASICS 都要叫他“爸爸”!
ASICS 和 Onitsuka Tiger
ASICS
鬼冢虎(Onitsuka Tiger)
現如今,Onitsuka Tiger 是 ASICS 旗下一個休閑複古的運動鞋品牌,但早在ASICS之前,Onitsuka Tiger就已經作為一個獨立品牌而聞名于日本。
1949年,鬼冢喜八郎(Kihachiro Onitsuka)創立了鬼冢虎(Onitsuka Tiger),也就是今天性能跑鞋品牌ASICS的前身。其名字來自于鬼冢本人的名字和一句日本諺語——“一隻老虎一天能跑一千裡地”。初期模仿過匡威和阿迪,到了1964年,在東京奧運會推出了自己的 RUNSPARK 釘鞋,才确定了自己的 “井” 字标志。
鬼冢先生相信,通過運動,他可以幫助日本的年輕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創傷中恢複朝氣。其實,當年很多的日本品牌都是抱着這樣的民族熱情,鬼冢喜八郎活在這種激情之中,創立了鬼冢虎的品牌哲學——“‘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強健體魄造就健康心靈”,于是鬼冢虎品牌也在上世界70年代變成了這句話的拉丁文縮寫“ASICS(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
Onitsuka Tiger 将旗下的鞋款定義為複古潮流的休閑鞋款。所以到目前為止,鬼冢虎的所有鞋型都不包含 ASICS 最著名的 GEL緩震鞋底技術。
鬼冢虎除了生産運動休閑鞋之外,還生産過籃球鞋,不過它本身就是生産籃球鞋起家的,後來受困于專業的籃球科技而轉變了路線。
鬼冢虎跑鞋揚名
到了1953年,鬼冢的興趣轉向了跑鞋。他就長跑者經常遇到的問題,咨詢了當時頂級馬拉松選手Tooru Terasawa,而對方給出的答案則圍繞着長跑選手腳部的水泡展開。随後,鬼冢喜八郎從摩托車的空氣冷卻系統中獲得靈感,使用松弛的織物來制作跑鞋的頂部。而頂部和兩側開啟的小洞孔,使鬼冢虎的跑鞋變得可以“呼吸”,再加上雙層鞋底使長跑者在奔跑42公裡之後,腳上也不會起水泡。
期間一個有趣的插曲是,傳奇馬拉松選手Abebe Bikila在1956年獲得奧運冠軍的時候是光着雙腳,這種情況讓鬼冢喜八郎很擔憂自己公司的未來。1957年Abebe來到日本參加比賽,鬼冢特意去酒店拜訪他,并詢問他問什麼要光腳比賽。而Abebe卻出乎意料的回答說,是因為自己沒有合适的跑鞋穿。于是,鬼冢順水推舟的向對方解釋光腳在日本玻璃散布的路面上奔跑有多麼危險,而Abebe Bikila則同意試試鬼冢虎的跑鞋。
欣喜若狂的鬼冢喜八郎迅速回到工廠,要求他的技師馬上打造一雙當時全球最輕的跑鞋,于是,第二天,Abebe Bikila穿着這雙鞋赢得了比賽。
而真正讓鬼冢虎品牌揚名立萬,并獲得世界尊重的則是1960年的東京奧運會,在亞洲舉行的奧運會,以及穿着鬼冢虎排球鞋的日本女排取得了奧運冠軍。
到了1977年,Onitsuka Tiger 正式更名為 ASICS 公司,并保留了 Onitsuka Tiger 作為獨立的複古運動鞋品牌而存在。所以對于 Onitsuka Tiger 與 ASICS是同一家公司。
Onitsuka Tiger 走的是複古休閑路線,雖然在國内知名度比較低,但作為時下流行的複古風,它的鞋子還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簡潔修長的鞋身,複古潮流的外觀設計,無論是搭配牛仔褲還是束口褲,還是非常出彩的。
耐克與鬼冢虎的恩怨
那 Onitsuka Tiger 與 Nike 又有怎麼樣的淵源呢?當年“Nike之父”菲爾-奈特在創立Nike公司之前,在日本鬼冢虎學習制鞋技術,并且通過藍帶,在美國代理鬼冢虎的鞋子。後來藍帶公司動了歪腦筋,開始自己生産不帶鬼冢虎 LOGO 但跟其鞋型一樣的鞋子,而且改換上自己的标志,也就是 Nike 的阿甘鞋,這就是Nike最初的樣子 。
現在大家都知道,ASICS的父親叫鬼冢虎,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Nike面對鬼冢虎,曾經是要叫老闆的哦。現在來回顧下Nike的曆史,Nike前身是"美國藍帶公司",上世紀六十年代,耐克兩位創始人耐特和鮑爾曼投資成立“藍帶運動公司”的目的,是在美國代理銷售日本的鬼冢虎運動鞋!
1963年,Nike的聯合創始人Phil Knight在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前去了日本,參觀鬼冢虎工廠時,鬼冢虎以低廉的價格銷售高質量運動鞋,給這位未來世界頂級運動品牌創始人留下深刻印象。後來,他也雇傭了大量鬼冢虎的工程師。
然而到了1972年5月,Onitsuka和藍絲帶體育公司(Nike前身)互相提請訴訟,雙方均稱對方違反合同并要求獲得Cortez等鞋款的獨家生産權。在三年的訴訟拉鋸戰期間,許多零售商既賣Tiger Cortez運動鞋,又賣Nike Cortez運動鞋,造成市場一度混亂。1975年7月4日,雙方之間的"Cortez"争奪戰以藍絲帶體育公司勝訴告終,不過法官無法判決這些鞋款的設計歸屬權,藍絲帶體育公司赢得了"Cortez"的獨家命名權,Onitsuka Tiger被迫将其鞋款更名為Corsair。
引發耐克與鬼冢虎訴訟的Cortez
Cortez是Nike曆史上最經典的 慢跑鞋 之一,也被稱為"阿甘鞋",因為阿甘正傳裡阿甘穿着這雙鞋,跑遍了全美,從此,Cortez紅遍全球。
雖然在這場訴訟中敗訴,但Onitsuka Tiger依舊可以生産這個經典的鞋款,其基本鞋型也與Nike Cortez相同。在當時,Corsair,或者說Cortez以絕對強悍的避震和舒适性成為最受歡迎的跑鞋,他使用了高後跟搭配海綿中底的設計思路,這一設計在當時絕對具有劃時代意義。雖然這樣的配置已經難以滿足運動者的需求,但是其精緻複古的造型加上背後被衆多鞋迷津津樂道的往事都讓該鞋款備受潮流愛好者的喜愛。
耐克靠籃球發家了
自從和鬼冢虎鬧矛盾後,耐克逐漸走上獨立之路,而NBA此時在美國的興起,也成為耐克成功的最大動力。其中,1984年,21歲的邁克·喬丹首輪第3位被芝加哥公牛隊選中,一個NBA曆史中最輝煌的神話時代悄悄拉開序幕。而當時美國的鞋業競争異常殘酷,耐克公司正處于一個困難境地。耐克發現了喬丹,并決定把賭注押在喬丹身上。耐克的誠意打動了喬丹,他們簽訂了5年250萬美元的天價合同(當時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無疑是當時在所有職業運動曆史上最大的賭博遊戲。
說起耐克和喬丹的簽約還有一個小故事。當時喬丹“從未想過跟耐克簽約”,而想投奔阿迪達斯麾下。耐克公司并不灰心,他們制作了一個喬丹扣籃的短片,送給喬丹一家。喬丹父母被打動了,勸喬丹去見見耐克,而喬丹看到關于自己的片子很驚異,他說那是他第一次發覺籃球可以成為一種藝術。随後,喬丹和耐克見面,他們有一個不錯的談話。與此相反,喬丹和阿迪達斯公司老闆的幾次談話極其的不舒心。而且阿迪達斯不願意花大價錢簽下喬丹,結果他們放棄了這個機會。
然後,我們都知道,耐克赢得了這場賭博。就算在日本《灌籃高手》中,耐克的喬丹鞋也成為日本籃球迷頂禮膜拜和收藏的鞋款。喬丹和耐克緊密合作,他們推出喬丹一代,推出廣告後,一夜之間他們成為目光的焦點。第二年耐克推出喬丹二代,此後每年都推出一款喬丹鞋……
聲明:編輯此文是出于欣賞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人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